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本篤》讀書筆記

由品德之門進入聖殿,然後將靜默和默想鋪於地面. 地面之上我們可以搭建起聆聽天主的能力. 第三步誠實面對自己時, 我們爬上了謙遜之梯、來到頂端. 這裡就是庇護之所,聖本篤認為在這個地方可以無恐無懼、全心愛主. 從他對團體的觀點, 他是如何讓全心愛主成為可能的.

一、 【你歸類到那個團體】

人們輕易的稱自己屬於某某團體, 是這個時代獨特的現象.

人們總是先看到自己, 覺得自己最重要, 仿佛【我】是獨立的個體, 只以特定的方式與他人連結. 於是, 我們這些獨立自主的個體精挑細選, 只加入少數幾種特定的組織, 像是運動俱樂部等等. 除了這些, 大部分人選擇只在家庭、朋友和同事等小圈子裡打轉加入大團體的人則越來越少.

我們面臨著一個【我就是聖殿】的險境.

聖本篤提了什麼建議,協助人們脫離【我就是聖殿】這條走不通的死巷,以及如何建立一個四通八達的,真正的團體.

二、 【僕人也要學習如何在團體裡生活】

尋求聖殿的這股趨勢,不僅存在於追求屬靈生命的心靈中,也存在於使用電子儀器的人心中。

在最近一次與佛法道場的比丘們的對話中,我們提到了團體的共同生活.道場主持說,有為數可觀的人來找他,希望能夠獨居;他們並不想和其他比丘同住,只想立即展開獨居生活。他向這些人指出,佛陀有許多關於群體生活以及如何與人共處的領悟;聖本篤本身也對隱居生活有類似的熱誠;他在學生時期離開羅馬,到山區的一座山洞裡隱居,追尋天主。雖然會規允許修士們過著隱居般的獨居生活,卻針對那些【曾在修院裡受了長期訓練,以超越修道生活的初步熱忱的人,聖本篤似乎從自己年輕時的過錯中學到了教訓,當我們努力的想達成純淨心靈這個偉大的隱修目標時與其它人的互動可以幫助我們學到更多關於自己的事。唯有當我們學到這些事情,才可以只靠天主恩寵的祝佑,便能單人匹馬的攻打肉情和惡念】。

聖本篤的誓願是尋求與他人共居,所謂的隱修生活,則包含【共有】和【獨身】。

聖本篤的團體生活必須承諾【服從】【保持恆心】【與他人共居】---亦即對隱修團體的終生服從。

恆心愿----在於幫助修士【避免這山看那山、吃碗內、望碗外】的誘惑。聖本篤對從這一省吃到那一省,在不同的會院處做客三兩天的【瓢泊修士】極度不認同。

【聖本篤很清楚,一個人不一定要固守在一個穩定的地點,但一定要在一個穩定的團體中,才能培養精神生活。】

他對靈性的觀察以與他人互動為核心,這點在會規中也俯拾皆是。因為他知道這是洞察靈性時最困難的一部分。

在團體生活中被要求做不可能的事情時該如何回應、關於不準絕罰、關於不僅要對會父表個示聽命,弟兄間也能彼此服從,他規定如下--

【彼此爭先服從,不要只求自己的利益,但也該求別人的利益;彼此以純潔的手足之情相敬相愛;敬畏天主,真誠而謙遜的敬愛會父;愛基督於萬有之上。願他引領我們眾人,一齊到達永生】

和其他人單純的走在同一條路上,就是精神生活最重要的一環,而恆心愿也就是以一生參與一個特定團體的誓約。

有恆心的共同生活是關鍵的一步,那么和共居的人們交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了。交談對真正的團體來說有其必要性,即便聖本篤要求以靜默為生活背景;真誠深刻的交談依舊是靈性生活不可或缺的。聖本篤很嚴謹的看待無益的閒話,他更相當清楚有益言談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