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就業創業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婦女是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半邊天”,是建設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鎮婦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促進婦女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探索新時期行之有效的運作方式,不斷深化“雙學雙比”、“巾幗建功”活動,充分調動婦女投身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創造性,從而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婦女的增收致富,促進了農村婦女的創業與再就業,促進了我鎮廣大婦女素質的提高,努力推動實現婦女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今年,鎮委、鎮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全民創業就業和文化建設上提出了大膽嘗試的新舉措。值此為契機,結合工作實際,為了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鎮農村婦女的基本狀況及需求,促進她們就業創業,解決她們的實際困難,鎮婦聯採取發放調查問卷、深入基層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鎮農村婦女就業創業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認真整理所收集的資料,分析存在問題,對今後我鎮農村婦女就業創業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做法。

一、我鎮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的現狀

據調查統計,目前,全鎮農村婦女總人數30471,其中就業婦女人數4675人,主要從事工廠、環衛、綠化、家政、美容等;創業婦女人數301人,主要投資於服裝店、毛織加工廠、文具店、果園、個體戶等。全鎮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狀況呈如下特點:

1、自主就業創業比例偏低。全鎮就業婦女4675人,只占婦女總人數的37.5%,自主創業婦女301人,占就業婦女總人數的2.4%。並且,婦女就業創業面窄、工種少,其中,就業於工廠和環衛的占總就業人數的68%,就業於美容、家政的占17%,經營個體或企業(自主就業創業)的僅占就業人口的7%。

2、失業率與文化水平成反比。全鎮下崗失業的婦女人數為3625人,且她們的文化水平大多數集中在高、國中及以下學歷,其中高中學歷以上的失業率占5%,高中、國中學歷及以下失的業率所占比例高達95%,突顯了學歷越低失業率就越高的特徵。

3、失業率與年齡結構成正比。下崗失業的婦女當中,35歲以下的失業率為15%,36歲—45歲之間的失業率為45%,45歲以上的失業率為40%,呈現出年齡越大失業率就越高的現象。

二、農村婦女就業創業中存在問題的現狀及分析

(一)創業意識不強阻礙了婦女就業創業

一是畏難情緒嚴重,進取意識不強。在調查中,有近55%的婦女對自主創業存在著畏難情緒,思想保守,滿足現狀,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婦女擔心投資不賺錢,害怕失敗,依賴政府思想很濃。二是缺乏主動脫貧意識,不願接受新事物。“等、靠、要”思想嚴重,限制了農村婦女外出創業就業的積極性。三是守舊觀念重,思想觀念有待轉變。“以農為本守家園”的保守觀念及長期封閉的農村生活環境對大部分的農村婦女造成了思維和心理上的阻礙,依附男子生活、“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很重,不願意走出來創業,走出去就業。

(二)文化素質偏低束縛了婦女就業創業

文化技術素質偏低決定了婦女創新能力相對較弱。一方面,農村婦女中“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思想觀念影響著學知識、學技術的主動性,但因大部分農村婦女文化程度較低和技能單一,被“致富無門路、增收無技術、生產經營無人助”的情況所困擾,只能從事勞動收入低,勞動強度大的簡單體力勞動。另一方面,一部分創業婦女,年齡大和文化水平低,影響了她們的創業熱情,即使想創業,所投資的項目仍在傳統項目上做文章,其投資項目規模小、缺乏科技含量,不具備高、新、大的特色,這些都決定了創業比例最終偏低,規模層次上不去。目前,農村產業結構邁開了升級和調整的步伐,高新技術的套用將更加廣泛,對整體素質偏低的農村婦女創業帶來新的挑戰。

(三)創業資金不足限制了婦女就業創業

資金不足是婦女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在部分婦女所發展的產業中,投資項目規模都偏小,有的更談不上成規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擴建或擴大規模所需的資金。有些婦女雖有滿腔創業的熱情,但由於無法籌到所需資金,再加上對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夠,創業的那份熱情也就不了了之。

(四)傳統觀念中的性別岐視和在婚姻家庭中因社會生產、照顧老人等家務方面的沉重負擔影響了婦女創業。

由於封建思想餘毒尚未肅清,農村家庭中存在著男尊女卑觀念,同時有些婦女在經濟上不獨立,並且傳統觀念認為,婦女所承擔的責任僅限於照顧家庭,操持家務,尤其是農村中很多家庭,男勞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顧,孩子的教育都有婦女承擔,使廣大婦女既沒有創業的動力也沒有創業的基礎條件,致使婦女創業的主動性和客觀條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