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讀書筆記

另外一個寫得比較詳細的人是玲子,算是半個陽光人物。因為從玲子的前半段人生經歷可以看到她或多或少的也有一定的心理障礙,但後半段的玲子,卻是陽光明媚的,閃耀著智慧的可愛。前半段的玲子過於注重人們心裡對她的形象,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稍微的一點挫折就能擊倒這個原本聰明的孩子。而住在調理院的日子裡,目睹過形形式式的心理障礙者,才明白自己的遭遇自己的創傷原來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那裡,她學會了堅強和助人,並在這個過程里治好了自己的心病。玲子不幸而又幸運,她及時的甦醒過來,使自己以及後來並幫助渡邊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來。經過創傷的磨練,玲子身上散發著一股真正成熟,真正坦然於世的風韻,這時的玲子才是真正的可敬可親的。

渡邊是裡頭的主人公,是個很茫然的普通人,普通得估計在我們身邊能一抓一大把,不過也正好有了典型的意義。渡邊心不願隨波而去,可卻身如遊魂,沾上誰就依附上去,但貌合神離,弄得哪裡都不是歸宿。如果不是碰上了綠子,估計這個年輕人還這么一直茫然漂流下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將要怎么樣,更不知道自己這么做是為了什麼。村上對這個年輕人的情感描寫和心理成長的描寫得詳細而又讓人不覺突兀,甚至對於他其實愛的不是直子,留戀直子的根源只是那種很直接而又強烈的“性感覺”給他的深刻記憶,也分析得清清楚楚。書裡頭描寫的社會是亂糟糟的一團,就象我們今天的社會,人們茫然麻木,象一群螞蟻忙碌而又機械的生活,沒什麼精神信仰,也沒什麼生活目標。在這樣的環境下,清醒而又想作出反抗的人大都是痛苦的,除非你有象綠子對待生活的那種心態。渡邊也沒有,他的人生閱歷並不能讓他有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和那種不羈的灑脫的生活態度,而且,在他身邊發生的事情也實在難以讓人樂觀豁達起來,所以他依舊的彷徨迷惑,甚至消極低沉,整天讓生與死的哲學在自己內心交戰,以至也把自己弄得神經兮兮的。但渡邊是幸運的,他碰上了綠子和智者般的玲子,一個教他認識生活和認識自己,一個教他斷絕過去,重新好好的生活。不過,如果用書里折射的宿命論來解釋的話,渡邊也會遲早有醒悟的一天,因為他距離醒悟,只差一張紙那么遠。綠子和玲子的出現,只是加快他捅破那張紙。

在這裡面,讀者既能看到一個活生生的心裡無比糾結的直子,並且有一個十分開放活潑而堅韌的綠子,一個聰明而自居的永澤等等人物,而我,這個第一人稱的存在,更是能把讀者深深的吸引到故事中,使得每個讀者都能間接或者直接的代替主人公渡邊君的存在,獨立的存在這個村上的故事中,與這些性格迥異的人們互相補充,互相聯繫,實在對於讀者而言是一件十分有幸的事情。

生活要的其實只是個態度,既然我們沒有緣故地獲得生命,便要珍惜它並且讓它精彩豐富。太多人執著於追求它的來與去,反而讓自己沉溺於迷茫,而生里其實包含了太多,我們不止要去接受美好,更好深刻地學會包容醜惡而不是諷刺與詆毀,如果揭斯底里地一味追逐未知,最終就會想村上的字里的那些亡魂一樣,抱著問好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