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低碳生活情況調研報告

家用衛生紙隨處可見

用完電腦處於待機狀態

水直接流入下水道

通過計算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93%不了解低碳生活,覺得低碳生與自己無關;高達97.6%的人出去買菜購物從來不自帶購物袋;95%的村民在電腦電視檯燈等電器不用是幾乎不把插頭,覺得沒有必要;只有8%人(幾乎都是老年人)一直用手帕,從來不用紙巾;91.3%的人從不將垃圾分類;27%的人會對誰二次利用89%的人認為吃與溫室氣體排放無關;99%的人在遇到別人破壞環境時採取無所謂的態度。而大多數村民對於低碳時代的到來確都表示支持。因此我認為要提高村民的低碳生活意識。

用塑膠袋裝物品

六、解決方案

(一)針對本村居民未意識到低碳生活重要性的現象,可以做好村委會的工作,聯繫村委會有關人士,召集各村居民,組織進行一場主題為“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的簽名儀式。

流程如下:

1、儀式開始前給每位到場居民發低碳環保標誌胸章(紙制)

低碳環保標誌

2、主持人宣布儀式開始

3、播放低碳環保歌曲《低碳生活 綠色未來》

4、請主持人為大家宣讀一篇與環保歌曲同題的演講稿,以此來呼籲大家進行低碳生活。

演講稿如下:

低碳生活 綠色未來

----關於呼籲低碳環保的演講稿

各位父老鄉親:

大家好!

眾所周知,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XX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已正式開始,它倡導的理念是“低碳、綠色、環保”。那么,什麼是低碳?為什麼低碳生活方式會成為世界人民關注的時尚生活方式呢?我們又怎樣開始我們的低碳生活呢?

所謂“低碳生活”,就是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儘可能地少,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隨著世界工業化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時,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被排放到空氣中,造成全球氣溫升高,從而引發不斷的自然災害。從太湖藍藻到雲貴大旱,從美洲的四月飛雪到亞洲的沙塵暴,一切都讓人們不得不對人類的行為做出深刻的反思:我們還能無休止地掠奪地球資源嗎?我們將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怎樣的生存環境呢?我們如何做才能減少對自然的破壞呢?從京都議定書到哥本哈根會議,人們一直在努力尋找答案。保護環境、節約能源已成為深入人心的環保理念,低碳生活也成為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

有人說,低碳生活就是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嘛。其實不然,低碳生活是我們自然而然地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日光燈徹夜不熄、水龍頭滴水不停、夏天開著空調裹著被子冬天開著空調穿著單衣,這些顯然都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也都是需要我們改進的。要記牢:“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

通過前幾天的調查問卷我發現大家的低碳環保意識很弱,在此,我向大家具體講一講如何過上低碳環保的生活。

(1)點亮節能燈 省電看得清

一隻11w節能燈的照明效果,頂得上60w的普通燈泡,而且每分鐘都比普通燈泡節電80%。如果全國使用12億支節能燈,節約的電量相當於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