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幸福觀調查報告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從改革開放前的粗茶淡飯到現在的小康社會,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社會在進步,我們的生活在改善。雖然也有些地區仍然貧困但是我國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了。按照這個說法身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是很幸福的。作為八零九零後的我們被稱為是是蜜罐里泡大的,從國小到大學一路順風順水,未經坎坷。可是經過調查我發現結果並不是這樣的。很多大學生卻都感覺自己不幸福,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好好地面對一下自己的幸福觀,才能更好的樹立一個正確的幸福觀。

幸福是什麼

幸福到底是什麼?是時下最流行的《裸婚時代》中劉易陽的“我沒車,沒錢,沒房,沒鑽戒,但我有一顆陪你到老的心。”?還是《非誠勿擾》上那句“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在腳踏車上笑。”?作為當今時代驕子的大學生的我們究竟要樹立什麼養的幸福觀呢?《新華字典》中幸福的解釋是這樣的:“幸福是使人心情舒暢的境遇和生活。認為幸福不僅包括物質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個人幸福依賴集體幸福,集體幸福高於個人幸福;幸福不僅在於享受,而主要在於勞動和創造。”也許不同的人對幸福有著不同的見解,畢竟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意見不同也是必然的。但是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不同類型的情感來詮釋幸福。幸福的疑問早已遍布了整個國度,也早已在這個時代代上印上它特有的符號。誠然,人生路漫長,而且每個人的路途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難免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困難,但是我們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魄力去面對它,我們就能夠披荊斬棘開拓出一片屬於我們的天地。其實幸福一直在我們的身旁陪伴著我們,只要我們積極向上、奮發進取、誠心誠意的對待身邊的人,幸福就會擁抱你。我們要不斷地去追尋、去感受、去創造幸福。換言之就是我們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積極地、科學的幸福觀。這是極其重要的。

暑假中經過對身邊大學生一番問卷調查我發現了影響大學生幸福觀的因素主要有:就業壓力、學業問題(涉及考研、公務員等一系列問題)、金錢與物質享受問題以及感情問題。 

首先作為大學生的我們,面對著當前就業壓力大,社會競爭越演越烈,不高校畢業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畢就等於失業”這句換讓人聽起來不寒而慄,我們寒窗苦讀,每天早起晚睡,兢兢業業,好不容易從聯考獨木橋上擠進了大學的門檻,而這樣的結果又有幾個願意承受呢?同時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生在新的就業體制和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心理準備不足,在就業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心理偏差,有的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反而又影響了他們的就業。不幸福感的產生說到底都是來自於個體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和諧。一方面,就業壓力來自於社會,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許多學生和家長都認為,上了大學就理應找一分體面和舒服的工作,因此形成了大學生找工作過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高校教育者應通過就業指導和心理指導,轉變大學生錯誤的就業觀念,使大學生認清形勢,認識自我,平衡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和諧的心理狀態,從心理上減輕大學生的就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