書法鑑賞考察報告

時間:XX—12—22

地點:宜賓市江北公園—流杯池

考察對象:流杯池—書心為書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涪翁,又號山谷道人,世稱黃山谷,祖籍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治平四年(1067)進士,宦途不順,鬱鬱而終。先生,人亦稱黃文節。他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共游乾東坡門下,號稱“蘇門四學土”。黃庭堅“上千文章,尤長於詩”,又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是北宋:書法的又一代表人物,與蘇軾並稱“蘇黃”。 由於元祜黨人案的牽連,黃庭堅的書跡亦遭厄運,現黃庭堅存世墨跡30餘件,以行書最多,次草書,再次楷書和行楷書。《戎州帖》又稱《懶殘和尚歌后記語》,是黃庭堅書法作品中惟一稍具平正面目的墨跡作品,可看作他楷書的代表作。每行一字,手:大如斗,壯偉驚人。《松風閣詩》、《送四十九侄詩》等作品,是較《戎州帖》略為行書化的大字行楷書。《松風閣詩》書法結構緊勁內懨,用筆則精勁秀挺,論者以為他曾參取歐、顏、柳諸體的書法。黃庭堅以擅長大字草書著稱,著名的作品有《諸上座帖》、《廉頗藺相如列傳》、《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詩》、《杜甫寄賀蘭鐳詩》等。他的草書雖然貌似奇肆,實際上運筆很舒緩,並且筆法變化多端。蘇軾曾說他的書法是“以平等觀作欹側字,以真實相出遊戲法”,確實道出了黃氏書法,尤其是草書的特點。黃氏的行書作品特多,《王長者、史詩老墓志銘稿》、《天民知命帖》、《惟清道人帖》、《制嬰香方帖》等都是有名的行書作品。他的小字行書更為舒展自然,如《墓志銘稿》、《制嬰香方帖》,並非有意地進行書法創作,隨筆寫來,卻能楚楚動人。這些作品雖為小字行書,卻能做到體勢舒展,運筆不局刁;促,處處安排得勻稱妥帖,而且用筆沉穩,筆法圓厚處微含峭勁。蘇軾所說的“平等觀”,在他的行書中也有充分的體現,而在“平等觀”中則有一種卓爾不群的風軌。

報告 - 宜賓書法 - 宜賓書法" alt=" 書法鑑賞考察報告 - 宜賓書法 - 宜賓書法" src="http://img.bimg.126.net/photo/qka_7-lhosx7pjl47t8ucw==/3703647743560012952.jpg">

此石碑留在宜賓市流杯池的書心為書里的小道,上面的書法是黃庭堅的。當時考察時仔細留意了他的字跡,非常的流暢。

這是黃庭堅在元符三年春祿唐人五三章的內容,此石碑留在宜賓市流杯池的書心為書里的小道,當時去考察裡面的時候很多石碑都進行了拍照,然後我單獨選了黃庭堅的書法石碑。

黃庭堅出身於一個家學淵博的世家,父親為著名詩人,與當時的王安石、歐陽修、梅堯臣都有交往。自小聰慧過人,一生命運多桀,仕途坎坷,與蘇東坡極為相似,熱衷佛老,也不遜於蘇。《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說:“余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舜欽)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他的行書,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用筆如明代馮班《鈍吟雜錄》所講:“筆從畫中起,回筆至左頓腕,實畫至右住處,卻又跳轉,正如陣雲之遇風,往而卻回也。”他的起筆處欲右先左,由畫中藏鋒逆入至左頓筆,然後平出,“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以“畫竹法作書” 給人以“沉著痛快”的感覺。其結體從柳公權的楷書得到啟發,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盪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其個性特點十分顯著,學他的書法就要留心於點畫用筆的“沉著痛快”和結體的舒展大度。至於他的草書,趙孟俯說:“黃太史書,得張長史圓勁飛動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