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縣規劃區農民住宅建設的調研報告

根據建設局黨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著力研究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要求,我局抽調業務骨幹,對既事關農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制約著我縣城鄉一體化推進的農民住宅建設和管理問題進行了調查,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把調查的重點放在具有代表性的城關鎮和和平鎮。通過調查發現,規劃區內的農民建房問題已越來越嚴重,大量的搶占、亂占集體閒散地、無證建設、擅自加層等現象較為普遍,如何解決規劃區農民住宅建設和管理問題,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我縣規劃區農民住宅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建設亂。許多村莊“只見新房、不見新村”,“只見新村,不見新貌”,農村居民點布局分散,沒有形成集中布局的勢態。農民根據自己喜好,自行零散建設,建設無序,往往或呈“線性擴張”,公路、村內道路修到哪裡,新房就建到哪裡,沿路臨街搭建生產性、經營性用房比較普遍;或呈“環狀擴張”,新建住宅不斷向村莊外圍延伸,村莊四周新房林立,村內破破爛爛,農民建新不拆舊,農村廢棄地、閒置地及空置房屋不斷增多,“一戶多宅”、“空心村”等現象比較普遍。

二是配套差。絕大部分村莊內的道路、給水、排污、電力、通信、綠化都缺乏規劃布置,配套性與共享性差,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亂排、電線亂拉、管道亂埋等現象,導致了村莊生活環境質量差。

三是違章建築多。雖然這幾年政府相關部門加大了農村宅基地和農村建房的管理力度,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手段,農民建房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現象仍十分突出,特別是近幾年借城鎮建設之機違法搶建之風日盛,違法搭建、擅自加層等違反規劃現象十分普遍,和平鎮袁家營村被調查的312戶村民中,有240戶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建設,竟占調查總戶數的77%,他們有的擴大宅基地面積建設,有的搶占集體土地建設,有的 擅自在原一層房屋上加層。

四是農房質量差。 在傳統城鄉二元結構的管理體制下,重城市、輕農村,在村鎮建設管理方面缺乏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加上農民建房量大面廣,各級和各有關部門對農民的住宅建設從規劃選址、修建性詳規編制、建築設計到施工管理,都缺乏有組織的指導和幫助。長期以來政府對農村建築市場監管的缺位,農民建房施工隊伍無資質、無正規設計圖紙、無施工契約現象較為普遍。大部分農村住宅是由個體工匠拼湊成的小施工隊憑經驗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二、農民住宅建設和管理難的主要原因

(一)土地供需矛盾突出

1、需求強烈。目前,農村經濟發展較快,農民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願望也相對比較迫切,加上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口到了結婚高峰期,以致農民建房需求相對比較集中。

2、供給短缺。開展全國土地市場秩序治理整頓之後,國家實行“地根”緊縮政策,政府可安排的土地總量大為減少。在此背景下,加上一些地方對農民建房重視程度不夠,使得農村個人建房土地指標分配不夠到位。這樣,由於受土地用途管制、建設用地指標限制,致使一些村即使有規劃,村民建房的審批仍然無法有序進行。

(二)規劃布局缺乏銜接

一是“兩個規劃”不銜接。由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編制不同步,在編制規劃時又沒有充分考慮農民建房需求,導致許多村莊周邊沒有預留相應的建設用地。兩個規劃不統一、不銜接,使許多農民建房不能同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村莊規劃審批權在地方政府,調整相對容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布局的調整審批權在省政府,調整較難,如涉及基本農田調整還要報國務院批准,要調整就更難。新村選址涉及基本農田無法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劃定的建設用地農民又不願去,農民建房受到很大制約。

二是某些村莊規划過度超前,民眾難以接受。大部分村民習慣在房前屋後從事農業和家庭加工業,如果住宅過度集中,勢必給農民從事生產活動帶來不便。同時由於按村莊規劃的建設對配套設施要求較高,相應的費用也高,一些農民負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