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調研報告

5.黨員培訓工作紮實深入,黨員素質得以提升。市、縣有關部門採取“照單點菜、自主擇訓”的辦法對農村幹部進行各類實用知識技術培訓,讓農村幹部在第一時間掌握實用信息和資料。同時積極鼓勵村幹部通過自考、函授等多種途徑進行在職學歷教育,努力提高村幹部的整體素質。兩年來,市、縣有關部門共開辦農村基層幹部培訓班120次,培訓13000餘人次。

6.考核評價機製得到完善。各縣區對村幹部普遍實行了“任職承諾制”和年度目標考核制,將任期和年度目標向民眾公開承諾,按照承諾內容,年終進行考核,排出名次,兌現獎懲,對連續3年排名末位的村書記進行組織調整。

7.一批典型英模迅速成長。自XX年以來,我市先後樹立了大孤家鎮小甘河村書記趙景順、大蘇河鄉平嶺後村書記張金柱、紅透山鎮紅透村書記隋長海等一批全市叫得響、民眾評價高的先進典型,輻射和帶動了全市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向高標準邁進。

三、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所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在調研中我們看到,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令人憂慮的問題。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並著力進行解決。

1.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在調研中我們了解到,鄉村幹部普遍反映,在農村取消各項稅費和林權改革後,村裡的黨組織與民眾的聯繫減少,缺乏必要的紐帶,黨組織的影響力明顯減弱,在缺少資金支撐的情況下,各種公益性活動很難組織,甚至個別村黨支部的號召力還不如宗教組織的影響力。

2.個別村幹部違法亂紀現象時有發生。從XX年以來,我市各級紀檢部門立案查處的涉及村幹部截留私分扶貧款、亂砍濫伐、倒賣林木、非法買賣或者侵占土地的案件達262件,查處各類違法人員281人。

3.黨員老齡化現象嚴重。目前,全市農村黨員中35歲以下的為7090人,占農村黨員總數的19%;55歲以上的黨員為12877人,占黨員總數的35%。個別村60歲以上的黨員超過黨員總數的60%。

4.個別村中“兩委”不團結現象依然存在。調研中發現,個別村村書記和村主任坐不到一個板凳上。目前,全市書記、主任“一肩挑”的村數達258個,占全市村數的42%。

5.村幹部工資水平過低。我市村幹部工資是XX年稅費改革時定的,現已五年沒有調整。隨著農民收入和物價水平的提高,村幹部工資過低的現象日趨明顯。

6.村級債務過高現象不容忽視。我市實施土地、林權和稅費改革後,土地已全部承包到戶,林權已全部下放到人,農民各項稅費已全部免除,村集體已無收入來源。60%的村負在外債,有的數額較大。

7.幹部選舉工作存在問題,急需改進。由於《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主任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在各種利益的作用下,有人借用家庭勢力上崗,有的地方“賄選”現象嚴重,有的甚至發生惡霸分子、勞教人員當村幹部的現象。

四、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農村基層組織是我們黨執政的基石。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事關我市老工業基地振興和新農村建設。通過此次對新形勢下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調研,我們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了新的更高層次的認識,也引發了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

一是各級領導必須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擺上重要議程。我們各級領導幹部必須下大決心、花大力氣,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把鄉鎮黨委和村級黨組織建設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