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強縣狀況調研報告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目的是要解決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的重大課題。我們落後山區如何依據縣情實踐好這一重大課題,意義重大,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發揮比較優勢,打造特色經濟,實施特色強縣戰略。

一、特色強縣的重要意義

第一,特色強縣是堅持特色理論指導發展的應有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寶貴政治財富和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特色理論引領著中國人民推進改革開放,走自己的特色道路,乾自己的偉大事業。發展是特色理論的主題,特色理論強調的發展是又好又快的發展。因此,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立足實際,尊重規律,與時俱進,走特色強縣之路。特色資源是特色強縣的基礎,特色產業是特色強縣的載體。對於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革命老區xx縣來說,特色資源就是xx所具有的比較優勢資源,包括優良的純山區生態環境,高海拔地區的有機茶、有機菜,以及眾多的手工家紡等行業熟練技術工,等等。xx的特色產業包括茶、桑、菜、果、生態養殖等五大特色農業,輕紡、汽配、電子、生物製藥、農副產品加工等五大特色工業,紅色旅遊、生態旅遊、禪宗文化游等特色旅遊業。這些產業初具規模,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特色強縣的本質特徵就是依託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特色強縣體現的發展是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因此,特色強縣是堅持特色理論指導發展的應有選擇,也是最佳選擇,特色理論是踐行特色強縣的科學的理論依據。

第二,特色強縣是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明智選擇。在同基層一些乾群交談中,許多同志都有這樣深刻的體會:只有注重特色,尊重規律,與時俱進,才能使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不斷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反之,就會錯失發展機遇,造成嚴重損害。回顧我縣的發展史,既有十分成功的經驗,也有深刻的教訓。如,我縣從XX年開始引進試種茭白,當年僅17.1畝,獲得成功。隨後,在縣委、縣政府的政策引導下,我縣茭白產業迅猛發展。至XX年,已發展到4.3萬畝,占全縣水田面積的35%,涉及全縣17個鄉鎮88個村3.2萬農戶11萬人,年產值達1.5億元。茭白的成功發展,就是因為我們順應了民眾發展要求,適應了xx發展實際,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同樣,在我縣的發展史上也有著不少教訓: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毀林開荒20萬畝,違背自然規律,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八十年代的苧麻生產,沒有尊重市場規律,“頭年栽,第年挖”;九十年代的獺兔飼養沒有充分尊重自然規律,最後不了了之。這些偏離實際、違背規律、生搬硬套的發展,不但沒有增強縣域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反而造成了不良後果,影響了民眾發展積極性,傷害了乾群感情,損害了黨委、政府形象。這樣的發展比不發展更可怕。我縣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要強縣就必須依託客觀資源稟賦,立足現實發展水平,著眼現有發展要素,選擇適當發展模式,採取有效發展措施,選準符合實際的發展產業,走適合自身發展要求的特色強縣之路。

第三,特色強縣是適應當前國際國內發展形勢的現實選擇。在同基層乾群座談討論中,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並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科學判斷、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形勢,在比較優勢、自身特色上做文章,發展別具一格的特色經濟,切實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以特色產品占領市場,靠特色產業強筋壯骨。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主動權,實現追趕跨越發展。我們xx地處大別山腹部,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後。境內雖已實施通達工程,但鄉村交通仍有不便;對外雖濟廣高速即將貫通,但區位偏僻、經濟欠發達,在招商引資、發展常規工業等方面仍無優勢。區位條件決定著我們不能把發展眼光只盯在別人的長處上,亦步亦趨,東施效顰。我們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生態環境好,山場面積大,自然資源豐富,利用這些特色資源,實施特色強縣戰略,才是我縣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如,菖蒲鎮水畈村通過近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茶葉產業,村級經濟快速發展,XX年,該村已發展茶園1300畝,實現特色經濟產值390萬元,僅茶葉一項,人均增收1000元,人均純收入超4000元,是“xx”末的270%,樓房率達到70%,電視、手機覆蓋到戶率達到100%,機車戶擁有率達到90%。這充分表明,我們的特色發展戰略是科學的、符合xx實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