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調整問題調研報告

2、基層組織調整方案具體實施階段。這個階段的工作必須認真仔細,避免不必要的差錯發生。具體做法:

①在組織調整方案的具體操作中,根據區域劃分支部,把年齡在70歲以上的老同志集中起來成立一個支部,由市委機關同志協助這個支部的支委開展工作,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條件成熟的先調整、先組建,逐個進行。經過8個多月時間的努力,xx市民革完成了兩城區基層組織調整工作。

②嚴格按照民革章程要求,結合市民革基層組織的工作實際,確定支委候選人,我們自下而上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提出新支部的支委候選人的條件:一,在本單位工作出色,作風正派,有良好形象;二,熱愛民革組織,熱心基層組織工作,甘於奉獻;三,具有一定基層組織工作經驗,民眾基礎較好。

③組織部作好調整及組建支部的有關材料準備,包括候選人的簡介、選舉辦法、選票等,以保證選舉工作無誤。

④調整領導班子,協助做好調整後新組建支部領導班子的分工,儘量做到人盡其才。

3、加強對調整後基層組織的指導和扶持。調整後的基層組織,因成員大多來自各個支部,大家都比較陌生,這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這期間,加強指導,做好扶持的工作十分必要。市委會為此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舉辦新支委學習班,加強培訓,提高思想認識。為此,市民革組織支委學習鄧小平新時期的統戰理論,學習《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革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及民革新章程,進一步明確了參政黨的性質、地位及作用,明確了組織發展的要求,為今後開展基層組織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增強了黨派意識。

②市委會的領導,經常深入基層,參加組織生活,對支部工作進行指導。

③民革市委會對新組建的支部給予了經濟上的扶持,撥給啟動經費,支持新支部的工作正常開展。

四、調整後的效果

經過8個多月的工作,全面圓滿地完成了基層組織調整,取得了預期效果。

1、組織結構合理,兩城區原9個支部調為8個,每個支部人數均為28-31人,平均年齡(除老年支部外)約為48歲。知識結構及黨員的政治安排情況趨於合理,老、中、青黨員人數幾乎相等,有利於支部工作的開展。

2、領導班子團結,民主氣氛濃。因新的支部班子成員來自於原各個支部,他們之間無舊矛盾,又是本支部黨員民主選舉產生的,具有一定民眾基礎。他們工作熱情高、幹勁大,有抓好支部工作的共識,所以思想統一,感情融洽。他們善於徵求黨員的意見,根據民革市委會的工作要求,制定支委及黨員定時活動的制度及內容,特別是支委定時召開聯繫會,商量工作,使支部工作有序進行。他們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顯示新支部團結、民主的新氣象。

3、工作思路新,活動形式多樣,活動內容逐漸豐富。支部的領導班子充分認識到,要提高黨員的素質,樹立好民革形象,重點應加強思想建設及組織建設,他們把學習、交流和深入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內容及形式不同的支部活動。例如:有的支部自己編寫學習材料,供支部黨員學習。大多數支部還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聯誼活動,請xx市下崗女職工再就業的先進分子到支部作報告等。這些組織生活的內容及形式有一定變化,不僅調動了廣大黨員的參與積極性,而且使支部的組織生活由單一型向多樣化轉變,由保守型向開放型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