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致富增收的文章從何處落筆

從義和莊鄉苑莊村的肉鴨養殖業快速興起促民增收這一典型事例,可以看出,面對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農民只有積極應對,儘快解決三方面問題,加速觀念的轉變,才能在市場經濟浪潮中大顯身手,有所作為。

一、只有破解農民的思想障礙,提升農民素質,幫助農民樹立起市場農業、動態農業的觀念,把農民從傳統種植模式中解脫出來,才能快速發動農民增收的“火花塞”。思想是行動的行導。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民想富、盼富的思想已經形成,但是市場農業和動態農業的觀念還沒真正地確立起來。主要表現為:素質還不夠高、膽子還不夠大、思路還不夠寬、辦法還不夠多,缺乏闖市嘗上項目、求發展的氣魄和實招。要實現農民快速增收,我們的各級黨委、政府和涉農部門應該幫助農民研究市場,加快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素質的提升。採取信息入戶、科技入戶、培訓入戶、典型帶動、能人帶動等一系列舉措,使農民從傳統的兩大茬種植中解脫出來,從過去小打小鬧中解脫出來,從盲目的“跟風”性生產中解脫了來。引導農民認真研究

市場變化,儘快適應市場需求,樹立新型的市場發展觀,找準自身發展與市場變化的最佳結合點,發展特色規模種植、養殖。苑莊村之所以在短期內使小產業做成致富大文章,就是在政府引導、典型帶路、能人帶動下,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市場中找準了發展定位,融入到市場經濟當中,從而促成了肉鴨養殖業的快速興起,實現了穩步增收。

二、只有抓住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建設這些關鍵環節,構築起穩固的產業化發展鏈條,化解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風險,才能切實抓牢農民增收的“牛鼻子”。當前,致富產業發展緩慢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發展規模小,不能提供高質量的中介服務,不能構築穩固的產銷經營鏈條。苑莊村構築肉鴨養殖產業的發展鏈條,促動地方經濟的成功實踐,就啟示我們推動農民增收,需要扶持大批這樣的龍頭企業、中介組織,從而構築起穩築的產業鏈條。我們的黨委和政府在這個過程中是能夠有所作為的,具體可以用“四環連動”來概括。一是政策引導“扶”龍頭和中介。要出台和落實一系列惠農政策,扶持能人、企業上項目,建龍頭和中介組織,幫助他們破解資金、土地等這些制約瓶頸,特別是財政、信貸和土地部門應克服“風險”、“惜貸”和“保守”思想,加大對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扶持力度。二是拓寬渠道“建”龍頭和中介。各級各部門都應該積極創造寬鬆的外部環境,廣開渠道吸引資金,吸引項目,特別是抓裝三資”積極介入農業的機遇,抓緊建成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提升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檔次。三是整合資源“壯”龍頭和中介。各級各部門應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業企業通過資產聯合、兼併、收購等形式,整合資源,進行低成本擴張,旨在提升龍頭和中介組織的競爭力。四是提高素質“強”龍頭和中介。各級各部門應該經常性地組織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經營者進行學習、外出參觀、交流研討,提高他們的素質,培育一批有頭腦、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隊伍,提高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