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

他們在一起主要花銷就是吃飯,基本上是aa制,用的錢都是自己的生活費,並沒有其他額外開支,談戀愛並沒有使他們的花銷過多,小陽表示就是不談戀愛,每個星期也會偶爾改善一下一伙食,現在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情人節,他們一起去新街口逛街,吃飯。小陽給男友買了兩盒朱古力,六十多元錢。男友給她買了兩隻氣球,網購一百多元的娃娃熊。

“我的生活費是一千,基本上每月都會餘一兩百,因為我們比較節儉,畢竟錢是爸媽的。”

有一次,一個女同學過生日,她男友送給她一大束玫瑰,而就在前幾天,小陽的男友只送給她一朵玫瑰花。她看到了,撅著嘴,立刻給她男友打電話抱怨。“就是嘴上開開玩笑而已。他在警校上學,對我來說有空一起上街就是好的了,不在乎送什麼,心意到了就好。”

當問及選擇男友是否會考慮到其家庭經濟情況,小陽說道:“只要我們談得來,其他都無所謂。他將來要靠自己的能力養活一個家庭,而不是靠他父母養活我們兩個人。”

“談戀愛,使我成熟許多。高中時比較天真幼稚。跟他相處,想法上我們會有衝突,有時會鬧矛盾。然後想著如何解決,就會分析,反省。”

part2 查查看——誰在為愛情成本買單

傳統觀念中的“戀愛開支基本由男方承擔”已經不太適用於生活觀念已日新月異的大學生情侶,買單出現了新的方式:雙方共同承擔,甚至有的女生甘願為男生承擔。而買單的錢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父母給的生活費,兼職打工掙的錢,在學校獲得的獎學金、助學金,還有一些其它來源,比如過年時長輩給的壓歲錢等。

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而且戀愛雙方都得到對方父母認可的情況下,戀人的父母會為他們提供資金。小胡是南理工的一名大三學生,家住北京,生活條件比較好,常穿愛迪達、耐克等名牌,腳上的鞋每雙都是一千多元錢,而且人也長得比較帥,但是學習成績不好,每學期都要交一些重修費用。而他的女朋友和他就讀於一個院系,成績很好,兩個人確定關係之後經常在一起自習,在女朋友的幫助下,小胡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起色,他的家長看到孩子的變化也很高興,就認可了他們兩個人的關係,每個月都會給小胡的信用卡打一千多元錢維持孩子的戀愛開支。

兼職打工和學校獎學金、助學金也是大學生為戀愛買單的錢的重要來源。賈同學是南理工的一名國防生,女朋友現在秦皇島讀書,戀愛開支主要花在電話費上面。他告訴記者,學校每年都會給國防生一萬元的國防獎學金,而且由於成績不錯,他每學期都會拿到兩百元左右的獎學金,談戀愛的時候一部分開支就從這部分錢裡面拿。而就讀於計算機學院的高同學則在校外做兼職,比如家教之類的。他是學校舞龍隊的成員,所以學校還發給他將近七百元的補貼。

“給女朋友買禮物最好花自己的錢,一方面顯得很有意義,另一方面也會讓女朋友覺得自己有能力,是個可靠的人”,高同學這樣對記者說。

開支來源高同學 賈同學 徐同學 栗同學 小胡 小米

父母 ☆ ☆ ☆ ☆ ☆ ☆

兼職打工 ☆ ☆

獎學金 ☆ ☆ ☆ ☆

其它 ☆

part 3 說說看——怎么評價戀愛成本

談戀愛在理工類學校大學生的心目中就像圍城,城門窄,門衛森嚴,城牆牢靠,“通行證”還是限量版發行。很多人猜想愛情圍城裡面生活幸福,所以徘徊在門外,想有朝一日拿到“通行證”瀟灑入城。那么,我們就來聽聽“城裡人”和“城外人”對戀愛成本的看法吧。

城裡人:讓對方高興就值得

高同學(大二,南理工):我的家庭條件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且和女朋友不在一個地方讀書,所以我們的想法比較實際:小成本,也可以製造大浪漫。

周同學(大三,南農):談戀愛是肯定要花費成本的,不僅指物質方面,更重要的是時間和精力成本,只要對方高興,我覺得就很值。

城外人:要有理智,順其自然

張同學(大四,南理工):我比較反對大學生談戀愛,第一沒有任何經濟基礎,花父母的錢去製造浪漫,不值得。第二喜歡和愛情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待戀愛成本這個問題,我們都要理智。

丁同學(大二,南大):我沒談過戀愛,不過我覺得戀愛不需要成本,即使有的話,也是談戀愛的人思想包袱太重了吧!順其自然就好!

結束語:適度的戀愛開支不會給家庭造成沉重負擔,但如果本應以學習為主的大學生卻為戀愛消費過度,那就要注意一下了。只有在理性的消費觀和戀愛觀的節制下,心底里幻想無數次的真正浪漫場景,才會在人生之路上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