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讀書筆記

一、達爾克羅茲的生平

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愛彌爾·雅克·達爾克羅茲(emile jaques—dalcroze1865—1950)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但他的國籍是瑞士。達爾克羅茲6歲開始學習彈鋼琴7歲曾寫過進行曲在維也納居住了十年。中學在日內瓦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曾應邀到北非接觸過阿拉伯音樂。1889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進入福雷作曲班並師從著名作曲家德里布。完成學業後回日內瓦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史、和聲、高級視唱練耳等課程也從事大量的音樂創作活動。他一生中創作了一千首左右的歌曲多部歌劇和鋼琴曲、小提琴協奏曲、室內樂等是一個多產作曲家。

1893年發表第一部歌曲集;1894年出版了視唱練耳教科書《實用音準練習》;19XX年出版由五個部分組成的《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1919年發表《節奏、音樂和教育》;1930年發表《體態律動、藝術和教育》等著作。

達爾克羅茲的整體教學方法既得到了廣泛的支持也受到了激烈的反對有些人難以接受他給傳統教育帶來的巨大衝擊。達爾克羅茲為此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並取得了勝利先在國外獲得承認最後瑞士政府也不得不承認。達爾克羅茲逝世後他的教育體系進一步得到發展為後來的音樂教育家樹立了典範也影響到奧爾夫教學法和柯達伊教學法的形成具有創新和先導的意義。

我認為達爾克羅茲的成功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首先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束縛了當時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必須更具人性化、科學化、理論化這時就出現了滋養新觀念、新方式的溫床;其次他同絕大多數音樂家作曲家一樣具有一定的音樂天賦並從小開始接觸學習音樂;再次他後天的努力、堅定的信念、勇於抗掙的性格等等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最后綜上所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請給我不成功的理由?另外這裡還給予我很大的啟示:人的發展與社會、家庭環境、後天努力的聯繫猶為密切。特別是親職教育既然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若能適時給孩子灌輸音樂知識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學習一些音樂技能提高孩子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這種啟蒙式的音樂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孩子往往可以在這過程中逐漸獲得一種特殊的能力這種能力甚至可以受用終生。

二、達爾克羅茲教育理論的形成

* 達爾克羅茲體系的最終確立經歷了三個階段。它開始於視唱練耳的教學改革後來是長時間的方法探索、構建“體態律動”的理論基礎最後以即興創作教學的引入為標誌確立了一個完整的、新的音樂教育體系。

* 把節奏作為教育中的一種特殊力量把人體的運動看作是節奏的外在表現。

* 律動教學是從音樂入手先讓學生去聆聽音樂引導學生通過身體運動去接觸到音樂的各個要素。

* ……強調即興創作是基礎音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全面培養音樂家素質的重要環節。

* 達爾克羅茲體系的實踐過程中第一個要素就是集中注意力……第二個要素是智力……第三個是敏感性……最後才是身體運動。

* 體態律動教學方法正是以其全部力量去填補了極端專業化音樂教育的一個空白。

達爾克羅茲長期的音樂教學實踐探索是達爾克羅茲體系形成的重要環節之一由此可見音樂教學實踐的必要性。沒有經過實踐的理論是空洞而蒼白無力的缺乏理論指導的教育實踐也是茫然而徒勞的。音樂教育須將二者結合起來以便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達爾克羅茲的基本觀點

*  音樂的本質在於對情感的反映。鏇律優美動聽(形式美)僅能給予人聽覺上的舒適感而優秀的音樂作品中所蘊涵的情感往往更容易感染人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從聽好聽的音樂提升為感受音樂的美。

*  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喚起人的音樂才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應能力進而獲得體驗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這裡強調了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奏運動的重要性是喚起、培養、獲得其它音樂能力的基礎和先決條件。

*  音樂教育既不是單純的技術練習更不應該是脫離音響的理論知識和規律的傳授它首先應該是對音響運動和情感的體驗。

在我看來“單純的技術練習” “脫離音響的理論知識和規律的傳授”都是現今音樂教育普遍存在的現象。如:許多學習樂器的學生只是一門心思苦練於技術對相關的音樂理論知識從不問津甚至有些對音樂的情感體驗也是渾然不知的;而學習理論的就常出現後一種情況。所幸的是有很多人已意識到此類問題的嚴重性並在不斷努力改進、完善。

*……把音樂當作一種“人性化的力量”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