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科技示範養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在未受災的266畝田塊中,投餵餌料20.93噸,產魚18.76噸,扣除田塊自然生產力,淨產魚量13.80噸,餌料係數為1.52,達到了預期的養殖目標。

(二)稻田養魚工程項目對農村經濟的發展。

稻田養魚是利用稻田既種水稻又養魚,擴大再生產的一種生產方式,通過一些工程措施,利用稻田中的水體空間和水中的生物餌料,以及人工餌料,將種、養殖業巧妙地結合在同一生態環境中,充分利用稻魚之間的共生關係,使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向便有利的方向發展,最終達到稻穀增產,養魚增收的目的,既可保水增肥,以生物除蟲防病,節約農藥、化肥,降低種稻成本,又可充分利用稻田生物餌料。高產的稻田養魚工程項目,不僅可直接使農民增加了經濟收入,擴寬了致富門路,而且使農民嘗到了依靠科技的甜頭。

發展科學的稻田養魚,是農業產業結構戰備性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農業部將稻田養魚作為“十五”期間漁業重點科技推廣的八項技術之一,××縣將抓住有利時機,做好推廣先進高產的稻田養魚科技措施,續繼加大科技推廣力度,努力提高單產。今年,××縣參加稻田養工程項目的農戶198戶,參與農戶人口749人,雖然受乾旱影響,但還是為參與農戶人均增加經濟收入342.88元,其中未受災部分的91戶農戶人均增收515.25元。因此,推廣稻田養魚,尤其是高產稻田養魚工程項目是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豐富農村民眾物質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縣稻田養魚工程項目的做法和體會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途徑,是我們認真學習實踐“xxxx”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縣水利局緊緊圍繞盛州水產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政府的工作思路,把稻田養魚工作作為局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稻田養魚具有低投入、高產出、見效快的特點,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增加農民收入的好措施,它對糧食穩定增產,農民增收,豐富廣大農民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縣的稻田養魚工程項目,在縣稻田養魚推廣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認真組織協調有項目的兩個鄉鎮,將各項責任措施落實到相關的村委會和村民小組的領導,做到思想早發動,措施早布置,任務早落實

(二)精心選點,合理布局,實行示範、典型引路。

根據稻田養魚工程項目實施要求,縣水利局水產站經過全面選點,確定項目實施選擇在水源、交通和民眾基礎條件都較好的永定鎮小旱壩村委會上、下舊村,良田村委會良田和回窩、維的鄉夜可臘村委會的石臘和大奮田等六個村民小組。按農戶自願的原則,不強行要求整體連片,保證了農戶參與的積極性。另外,在全縣範圍內,建立起養殖條件好,農戶積極性高的零星示範樣板養殖戶,為當地民眾取到“傳經送寶”的作用。我們堅持“辦好一個點,鞏固一個面,帶動一大片”的科技推廣原則,同時,定期組織農戶對養殖管理較好的養殖農戶參觀學習,樹立典型示範,為全縣的稻田養魚技術推廣取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