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幹部隊伍建設調研報告

康樂縣共有15個鄉鎮,共有鄉鎮幹部568人,其中科級幹部170人,其中正科57人,副科113人,男159人,女11人,少數民族81人。鄉鎮作為最基層一級的地方政府機關,是貫徹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最基本單位,鄉鎮機關幹部是黨對農村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直接執行者和農村工作的骨幹力量。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如何進一步加強機關幹部隊伍建設,使之擔負起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重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必須認真加以研究。我們通過開展廣泛調研,對康樂縣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加以分析,並對有些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提出了意見建議。

一、影響鄉鎮幹部隊伍不穩定的主要因素

1、幹部思想情緒波動大。一是思遷情緒。有的鄉鎮幹部因在鄉鎮工作時間長,或年紀比較大,或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或家庭負擔重等原因,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穩定,要求變換工作環境,調整工作單位。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幹部急於改變自己的現狀,要求調動工作。二是埋怨情緒。鄉鎮幹部常年跟民眾打交道,民眾素質普遍不高,要完成上級部署的各項任務,根本無法避免發生衝突,而鄉鎮幹部沒有一項執法權,出了問題是鄉鎮幹部的責任,一旦發生衝突,倒霉的是幹部,有理無理首先處分鄉鎮幹部。三是工作難度增大。取消農業稅後,鄉鎮工作重點轉到了農業結構調整、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工作、森林防火、安全生產以及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等方面,在依法行政的大環境下,鄉鎮工作普遍存在“新辦法不靈,老辦法不行”的狀態。

2、鄉鎮工作面臨困難多。一是權力日益削弱。鄉鎮工作繁雜、責任重大,而權力卻呈現逐漸萎縮和弱化的趨勢。鄉鎮幹部反映,依法行政當然好,但過分提高了民眾的權益,法只約束了幹部,對民眾無可奈何。如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金的收繳過程中,鄉鎮幹部只是負責收繳參合金,而在關鍵的監管環節卻沒有任何權力去監督,民眾即使不參加合作醫療,但真正住院治療時,也可通過冒名頂替等一些非正常手段達到享受合作醫療的好處。鄉鎮派出所、稅務所、國土站、農技站、衛生院等站所,人力、財力、物力都由縣級職能部門管理,鄉鎮已很難對這些站所進行領導、管理,可是這些單位的工作需要鄉鎮支持,一旦出了問題還要鄉鎮負責。二是債務負擔沉重。全縣15個鄉鎮中除極少數鄉鎮外,其餘絕大部分鄉鎮都負有債務。由於給鄉鎮的辦公經費有限,而鄉鎮運轉費用一直以來居高不下,只能維持基本的運轉,沒有給幹部職工安排福利待遇。三是村級組織薄弱。首先,村級班子後繼乏人。一大批有文化、有技術、有本事、有威望的人外出務工經商造成新黨員難發展,村幹部難選拔,幹部變換頻繁。其次,農村黨員作用有限。老黨員因年齡文化的制約,雖說觀念強,但發揮先鋒作用受到制約。年輕黨員由於入黨時間短,對黨的認識不深刻,黨性觀念不如老黨員強,先鋒模範作用難發揮。四是農民綜合素質不高。近年來,農民的權力意識、民主意識、競爭意識和效益意識明顯增強,而義務意識、法制意識、集體意識和奉獻意識相對淡薄。致使在開展一些公益項目的建設中,人員組織難度大。五是村級經濟發展滯後。村級集體經濟非常薄弱,集體經濟“空殼村”占有較大比例,致使基礎設施投入杯水車薪,公益事業難以開展。六是上訪頻率居高不下。越級上訪、集體上訪、重複上訪使鄉鎮幹部一年到頭奔波勞碌、神經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