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資源調研報告

(2)人類在利用生態環境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獲得對生態環境的新認識,呈現出了理性意識不斷增強的趨勢。恩格斯一方面批評自然主義歷史觀的片面性,指出:“它認為只是自然界作用於人,只是自然條件到處在決定人的歷史發展,它忘記了人也反作用於自然界,改變自然界,為自己創造新的生存條件”:另一方面又反對無限制地強調這種反作用,提醒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

1.5生態旅遊環境承載力和旅遊環境容量、旅遊環境承載力

旅遊環境容量是用於表示旅遊區所容納的旅遊者數量,它是作為衡量旅遊環境承載力的一個分量指標,一般用數值表示;旅遊環境承載力是以旅遊環境容量為基礎,旅遊環境對旅遊活動提供的最大支持必須是建立在旅遊區所能容納的旅遊者數量即旅遊環境容量基礎之上,它是一種稀缺性非實物資源,作為一種綱量,用於一定時期內旅遊環境系統對人類旅遊活動的最大承載量(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生態旅遊環境承載力是隨著生態旅遊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興起,在環境科學的承載力理論和旅遊學科的旅遊環境容量以及旅遊環境承載力兩者的理論基礎上強調了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即旅遊活動強度不僅僅不損害當代人及未來人的利益,更強調旅遊活動強度在人類代際間的持續性和公平性,且在進行生態旅遊活動的同時,生態環境能夠維持自身系統內部的運轉。

生態旅遊環境承載力與旅遊環境容量、旅遊環境承載力的相互關係如下:

圖2生態旅遊環境承載力與旅遊環境容量、旅遊環境承載力相互關係

2.旅遊資源的開發歷史和現狀

桂林義江緣景區位於桂林西北旅遊線世界著名景觀“龍脊梯田”景區的必經之路臨桂縣五通鎮,素有風情長廊的桂林西北旅遊線聚集了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整個景區依江而建,清澈的江水與秀麗的江畔風景、美麗的田園風光,少數民族建築融為一體,使整個景區形成一幅美麗和諧的自然圖畫,並可乘船遊覽自然景觀與風俗風情為一體的義江風情。

桂林義江地理位置在臨桂縣二江機場國道公路旁邊,是一個古老而保留原有古民族文化的村鎮。臨桂縣位於廣西東北部,緊鄰桂林市,距桂林市區僅有5公里。全縣總面積2202平方公里,47.3萬人,共有11個鄉鎮167個村(居)委會。縣內聚居著壯、瑤、回、侗、苗等少數民族。

臨桂縣歷史悠久,建縣於漢代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今已有XX多年的歷史。從三國到清末,始安(臨桂)縣城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在,故有“桂郡首邑”之稱。

臨桂與桂林同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較多,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9.1℃,年均降雨量1889毫米,無霜期302天。

臨桂縣物產豐富,年種植羅漢果達3萬多畝,是“中國羅漢果之鄉”;水稻複種面積64.9萬畝,是全國商品糧種植基地;年產毛竹130萬根,是國家毛竹基地之一。此外,還盛產甘蔗、馬蹄、茶葉、香菇、木耳、靈香草等。

臨桂區位優勢明顯,是廣西少有的集航空、鐵路、公路運輸網路於一體的縣份。境內有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湘桂鐵路、桂(桂林)海(北海)高速公路、機場專用公路、廣州至成都321國道、桂林至浮石20171省道和籌建中的桂(桂林)梧(梧州)高速公路,形成東通廣東,北上湖南,西達四川,南至北海、湛江的交通網路,是桂林市的西大門。縣城內有27路、86路、88路、89路公車直達市中。穿越境內的湘桂鐵路在縣城內設有貨運站,貨物可運往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