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狀況調研報告

畜牧業作為農村經濟主導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為農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前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一直威脅著各地畜牧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市在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中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動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由於我市地理位置特殊,方便的交通為畜牧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外疫傳入帶來了可乘之機,為我市動物疫病防控增加了更大的難度,動物疫病防控仍然是我們必須長期面對的重要課題,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來的動物防疫工作經歷,提出一些膚淺的看法。

1、當前基層動物防疫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1 動物防疫體系不健全,工作開展難度大。今年來,由於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鄉鎮畜牧獸醫站改革已經進行完畢,鄉鎮動物防疫隊伍得到穩定,但我們的村級動物防疫隊伍還未建立,大面積的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仍然靠鄉鎮(街道)的幾名獸醫去完成,繁雜的工作量讓鄉鎮獸醫難以承受,常年動物防疫工作效果難以得到保證。近年來,動物疫病呈高發態勢,動物免疫的病種相應增多,春秋畜禽強制免疫已從原來的豬、牛、羊擴展到雞、鴨、鵝、犬等多種動物。從生豬免疫來看,每頭豬至少要注射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藍耳病三種疫苗。難度最大的應該是家禽免疫,**市每年出欄家禽200餘萬隻,要在春、秋2個月內集中完成大面積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負荷之重可想而知。再就是開通蔬菜畜禽綠色通道後,高速路成為畜禽進出市境的主要通道,而**境內三個高速路口無動物檢查站,給我市動物防疫工作留下嚴重隱患。

1.2 民眾動物防疫意識不強,主動配合不夠好。由於我市地處山區,往往存在認識不足的問題,部分農戶不很積極配合動物防疫工作,部分養殖大戶存在不按程式進行科學免疫的現象。特別是在家禽免疫方面,一些養殖農戶不積極主動配合,家禽敞放出去,水禽放進池塘,就很難進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注射,從而導致家禽免疫密度難以達到規定要求。

1.3 鄉鎮防疫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不利於防疫工作開展。**市轄13個鄉鎮(街道),有4個鄉鎮畜牧獸醫站無辦公用房,3個畜牧站的辦公室為危房,這些鄉鎮畜牧站的防疫、檢疫、診斷等設施簡陋,缺乏必要的快速診斷器械,檢測手段普遍落後,制約著動物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

1.4 動物防疫監管難以到位,綜合防治效果較低。由於村級防疫隊伍還未健全,對分散的飼養戶缺乏有效的約束力,平時補針工作難度大,使免疫接種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間難以達到規定指標,從而使綜合防治效果降低,個別邊遠地區甚至出現免疫死角,成為動物疫病發生的潛在隱患。

2、進一步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的對策

2.1 加強行政管理。動物防疫工作不僅關係到畜牧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也關係到社會公共衛生安全和社會穩定,各級政府和畜牧部門必須高度重視,並將其納入行政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動物防疫工作不僅納入單項目標管理,而且納入綜合目標管理,嚴格考核,獎懲兌現。動物防疫工作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應該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完善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穩定基層防疫隊伍,落實好事業人員的的績效工資及福利待遇,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2.2 建立完善機制。我們應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完善動物防疫監測預警體系、動物疫病預防控制體系、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動物防疫物資保障體系,強化對鄉鎮和村級動物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動物防疫人員的專業技能。要加強現有動物防疫機構建設,進一步完善市、鄉(鎮)、村三級動物防疫網路,加快村級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築牢基層動物防疫網路屏障,切實解決好基層動物防疫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努力改善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工作環境,積極提升鄉鎮動物防疫人員的業務能力。

2.3 廣泛宣傳發動。動物防疫必須依靠廣大民眾,要充分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實行“群防群控”、“聯防聯控”。要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動物疫情、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人民民眾的動物防疫意識,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組成完善的動物防疫網路體系和疫情監測網路體系,提高疫情快速反應和處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