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發展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按照服務農民、進退自由、權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使之成為引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指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願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全面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創新了農村經營管理體制,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也是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的載體,是一種新的集體經濟形式。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在進一步提升農村養殖戶經營管理水平,促進畜牧產業最佳化升級,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榆林村及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基本情況

榆林村位於鄭州高新區溝趙辦事處北部,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穿境而過,把榆林村分成南北兩部分。全村有兩個自然村,土地面積3168畝,其中耕地1974畝。全村現有人口1650人,分為三個村民組。榆林村有孫、馮、賈、賀、李、王、苗等十餘姓氏,村民勤勞誠實,民風淳樸。榆林村畜牧業基礎較好,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全村有養豬、養雞、養鴨、養牛等養殖戶三十餘家。2009年3月,榆林村十餘家養豬、養鴨養殖戶聯合起來,成立了高新區首家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鄭州高新區森地鑫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註冊資本70萬元,養殖戶共十家,其中,養豬養殖戶九家,養鴨養殖戶一家。目前,合作社年出欄生豬近XX頭,肉鴨3萬餘只。多年來,各養殖戶分散經營帶來的經營規模小,擴大規模融資困難,管理水平低,飼養牲畜、家禽因疾病等遭受損失巨大,農產品銷售價格不高,集體定價困難等諸多因素是促使各社員聯合設立合作社的主要原因。

二、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現狀及其特點

1、組織機構完整,管理制度完善。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建立了成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健全了經營、管理、監督、財務等機構工作職責,完善了產品質量管理、財務管理、學習培訓、檔案管理等內部管理制度,並進行有效的運作。

2、辦公場所獨立,辦公設施完備。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辦公地點設在了榆林村村委會,有獨立的辦公室,並且正式掛牌,藉助村委會辦公條件,該合作社設施齊全,空間寬敞,條件舒適,氣氛融洽。

3、無私奉獻,創建初期管理人員不計報酬。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理事會、監事會、財務人員等管理層次成員全部主動放棄了工作報酬,提供無償服務,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極大地推進了合作社的建設和發展。

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有以下一些基本特點:一是在合作方式上,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制度。二是在經營內容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專業合作社能夠圍繞生豬、肉/蛋鴨等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為成員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三是在組織管理上,實行自願結合,民主辦社。合作社由養殖戶自願組成,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合作社內部實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項由成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四是在辦社宗旨上,對內以服務為宗旨,對外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合作社對成員開展技術培訓、信息諮詢、農資供應,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對外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參與市場競爭,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五是在盈餘分配上,讓社員得到實惠。合作社無償、低償為社員開展技術培訓、技術輔導、信息發布,甚至無償提供良種等;幫助社員進行產品銷售,或者按不低於市場價統一收購後銷售;加工、銷售環節產生的盈餘按交易量實行二次分配,給社員帶來實惠。

三、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帶來的積極影響

1、參合養殖戶養殖規模相應擴大。合作社成立以後,參加合作社的各養殖戶信心增強了,對合作社的未來充滿希望,在目前養殖生豬效益遠遠不如前兩年的形勢下,各參社成員都相應增加了養殖規模。近期,合作社社員都已經或正在建設新的豬舍,擴大生豬養殖規模。

2、合作社成員經營管理得到加強。森地鑫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後,合作社理事長陳長欣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和《鄭州高新區森地鑫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章程》來管理組織合作社,在養殖戶養殖小區的管理、飼料的購買、生豬和肉鴨的飼養以及畜產品的銷售等方面都不斷加強統一管理。目前,合作社基本形成了數個標準化的養殖小區,合作社組織人員對各養殖小區內外牆進行了統一標準的粉刷,製作了統一的養殖小區牌匾。合作社整體基本實現了生豬飼料的統一購買,飼養過程標準化生產的制度正在積極探索制定中,合作社農產品的銷售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