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多讀書的好處

作為一名教師,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站在講台上的時候是坦然的,自信滿滿的,胸有成竹的。而這一切,最基礎的是,每個教師都需要豐富的教育理念,而讀書就是獲得教育理念最好的方法。

記得有一次參加教師培訓,有老師就要求年青教師應珍惜時間,通過多種渠道多讀書,為自己的教育生涯打下紮實的理論基礎。那時我就決定要多讀些教育類的書,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說來慚愧,這幾年來,書是看了一些,但大多是看教育雜誌方面的書,而真正的教育理論的書看得很少。假期利用閒暇時間閱讀了《教師培訓讀本》,其中看到《教師專業成長》中,讓我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特別是該章節中關於“如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的介紹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指引作用。其中,不論是實際教學還是具體措施中都重點提到了“自我反思”對加快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重要作用,這將對我今後的成長有非常大指導作用。通過閱讀書籍,並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有了一些體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多讀書可以提高我們的創新能力。

有人說:讀書就是在和大師們對話。確實是這樣的,多讀書,特別是讀一些教學方面的書,就常常會驚嘆“原來還可以這樣上”。 “我怎么沒想到呢”。所以經常去讀些書,你在教學實踐中思路會更寬,更具有創新性,這也是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

二、多讀書有利於更深入地鑽研教材。

多讀教育書籍,有了更深厚的教育理論作支撐,對我們教學實踐中分析教材是很有幫助的。讓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加的套用自如。

三、多讀書會提升教師氣質,伸展教師個性。

既然新課程理念是培養有個性的學生,那么首先我們教師不能沒有獨特的風格,不能沒有鮮明的個性。我們每個人也應具有自己的風格,但是前提是要多讀書,從書中慢慢積累,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獨特之處。

四、多讀書會促進自己的教學反思能力,關注課堂細節。

教師是否願意花時間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是教師是否具有專業素養的標誌之一。而會不會反思,對青年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問題。多讀書,在讀書過程中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應該及時地記錄下來。對教師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學”的方式化解教學中發生的教學事件,這是判別教師專業化程度的一個標誌。在反思的過程中,我們的教育智慧也隨之不斷增長。因此,我們要逼迫自己勤於閱讀和思考,為了更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學。閱讀教育書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更加關注課堂的細節。

當前,影響體育教師發展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外部因素,如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學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體育教師自身因素,如自我發展需要、教學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師自身因素在教師專業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從專業發展角度看,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在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反思才能完成。教育學者杜威這樣說過:“教師應當對實踐進行反思,將教學看作是一種反思性的學術實踐,通過反思實踐來改進教學,做‘反思型實踐者’”。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形象,就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的行為表現,主動反思,做“反思型實踐者”,逐步推進自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