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學校營養餐落實情況的調查報告

⑤各班主任負責班級營養餐的日常管理,負責食品的發放工作,實名登記就餐學生及數量,營養專乾核實人數後由班主任簽字按時領取營養餐,並監督學生於第四節課下課前在教室內食用,防止學生棄餐、換餐、留餐,吃不完的食品堅決逐一回收,由專人倒入指定地點,及時處理食品外包裝。

3、檔案資料齊全。由營養專乾負責有關方案、制度的起草及相關表格的設定,及時蒐集上報上級要求的相關信息,對各種資料及時整理,歸檔保存。

三、管理流程

學校認真組織,規範管理,做到按時分配,及時發放營養餐。

1、驗收入庫。安排專人負責驗收牛奶、雞蛋、火腿腸、麵包、蛋黃派、餅乾,對於不合格的食物拒絕簽收。並用小黑板設立專門的檔目,定期僅在營養餐配餐標準和食品數量、價格。

2、留樣。每天的食品做好留樣,確保全全。

3、發放。由各班班主任引導,安排本班當天值日生,在班主任進入倉庫清點好數量後,引導學生領取營養餐,做到依次有序,避免了在分發過程中的污染或人為破損。倉管員及時收集信息,做好營養餐學生人數統計,營養餐發放登記,學生飲食用情況,倉庫環境記錄等工作。

4、回收。要求各班對營養餐的飲用後進行統一管理,學生飲食完後,將外包裝存放於指定的地點,由專人統一回收處理。

5、後期管理。要求學校,定期、不定期對學生營養改善計畫的制度落實情況和營養餐食品發放情況、食品衛生監管情況進行自查,對可能發生的問題要預防,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整改並匯報,以確保本項工作安全有序進行。

四、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學校應加強與配送企業的直接溝通。從配送食品來講,目前所送的營養食品中,牛奶包裝偶有破損,麵包及火腿腸箱裝中少數量,部分變味情況,還需對營養食品更規範的管理,減少問題食品的輸入到學校。要加強對學校的培訓,配送頻率原則上是每周至少2次,但實際只有一次。相應更周全的服務,營養餐知識的科普工作還未宣傳到位,需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2、個別學校出現將營養餐發放到班主任手中代為保管,然後按天發放給學生,這樣的做法有違檔案精神,且對於班主任可能未將營養食品保管到位,從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造成責任不明確,要求整改。

3、營養餐出現學生吃不完的現象,為避免因開封時間過長食用,造成不適現象,只能丟棄,造成食品的浪費。

4、學校對於享受了營養餐的學生,還未實現動態管理,未見在公示欄公示,未建立老師、學生和家長代表組成的監督小組,對營養餐的實施情況予以監督。

5、宣傳工作。班會記錄,是否強調了營養的重要性,對營養知識的科普工作還未開展。營養餐是一種新生事物,許多學生家長還不了解,想法比較單一,就需要學校堅持不懈地開展營養與健康的宣傳教育,通過校會,主題班會和板報等形式大力宣傳提供營養餐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6、強化安全意識。把好衛生安全關,防止食物中毒是工作最基本要求和持續正常開展的關鍵。要因地制宜,針對各個季節的不同特點和容易出現的衛生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工作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校就餐的安全性,提升學校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從而確保營養餐工作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