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城鄉文化生活調研報告

4、以書法、繪畫為代表的藝術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力。以書畫創作和交流為主的文化活動發展迅速,相繼多次舉辦有影響力的書畫攝影展覽,展出了反映社會發展不同方面和時期的書畫攝影作品上千幅,提高了我縣書畫創作水平,為我縣人民民眾文化和藝術品位的提升、培養人們的審美觀念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

5、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間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對歷史悠久、原生態特點明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學術價值的曲子戲、陶瓷工藝、花兒、蘆葦畫等民間文化遺產進行整理和申報,其中曲子戲已被國家正式列入國家級的保護項目,使沉寂多年的民間戲劇又煥發了生機,春節期間演唱曲子戲的鄉鎮逐步增多,上關鄉水聯、山寨鄉峽灘等村農民民眾自發組織演唱曲子戲,表演水平逐步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我縣在繁榮城鄉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工作上雖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與構建和諧社會、提高城鄉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許多不足。

1、民眾性文化活動創造性不高,生命力不強。一是受傳統思想、封建思想的影響,部分民眾自身缺乏必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在農村,長期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習慣,加上受信息閉塞,部分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二是推出的新作品較少。以廣場文化活動為例,雖然廣場文藝演出經常舉辦,但許多節目多次重複上演,甚至幾年前編排的節目現今還在演出。三是經營文化的水平較低,引領民眾性文化發展的經營企業太少。除縣秦劇團外,全縣幾乎沒有民眾性文化經營企業,傳統曲子戲儘管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保護項目,但因缺少“領頭”,其影響力還較小,文化企業的傳唱和發揚還不夠大。

2、農村文化投入不足,基礎設施相對滯後。個別鄉鎮對文化陣地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片面的認為“發展經濟是硬道理,文化建設是軟指標”,“搞經濟是掙錢,辦文化是花錢”,民眾性文化娛樂場所較少,部分鄉鎮文化站因業務經費和活動經費緊張,不能正常開展工作,形同虛設,村民很少看書、看戲、看電影。狹隘的思想觀念、投入的嚴重不足成為制約農村文化建設的瓶頸。

3、符合大多數民眾消費需求的文化設施相對較少。縣城“四館兩中心”未投入使用,許多民眾無法借閱圖書和報刊。同時,文化體育活動設施也有待改善。在農村,大多數鄉鎮文化站設在鄉鎮府院內,成為“鄉鎮幹部活動室”,因沒有專門的書店、音像租售店,缺少文化體育活動設施,人民民眾讀書看報、開展活動極不方便。同時,農村絕大多數村社沒有通有線電視,收播的頻道極少,民眾接受文化的範圍受到制約。這些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城鄉人民民眾文化活動的正常開展。

4、開展文化活動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和人才隊伍。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許多文化活動因缺少資金而難以開展。如文化館主辦的縣級刊物《汭水》在近十年的辦刊歷程中,資金問題一直困擾著其生存與發展,因為資金不到位,去年被迫停刊。同時,隨著鄉鎮機構改革的深入,機構精簡合併,農村文化站與鄉鎮府合署辦公,文化站乾不專,大部分人身兼數職,忙於鄉鎮日常工作,民眾活動成效大打折扣。因為缺乏專業人才和文藝骨幹,使民眾文化活動服務能力難以提高,組織和指導民眾文化活動的能力欠缺,使得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