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教學效果對比測試調查報告

高中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教學效果對比測試報告

自1999年9月以來,桂城中學高一年級全部12個班進行網上語文閱讀與寫作訓練,每周一次,90分鐘。

憑藉現代技術手段,利用網路資源優勢,改革語文教學,以助語文素質的養成,這是我校語文“四結合”研究又一新探索。這一探索受到全國語文“四結合”總課題組何克抗教授、李克東教授、謝幼如教授等專家的密切指導,得到南海市教育局、電教站的大力支持和鼓舞。

( 文秘範文整理)

為使語文網上閱讀與寫作訓練更深入有效地開展,為了研究這一新的教學方式對培養素質型、創造型人才的影響,特於5月10日作了一次對比性檢測,現報告於後。 

一、內容與要求

此次檢測的內容是學生網上作文。 

要求通過測定了解網上作文與傳統型作文之區別,涉及到作文速度、內容、表達及有關的語文基礎知識。 

二、方法與對象

採取對比性測定方法,即任選實驗班中的一個班與高二年級進行同時、同題作文。時間均為90分鐘。題目只確定範圍(話題)《中國加入wto之我見》。選定這個話題的原則是公平性與可行性。中國加入wto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街談巷議,各種媒體,都有涉及。這樣,即使是對比班學生也會有話可寫。

測定對象:

實驗班:高一(3)班1-30號(註:由於30號缺試,最後只統計到1-29號):

對比班:高二(3)班1-30號。高二(3)班為選修政治與歷史的班級,學生以文史見長。 

實驗班執教者:王耀平老師(一級教師) 

對比班執教者:鄧忠武老師(語文科組長、南海市高中語文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 

實驗班採取網上閱讀與寫作方式,對比班採取傳統的課堂作文形式。對比班作文的訓練程式是:教師談話——提出話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師生共議——學生作文。

三、評價標準 

為了便於操作、採用1999年全國普通聯考作文評分分項分等標準,稍有改動。原標準中三項指標“內容”、“表達”、“書寫”各為25、30、5,由於筆寫與電腦漢字輸入不易比較,故將書寫指標分加入內容指標分中,這樣內容與表達各占50%的比例。見下表:

表一 作文評分分項分等標準

內容(30分)

一類(好)30-25分 二類(較好)24-19分 三類(中)18-13分 四類(較差)12-7分 五類(差)6-10分 

切合題意 符合題意 基本合題 部分偏題 嚴重偏離題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確 中心較明 中心不明 

內容充實 內容較充實 內容單薄 沒有內容 

表二:作文評分分項分等標準

表 達(30分)

一類(好)30-25分 二類(較好)24-19分 三類(中)18-13分 四類(較差)12-7分 五類(差)6-10分 

表達方式運用得好 表達方式運用基本合理 表達方式運用較基本合理 表達方式運用較差 表達方式運用很差 

結構嚴謹 結構完整 結構基本完整 條理不夠清楚 結構殘缺混亂 

語言流暢 語言通順 語言基本通順 語言不夠通順 語言很不通順 

四、評價操控

將受試卷編號(01-30號),由非執教班的四位語文教師分別評卷,評分時各教師間不作交流,採取獨立評分法,然後將四個得分相加,取平均分作統計。這樣做,可以比較客觀地進行評價。通過比較,雖然四位評卷者給分有寬嚴之別,但在各等級文章之厘定上,四位評卷者都比較統一。如對比班17號文被評為一類文,四個分為58、50、49、52,分別屬於每位評卷者評出的最高分;又如對比班01號文被評為3類文;得分為32、24、32、35,均屬低分。實驗班08號文評分為一類文,得分為44、49、50、55,均屬高分數;16號文為二類文,得分為45、45、45、47、,各評卷者所給分非常接近。我們認為,評價客觀信度比較高,能夠反映作文的真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