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城市化? - 中國發展戰略思考

吳洪森

解決三農問題只有依靠城市化,使現有九億農民只留一億在農村,其餘八億進城成為城市居民。為什麼說解決三農問題只有依靠城市化呢?道理很簡單,農產品附加值遠低於工業品附加值,一個國家的大多數人口在從事農業生產,這大多數人口必窮無疑。在農產品中,種糧的附加值又是最低的,從事農業的人口中,如果又大多用來種糧,就會窮上加窮。

我們能人為提高農產品價格以增加附加值嗎?不能。全世界沒有哪個政府能做到。既然不能通過提高農產品價格來消除農村貧困,那么能做的就是減少農業人口。除了城市化,還有別的減少農業人口的途徑嗎?沒有。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中國城市化戰略了。

中國政府98年提出西部開發戰略,想走平衡發展道路。這條道路不可能走通。因為無論從人力資源、自然資源還是交通運輸條件來看,西部作為內陸地區都不具備形成優勢工業化的條件,不能形成具有優勢的工業化,也就不能形成有高度經濟效益的城市化,這樣的戰略必敗無疑。最近又提出建設新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等於是變相人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這戰略能成功嗎?

既然城市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唯一出路,既然東西部平衡發展的戰略行不通,那么我們應該實行怎樣的城市化戰略呢?

我認為應該繼續強化最佳化東部沿海地區,使現有已經形成比較優勢的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灣地區繼續發展、集中和擴大,把它們打造成超級都市圈。使這三大都市圈具有容納10億人口、占國民經濟比重85%以上,出口貿易占95%的功能。

為什麼應該選擇這樣的城市化戰略呢?

第一,從經濟自身發展的客觀表現來說,這三大地區的城市化優勢是自然形成的,政府應該順勢而為,沒必要人為搞什麼平衡發展,浪費資源。

第二,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來看,都表現出這樣的規律:人口密度越高,經濟效益也相應越高。以珠三角為例,該地區土地面積將近5萬平方公里,人口5千萬,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1千。珠三角的面積只有全國總面積的5%,可是所創造的經濟效益卻占全國國民經濟20%的比重。

長三角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400人,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上海浦西地區,達到每平方公里3萬5千人,可是經濟效益也是這地區最高。國際上同樣如此,美國東部紐約城市群和西部大洛杉磯城市群的經濟比重占全美經濟80%,日本東京到大阪短短600公里距離,凝聚了全日本45%的人口,經濟比重也占到了80%。

第三,只有沿海地區才有條件建造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群。這是由運輸成本決定的。海洋運輸成本只有陸路運輸成本的二十分之一,正是海洋運輸的興起才帶來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正是現代經濟和海洋運輸緊密相連這一特點,決定了內陸地區無法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工業化優勢,自然也決定了西部開發必然失敗。想想看,西部勞力再便宜,如果這便宜都被運輸成本抵消了還有什麼用?其次,城市整合和發展的規模越大,其發展紅利就越大,並且就成幾何倍數上升,當地級城市發展為省級城市,其發展紅利是10倍,當省級城市被整合到跨省發展的超大都市圈,其發展紅利就可達到100倍。因為人口密集的都市群,縮短了運輸距離,加快了商品流通和資金周轉,除此以外的教育和文化效應都會帶來成本降低、效益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