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幸福觀調查報告

接著呢就是我們的學業問題了,已進入大學業的門檻似乎學哥學姐們就好心相勸:一定要多學點東西,多考考證件,想什麼駕照啊是必須的,然後就是各種各樣的會計證等等數不勝數,其實培養自己成為多方面的人才固然是好,可是究竟考那么多乾什麼,這我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就造成了“考證熱”。可是一些學生為了考證“身在課堂,心繫證書”;還有一些本來專業思想就不牢固,見到熱門證書然後移情別戀,最後導致自己專業課,亮起了紅燈。所以盲目的考證,給廣大學子帶來了煩惱。考證固然不是壞事,關鍵在於我們的心態,選擇正確的方向,不可荒廢專業課,畢竟那才是我們培養實現目標的基本途徑,如果拋開專業只想著追熱門,知識結構就會不夠合理,甚至造成畸形。所以我們應正確的對待,把考證當作是我們彌補知識短缺的被動調試。同時除了考證熱外還有考研,許多同學都在為考研發愁,因為不知道如何抉擇。是選擇就業好呢還是選擇繼續考研深造,這是困擾我們的難題。但是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幸福觀,為自己樹立一個目標,然後為之努力相信也就不會覺得學習壓力大了,因為這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然後就是我們的金錢與物質享受問題。一些大學生認為:“有錢就有一切、金錢就是幸福。”不可否認,幸福是建立在一定物資生活基礎之上的,幸福生活的產生和維繫離不開相應的物質財富、生活資料,但是,物質財富與幸福生活是否必然成正比?我們的大學生應該如何處理金錢、物資享受和幸福的關係呢?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一個問題。難道我們的美好生活就一定要有充足的物質來填充嗎?如果是這樣那就真的太可悲了點吧。我們不就變成了金錢的奴隸,物質的傀儡?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幸福嗎?不,不是這樣的。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要有我們是有思想的青年應該去矯正我們那偏離了方向的幸福觀,重新迎接幸福。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里做到獨善其身,才能夠得到我們一直苦苦追尋的幸福。

最後就是感情問題,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講一般都是成年人了。感情問題也開始困擾我們。美好的大學愛情也是令人嚮往的,曾幾何時我們也都曾有過那種情懷:在大學的校園裡,牽著心愛的人走在操場上,漫步在大學的校園裡;抑或是一場浪漫的邂逅,一個突然的相遇。然而進入大學後才會發現這只不過是自己虛無飄渺的幻想而已。所以很多大學生在情感方面存在很大的困惑,由戀愛失敗導致的大學生心理變異是最為突出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大學生作為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其各種情感本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但畢竟他們還是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許多大學生的心理還處於未成熟階段,一旦感情出現問題他們就會感到失落、迷茫、自卑,不僅僅影響學習,有甚者還會影響身心健康。因此,許多大學現在都把失戀後的心理調適作為心理輔導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心理輔導使得很大一部分存在情感困惑的同學走出困惑,重新建立自信,並且能正確處理學習、生活和情感的關係。

根據以上的問題我得到了很多的體會,我們一直苦苦追尋著幸福的腳步,但是卻始終不能夠與其同行的原因究竟是因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也許是我們要求的太多,也許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隨追尋的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困惑,所以我們迷茫,所以我們找不到幸福的方向。我想這也就是這篇報告的意義了,因為通過對身邊大學生的了解,我發現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一個清晰的幸福觀的概念,所以首先我們做的就是樹立正確的幸福觀觀,我們需要去培養大學生的幸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