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城鄉文明程度調研報告

要根據人們的經濟狀況、生活環境、思想認識、文化素質、心理特徵,分層次、有重點地實施社會公德教育,求真務實,抓出成效。要以提高市民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生活質量為目標,既要切實解決民眾十分關注的社會治安、社區環境、醫療和社會保障與再就業等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又要著力解決廣大市民在公共交往、公共生活、公共衛生、公共場所等方面存在的不講文明、不講道德、不講科學、不守紀律、不守秩序等突出問題,用道德教育的實際成果取信於民。要努力營造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重視發揮廣大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注重用共同願景調動廣大市民廣泛參與的積極性,使廣大市民在參與中找到自身的位置,發揮自身的優勢,體現自身的價值。

五、重視理論研究工作,建立監督保障機制

要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出發,緊密結合當前社會公德教育中存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按照《綱要》提出的基本規範和目標任務,堅持用時代的要求審視公民道德教育,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公民道德教育,用改革的精神推動公民道德教育。堅持把《綱要》的內容和要求具體化、規範化、通俗化,使道德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更好地體現時代性。要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加強社會公德教育的理論研究,每隔一兩年搞一次社會公德狀況的專題調查,為有針對性地解決突出問題,提高我市社會公德教育實效,提供重要的依據和參考。

在搞好社會公德教育的同時,重點通過普法教育提高市民的道德素養。綜合運用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把教育啟迪與法律規範、制度約束密切結合起來,建立社會公德監督保障機制,規範市民行為,改變陳規陋習,約束和制止違~公德的言行,營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公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