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和省政府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的意見

繼續落實農村中國小教職工工資行政一把手負責制,保證農村中國小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按照省定標準核定教職工數,按國家和省統一規定的項目和標準,通過銀行開設的個人工資帳戶按時統一發放工資。

有關部門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推行教育收費“一費制”,積極完善有關的管理和監督制度,保證中國小學雜費全部用於學校正常運作。財政局和教育局要堅持對中國小收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同時必須按規定將上繳財政專戶的中國小書雜費在收到財政專戶銀行進帳單後10個工作日內全部足額返還給學校,用於學校的公用經費開支。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監督,對違反規定的,要嚴肅處理。

在中國小的管理工作由市政府統一管理後,各鎮人民政府要繼續承擔相應的農村義務教育的辦學責任,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為加快當地高水平普及義務教育的步伐,為推進我市教育的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二)加快高中階段教育的發展步伐

根據粵府[XX]85號檔案的精神,公辦學校用非財政資金新建的學校,可按民辦學校運行機制進行實驗,按民辦學校收費管理。我市要積極用好用活這一政策,借鑑兄弟縣的經驗,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做強做大優質高中的蛋糕,增加優質高中的學位,加快高中教育的發展步伐。

教育局要在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積極探索“國有民辦”、“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等辦學形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展高中教育,努力形成多渠道辦學的良好局面。

(三)繼續完善幫扶農村特困生的制度

農村困難家庭子女的入學問題,直接關係到農村教育的普及程度。因此,我們一定要認真落實好省政府關於農村人均純收入低於1500元的困難家庭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書雜費免費的規定。各鎮政府和教育局一定要公開、公平、公正地做好這項工作。在此基礎上,教育局和有關部門,要認真發動在外鄉賢和社會賢達人士,幫扶有困難的農村學生解決學雜費問題,要從實踐“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四)推進農村中國小的人事制度改革,最佳化農村教師隊伍

人事局、教育局、財政局等部門要按照《廣東省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實施辦法》的要求,儘快完成中國小教職工的編制核定工作,今後每年核定一次。核定編制時,要充分考慮我市農村國小面廣、生源分散,教學點較多等實際情況,保證農村、山區教師編制的基本要求。要堅決清理並歸還被占用的教職工編制,對各類在編不在崗人員要限期與學校脫鉤。新進教師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考試錄用。對不勝任教學工作的教師應逐步調離教學崗位,對嚴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的教師要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

要繼續堅持“輪崗支教”的辦法,努力解決山區教師不足的問題。要加強支教教師的管理,想辦法解決他們的困難。要通過發放津貼,表彰紮根山區的優秀教師等多種方式,穩定山區的教師隊伍,提高山區的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