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育收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今年,##縣糾風辦按照上級糾風辦的要求,組織相關部門對教育亂收費問題進行綜合治理,使曾經一度蔓延的教育亂收費現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次檢查,共清退學生補課費10.21萬元,清退多收水費12.5萬元,糾正2起違規行為,對教育主管部門的一名領導進行了批評教育。但是,在有的地方這個問題還比較嚴重,並出現一些新的問題,民眾的反映仍很強烈。

一、中國小亂收費的表現形式

教育亂收費名目繁多,五花八門。一些中國小校仍繼續收取的不合理費用就不下十幾種:學校統一著裝費;向學生推銷的練習冊、習題集、ab卷、複習資料、試卷費、補課費;強令學生參加各種保險;一些教師向犯了錯誤的學生收取罰款;學生隨父母工作調動轉學學校收取的轉學費、擇校費;其他擅自增加的收費項目如體檢費、照相費、桌凳費、建校費以及其他搭車收費。另外,絕大多數學校存在的截留學生代辦費不退還學生和打著學生自願原則收取的清雪費、衛生費等行為也是教育亂收費,這些不合理收費,是加重民眾負擔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二、中國小亂收費的成因

1、學校的發展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一方面,政府投入十分有限,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有限的資金缺乏科學的分配,錢沒有用到刀刃上,往往是經費集中到了重點高中學校,造成縣城中國小學生數量增加很快,出現了大額班(平均每班70名學生),而鄉鎮中小學生源不足,造成教育資源配置的嚴重不平衡。2、缺乏法制規範,競爭無序。教育產業化的格局開始形成,但由於一些配套的法規制度沒有跟上,出現了一些問題。諸如:教育成了半計畫、半市場的“雙軌”行為,管理靠政府,生存靠社會;“公立”與“私立”並存,互相攀比收費;校與校之間爭師資、爭生源,暗箱操作,大打價格戰。3、學校受利益驅動,鑽政策空子。“招生靠計畫,錄取靠市潮的體制,導致學校儘可能地縮小計畫生,擴大擇校生,以收取更多的“擇校費”、“捐資助學費”。因為鼓勵學校自行創收來改善辦學條件和提高教師待遇,一些學校就變相收費或代銷商品,強制銷售學習用品等。多數學校亂收費的收入未納入正常的學校財務管理,成了學校的“小金庫”,為這些學校的領導以權謀私提供了可能。這也是造成教育亂收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4、主管部門認識不到位、管理乏力。一些基層教育管理部門熱衷於統一訂書、訂報、訂校服等,並用盡心計徵收名目繁多的“管理費”等。甚至認為“碗裡有了,鍋里也就有了”,對學校亂收費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5、監管部門查處不力。一方面認識上有誤區。有的監管部門認為教育經費緊張,學校比較窮,收費情有可原,在查處上不積極主動。另一方面是查出問題後處理不嚴。個別執法部門在處理學校亂收費問題時,“利”字當頭,以罰代處,該處分的未處分,該重處的未重處,起不到教育震懾作用。三是有些監管人員頂不住說情風。一旦查處學校亂收費,許多人都會來說情,或許執法監管人員的親屬子女就在該校讀書或任教,因此許多問題最後不了了之。

三、治理教育亂收費的對策

治理中國小亂收費,必須貫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

1、要進一步提高對規範教育收費的認識。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門,一定要從實踐“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進一步提高對規範教育收費的認識。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強化監督,狠抓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