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實現社會管理創新調查研究報告

三、以司法創新服務經濟發展,為社會管理創新搭建平台

在國際金融危機司法應對工作中,人民法院堅持能動司法,切實擔負起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司法使命。省高院公丕祥院長認為,“堅持能動司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特徵,它不是人民法院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時之需’,而是關係人民法院工作科學發展的‘長久之計’。”當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也必然是人民法院堅持能動司法、依法服務大局的主攻方向之一。在堅持能動司法,服務企業發展的基礎上,應結合當地黨委、政府經濟工作部署和特色經濟,加強對新興產業、自主創新產業、現代服務業、外貿金融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涉領域和企業為聯繫重點,進一步創新司法服務手段,為社會管理創新搭建新平台。以能動司法為社會管理創新搭建經濟發展平台,一是要加強送法服務。針對本轄區重大經濟項目,為地方政府部門、建設部門、招商部門把好訴訟風險關、法律服務關和司法保障關。二是搭建聯繫企業新機制。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商會等部門和商業組織的橋樑和輻射作用,及時了解企業在結構調整過程中的司法需求,大力開展法律培訓、法律講座、法律諮詢、寄送典型案例和風險提示等司法服務工作,幫助企業提高依法經營管理的能力。三是加強信息分析研判的深度。及時歸納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共性法律問題,及時形成調查分析報告、司法建議、風險提示、典型案件等,為社會管理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四、以職能延伸推動法治進程,為社會管理創新提供抓手

“再完備的法律條文相比不斷變化的司法實踐總是具有一定的滯後性”,最高院王勝俊院長的這一席話給能動司法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和舞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建設滯後於經濟建設,社會管理又滯後於社會建設,由此帶來了很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人口規模大、流動快、範圍廣,城市化進程快,人員管理和社會治安形勢嚴峻;精神病患者、刑釋人員、社會閒散青少年、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群數量大、管控難,惡性報復社會事件接連發生,人民民眾安全感下降;外貿、網際網路、通訊、交通等技術的進步發展,與貿易、網路、信息、交通道路相關的新類型案件比例不斷上升,不穩定的社會隱患不斷增多。人民法院是社會管理的重要主體,既是社會管理的參與者,又是社會管理的推動者,面對社會管理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人民法院更應勇於擔責,主動應對。

以能動司法為社會管理創新提供著力點,一是要加大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力度。在審判中注意區分案件類型對案件情況進行綜合研究,以對社會穩定與治安狀況作出準確判斷;積極參與治安重點地區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加大法制宣傳、以案說法,做到“審理一案、解決一串、教育一片”,從而達到審判的最大社會化效果。二是探索建立特殊人群管理機制。加強訴訟當事人的心理疏導,規範減刑假釋工作,加強緩刑人員幫教工作,完善社區矯正對接機制,加強青少年犯罪的思想引導,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再犯罪率。三是推進依法行政。及時通報行政案件受理和審理情況,對行政規範性檔案提供法律意見,推進行政機關首長出庭應訴制度,並就重點行政執法領域中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實踐中的難點、特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及時做好風險預警。四是加強司法建議。針對審判工作中發現的社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苗頭性、典型性、源頭性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建議,提高司法建議的針對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