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理教師讀書筆記

有關心理教師讀書筆記(一)

《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讀書筆記

一、心理衛生與心理健康

健康應當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三方面的完滿狀態。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這種不健康的心理依據心理功能的受阻程度,一般可以分為心理問題,心理障礙與心理疾病三個層次。

二、教書的社會角色與心理素質

教書的職業角色應為以下六個方面:人類文化的傳遞者;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班級活動的領導者;學生家長的代理人;學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教師在人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起重要的橋樑作用。但是作為現代教師應該做學生的指導者,而不只是灌輸者。教師的主要任務應該是促進學生智力和創造力的發展,掌握學習的方法。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也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只是比教書更重要的任務。從人的社會化角度來看,人的思想道德的社會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做學生靈魂的塑造者工作。

班集體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單位和基本形式,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學生在校期間,教師就成了家長的代理人,教師一定要有較強的責任感和義務感。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要從各方面去關心和照顧他們,要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可信賴的人。

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還應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衛生問題。要為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與幫助,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有關心理口健康和心理衛生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輔導員。

教師心理不健康狀況對學生間接地產生一些消極影響,教師職業適應性差,導致教師不願與學生接觸,在與學生接觸中,缺乏積極體驗。工作中自我效能感較差。自信心不足,不能形成堅定的教育信念,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缺乏長遠打算,得過且過,這樣怎能教好書育好人。

教師因各種認識偏差,而造成的態度偏差,導致在對學生的教育上缺乏公正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主要表現為情緒急躁,反應過敏、容易衝動,不善控制直接會造成學生心理障礙。教師人格缺陷與人際關係緊張,表現為與周圍的人經常發生矛盾衝突,對領導不能理解支持,密切配合,對同事不能和睦相處、協作共事。對學生不能關心愛護、尊重理解經常表現成為我獨尊,自我中心,主觀、偏狹、多疑、懦弱等等不良性格。

教師心理不健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教師不健康的心態可直接導致學生的心理戰該,喜怒無常的情緒狀態和暴躁乖厭的性格,常常成為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自接原因。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會影響正常的師生關係,常常有老師把學生害怕自己當做自己的本事,這樣常常會導致學生反感討厭。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

壓力的來源有外部壓力和內部壓力兩類。外部壓力主要來自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的突然改變,人際交往中的矛盾衝突和各種意外打擊與挫折、失業下崗、親友生病,受到不公正的對待、受到侮辱等。內部壓力主要來自過高的自我期待,過強的心理衝突和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等。如給自己定了不切實際的理想目標。過強的責任感進取心,追求完美的理想主義傾向。因教師職業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的不一致而導致的認知衝突與動機衝突,因人格缺陷或自我調節能力偏低導致的焦慮傾向、抑鬱傾向。

從主觀上看,挫折帶給人們的心理感受大都是一消極的、不愉快的體驗一些重大的挫折常會使人感到極大的痛苦,產生許多的煩惱,使人煩躁不安,苦悶異常,痛苦異常,痛不欲生,因此人們都認為挫折是一件壞事,都已能夠避免挫折為人生的最大願望。如逢凶化吉、苦盡甘來等。

從客觀上看,心理壓力和心理挫折對一個人來說,可能有消極的影響,也有可能產生積極的作用。我們對待挫折的態度,應該是不能逃避,二要充分加以利用,使之成為完善自我的一種鍛鍊機會。在個體成長的過程中,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不斷的適應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堅韌不拔、堅持不懈;

2、及時調整、學會放棄;

3、靈活應變、另闢蹊徑;

4、發憤圖強、不斷升華。

三、教師的合理認知與心理健康

我們看錯了世界,反說世界欺騙了我們。——泰戈爾

認識活動是心理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礎,合理的認知則是心理健康的基礎。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

教育觀念是人們對教育基本問題的系統認識或看法,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決定著他的教育態度和行為。教師正確的教育觀念做到三個尊重,即一是尊重學生的人格,二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三是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四、教師的世界觀與心理健康

世界觀是由認識、觀點、即、信念和理想勾成。苦與樂是相對的,痛苦與快樂都是對生活的一種感受,快樂靠自己。

五、教師的情感與心理健康

問世間情為何物?

情感不是憑空產生的,情感與認知、需要有直接的關係。情感是指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及其相應的行為反應。

教書育人樂在其中,教師積極情感的培養。

積極情感: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愛;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對高尚道德的崇善;能保持積極樂觀、相對穩定的情緒。

把握情緒的閘門,教師消極情感的自我調控。

做到:“知足常樂”;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心理換位;轉移認知對象;合理宣洩;升華調控;自我安慰;一笑了之;快樂作業。

六、教師的性格與心理健康

性格是指人的品質、骨氣、行為模式、道德力量等。性格是穩定的,但不是一成不變。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有影響作用。對人際交往也有作用,俗話說:己所不欲,無施於人。對個人的發展也有作用。

七、教師的學生觀與教學心理衛生

在人際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變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態度,會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對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一個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手勢或表情,都會使他們受到鼓舞,增加勇氣。

有關心理教師讀書筆記(二)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讀書筆記

教學中的困惑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個是所教授的學科知識殘缺不全,第二個是學生的複雜和對他們認識有一定的難度,第三個是教師對自我的認識。

教師只有在認識自我的情況下才能會對學生的心靈進行認識。可是,在教學中,我們往往關注於具體的學科知識和教學技巧,而忽視自己的內心世界。外界對教師的培養和培訓也是更多地關注外在的物質條件和教學技巧,而鮮有涉及教師的內心世界。或許這是一個太不容易把握的領域,與其在這些看不到搞不清的抽象物質上浪費時間,倒不如做些實實在在的工作,那樣對教學效果的提高將會起到顯著的效果。對外界的要求不不奢望太多,因為在其他一切還不成熟的情況下談這個話題,我也覺得有些不現實和奢侈。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渴望這樣做,也一直有著這樣的努力。只是因為,我關注的內心世界是如此狹隘有如此模糊,每次剛剛走進卻再也不能深入,我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每次都是淺嘗則止,在一次次的追問中停滯不前。更何況,怎么把關注自己的內心與教學聯繫起來,對我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依據作者的說法,通過把握智慧型的、情感的、精神的三種通道的整體性,同時結合教育生活,可以幫助教師把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統一為一副完整的畫面。希望通過以後的閱讀,我能把教學和自己的內心融為一起,不僅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更成為一個完整的個人。

第一章 教師的心靈——教學中的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

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我完整。

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心靈才能整合職能、情感、精神和意志所在。教學不可能因為技術層面的改進而取得成功,如果那樣,成功的教學就可以複製,也就不會存在這么多的問題。最關鍵的是我們要找到屬於我們的那種教學方式,與我們自身的氣質相契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心靈自由的狀態下實現良好的教學。因此,目前最為重要的就是走進我們自己的心靈,實現自我的對話。然而,這些是需要勇氣的。教師是個人生活與公共生活的結合,當我們試圖打開自己的心靈,與學科、學生進行對話時,我們可能會遭受傷害。為了避免傷害的發生,有些人選擇了自我保護。把自己的個性、心靈與教學生活相分離,在面臨危險時,我們進行著本能的自我保護。實際上,這種分離使我們漠視自己的內心世界,讓我們永遠也不可能在教學與內心中尋求統一,我們也將不會在教學中實現自我的完整,封閉不利於我們自身的發展。

重新審視當初引導我們走向教學的交匯點能幫助我們找到優秀教師的本源。實際上,就我個人來說,與其說是我自覺地走向教師這樣一條道路,倒不如說是在外界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促使我做出這樣的一種選擇。不過,相對於認為一種經歷使然,我寧願相信這是我自身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對於作者所說的兩點:與啟發、引領我們心靈的導師相遇,與選擇了我們的學科相遇。我也有這切身的體驗和感受。在上大學之前,我認為自己從來沒有遇到過自己喜歡的語文老師,他們沒有激起我的語文的興趣和渴望。直到我讀大學時,才有幸遇到這樣的老師。雖然他們並不記得講台下邊的這樣一個我,但將會對我的一生產生影響。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兩個女教師,其中的一個我選修她開的《王國維與人間詞話》,另一個則是旁聽過她對陶淵明《飲酒其五》的解讀。我已經不太記得他們所講課的具體內容了,但她們講課時流露出來的那種氣質將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講《人間詞話》的老師很自我,聽她講課,我的面前不是一個個獨立的詩人形象,而是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他們的喜怒哀樂我伸手可及。或許她的解讀不那么權威,在學術上也沒有什麼獨有的價值。但這是一種將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的詮釋,是在詩詞中不斷驗證並反省著自己的生命。對於台下的我們,她似乎不承擔什麼樣的負擔,也沒有什麼樣的責任。她完全是一種自我的闡釋和陶醉,在一學期的學習中,我也和她一起完成了對以往生活的回首。可是,她的境界終究不大,她太關注與自己的世界了,以至於我都不敢走近她,怕打擾了屬於她自己的清淨和領域。而且,從她的言行中我能明顯地感受到那種看似灑脫的背後留有某種不捨,某種遺憾,她終究不能達到人生更高的境界。但這些絲毫影響不了她課堂的魅力。我想她是將自己個人的生活融入教學,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課堂。她的心是對教學打開的。

人性化的職業概念“是你深層愉悅與外部世界深層渴望之間相遇交融的聖地”(比克納)。傾聽自己的聲音:獨處靜思,沉思默讀,野外散步,堅持讀報刊,找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學會“自言自語”。

第二章 一種恐懼文化——教育和分離的生活

一系列對多元性的恐懼,當不同的真相相遇時,對衝突的恐懼,恐懼不斷失去自身認同。恐懼本身並不可怕,我們要在恐懼中學習和成長。

那些在課堂上看上去沉默和憂鬱的學生,內心充滿了恐懼。教師體諒學生的恐懼從而學會傾心教學。為什麼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態會有那么多困難,是因為教師內心充滿恐懼。面對學生時,我們會看到一些我們不願看到的存在於自己內心的一些東西,學生讓我們看清我們到底是什麼樣和我們到底怎么樣。我們害怕來自學生的評判。這個時候,教師所要做的不是逃避和走開,而是負有責任地跨過去,不僅因為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我的幫助,而且我也需要學生的洞察力與活力來幫助我更新自己的生命。

我認為,恐懼也意味著責任。當我們害怕面對學生時,是因為我們擔心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到應有的素質,是因為我們對教學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正是有了這樣的恐懼,才促使我們不斷努力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爭取不浪費學生寶貴的時間。在本科時,我讀的是綜合性大學,而非師範類院校。所以,學校對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學的技巧等方面不重視,就我個人而言,對這類知識也是極為輕視。因為我相信,思想決定一切,視野決定寬度,境界決定高度。只有低級階段才會重視所謂的教學技能,高級階段是對此不以為然的。再加上受高中語文課的影響,認為語文教學工作是一件極為簡單的事,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精力。所以,當時認為,當語文老師有什麼難的,教學有什麼難的,還值得費這么大的功夫。現在回頭看來,才發現自己是多么幼稚。而且隨著接觸的教學方面的內容的增加,才更加明白這是多么大的學問。而自己也越來越懷有恐懼之心了,總覺得這樣做不利於學生的發展,那樣教對他們的學習作用不大。正是這種恐懼心,讓我不斷思考,怎樣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教學方式。當然,應該坦然面對恐懼,不然,終日陷入其中,也不利於教師個體的自我成長。

第三章 潛藏的整體——教與學的悖論

“為了更正我們對教學技術的過分重視,我強調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我完整。為了糾正我們對於客觀知識的痴迷,我強調主觀契合。為了糾正我們對智力過多的關注,我重視情感對於禁錮或解放思想的重要性。”當一個人是健康、完整的,他的頭腦和心靈就是一個整體,而不是非此即彼,互相分離,在教學中尊重這種對立和統一可以促使我們更完整。

理解自身的獨特性,找到新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在遭遇困難與挫折時就放棄。只有堅持自己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保持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

“當我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我意識到有六種我想融入到教與學的空間中去的悖論張力:1 這個空間應該既是有界限的又是開放的。2 這個空間應該既令人愉快又有緊張的氣氛。3 這個空間應該既鼓勵個人表達意見,也歡迎團體的意見。4 這個空間應該既尊重學生們瑣碎的“小故事”,也重視關乎傳統與原則的“大故事”。5 這個空間應該支持獨處並用集體的智慧做充分的支撐。6 這個空間應該是沉默和爭論並存的。”這簡單的六句話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就難了。這需要教師不僅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要有教學的智慧。界限幫助我們鎖定教學目標,沒有目標的教學只能讓課堂背離原先的方向,最終不知走向何處,開放則讓學生髮散思維;不必拘泥於一時一地,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形成。愉快的氣氛可以讓我們自然地融入到教學當中,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緊張的氣氛則讓每個學生不停地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這樣他們的腦子才會被充分調動。中國人的合作一直被世界詬病,大家習慣了獨自作戰,而不是從集體中汲取力量。我想這種思想跟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只要做好自己的就好了,何必管其他人,他們做的再好也不過是他們的。這種想法讓我們不注重甚至忽視他人的想法,只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停地打轉,最終只能是憑一己之力來做事。而但凡有大成就者,無不藉助集體的力量。由此說來,在團體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同時注重表達自己的思想,將對我們以後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再說小故事和大故事,看中國學生的作文,經常會看到一些大故事,那是因為只有這樣才會被認為境界高,眼光高,具備寬闊的胸懷。如果這些真是出自學生的感受,倒也無可厚非。令人恐怖的是,更多的時候學生是為大故事而大故事,在作文中毫無自己的感受,只是用一些所謂的大故事作為堆積的材料。而關涉到學生情感的更多的時候是一些生活瑣事,重視小故事也就意味著重視學生個體的體驗。獨處是一種境界,在獨處中我們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在集體中我們則更容易聽到他人的聲音。只有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實現完美的轉換,我們才能既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又能融入社會。沉默是一種有意的選擇,我們可以在沉默中思考,爭論也是一種交流,這樣有利於我們家更加完善自己的觀點。

第四章 認知於共同體中——為偉大事物魅力所凝聚

教學就是要開創一個實踐真正的共同體的空間。在真正的共同體中,認知、教學和學的過程看起來不太像通用汽車的生產線,更像一個市民大會,不太像一個官僚機構,更像一個熱鬧的市集。

在共同體中,真理不是通過教師來傳達,而是需要每個人都以客體的身份加入,當初我們必須要遵守它的規則、標準和程式。處於中間的主體就是真理,我們要探求的對象。我們每一個客體以它為中心,圍坐在它的周圍,懷有激情和原則和它進行對話,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實現了內在生命的對話。然而,在現實中,因為認識的偏頗,在教學中表現出不合理的舉動。我們往往認為真理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教師的任務就是儘量避免帶有主觀的因素去認識它,在整個過程中努力保持它的客觀性並將這一真理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認識的錯位導致我們整個教學理念的錯位。教師應該擺正真理、教師、學生之間的關係,要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中間的傳授帶,而是要向學生展示真理,並講述與真理交流的規則。這樣,每個人都可以直面真理。在共同體中,重要的不是我們之間的互動,而是我們與主體的互動。這個共同體要向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以偉大的事物為主體。

在這個共同體中,如果我們達到最高境界,表現出色。是因為偉大事物的魅力誘發出我們的美德,賦予教育共同體最佳、最優的狀態。我們邀請多元化進入我們的共同體中,是因為偉大事物各式各樣的奧秘需要多元的觀點;我們歡迎創見性的論證,是因為我們有必要通過論爭來糾正我們對偉大事物的偏見;我們奉行誠實,是因為對我們親眼看到的事物說謊就等於出賣了偉大事物的真理;我們體驗謙卑,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偉大的事物,謙卑是我們唯一應有的態度。我們透過教育成為自由的人,是因為只有被偉大的事物的魅力吸引才能戰勝任何形式上的暴君。當然,事情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偏離它的軌道,因為錯誤的意見,我們會偏離偉大事物以致把它丟棄。而為了防止這一趨勢,我們要做的就是培養一種神聖感,對偉大的事物懷有崇敬之心,懷有崇敬之心我們才能在教育的領域有著不斷的驚喜,能讓我們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一切。

第五章 教學與共同體中——以主題為中心的教育

真正的共同體,既不是以教師為中心,也不是以學生為中心,而是把一件偉大的事物作為我們專注的焦點。在課程標準中,我們有一種完美的說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也就是說一切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作用在於積極的引導。但是,以目前教育的現狀來看,則兩句話不是輕易做到的。之前,講台就是老師的舞台,學生的任務就是認真聽講,做筆記,沒有必要對教師的內容進行思考也不用去懷疑,記住就行了,這些能幫助我們取得一個好成績。新課改以來,發現這種方法不行,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他們置於一種可有可無的境地。於是,轉而提出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說法。可能是因為矯枉過正吧,一些教師害怕被冠於忽視學生的帽子,轉而在課堂上讓學生大力表現。看現在的課堂,那就一個豐富多彩,教師的幻燈片製作的美輪美奐,學生學習的方式必然離不開自主合作探究,可有誰知道熱熱鬧鬧的背後學生到底學到了什麼。一線教師困惑,研究人員也困惑,未來的教師們更不知如何去應對。當我看到以偉大的事物作為教學的中心時,眼前不禁一亮,這種方法不錯。只要在教學中找到一個合適的點,並將這個值得討論的偉大事物放於我們討論的中心,那么我們就不會偏離這樣一個方向,這樣就不用為學生、教師的地位而糾纏不清了。可以說,這一點讓我有撥雲見霧的感覺。

第六章 學習與共同體中——共事切磋

曾經有一個老師告訴我,關上門後這裡就是你的舞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自由地教學。這對於體制比較死板的教學模式來說,確實是一次勇敢的嘗試。同時,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教學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活動。尤其是對於語文教學來說,這裡沒有現成的模式,也不需要固定化的教學,語文本來就是彈性很大的教學,固化的思路與思維是對語文乃至文學的一種褻瀆。回想80年代的教學,因為大家都有統一的標準,更側重於知識的傳授,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會保持統一的步伐。如今,語文教學更注重其人文性,注重能力的培養,雖說這種思路為語文教學提供各種可能,卻又因為教師素質的不同出現各種混亂的局面。以至於很多語文教師都不知道怎樣教學了。這種貌似開放的環境其實蘊含著某種危機,語文教育到底該教些什麼?一千個語文教師在尋找著一千種的答案。

這需要教育研究者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每一個一線教師的努力。我們要做的就是走出課堂,聽聽其他教師在講些什麼,有什麼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的。這種方法對新教師來說比較常見,而對於老教師則有些做的不到位了。有些學校強制教師去聽其他教師的課並給出一定的評價,動機無可厚非,希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成長。可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並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曾經我看到一個學校採用了這種模式,幾個教師在聽完一個教師講完後,都根據一個據說很科學的表格給出評價並提出意見。我大致翻了一下他們的建議,很多人只寫了一句話,希望教師的互動面要廣,不能只局限於幾個活躍的學生。誠然,這個意見很中肯,對於講課教師來說確實需要改進,但這只是就技術層面爾雅你,況且對於每個聽課的教師來說,他們沒有學到多少有用的知識。具體的細微的過程被幾個大的方面一掩而過,沒有被深入細緻的挖掘,這樣造成的後果則是流於形式,讓老師們疲於應付。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找到一個教師交流的方法。

任何行業的成長都依賴於它的參與者分享經驗和進行誠實的對話。在這本書中,作者同樣給我們提出一個共同體的概念,希望教師能在這個範圍內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和合作。在本章中,作者探究了兩個能生成優質教學和促進源自教師的自身認同進行優質教學的適當話題:在教與學過程中的關鍵時刻,以及能豐富我們教學自我感的隱喻和影像。在談論關鍵時刻時,每個教師都只要求對自己的親身經歷做細緻的描述,而不要對其他教師的做法進行評價。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聆聽別人的故事來進行自我反思,從他人的談話走進自己的內心領域。作者用一個句子“當我教得最好的時候,我就像——”,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並不到位,對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也並不能充分地知道。它暗藏於我們的潛意識中,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努力才能發現它的本質。而隱喻能幫助我們找到我們教學的特徵並針對現狀作出一些有意識的改變。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果想要達到理想的狀態,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則,只有這樣,共同體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其中,在第一條中,最重要的是要安靜地聽別人講話,而不是給出一些忠告。人類的心靈不想要被別人“解決”,它只是想要被別人看到和被人聽到。給別人忠告,並不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他們避免談論這些問題來保護自己的陣地,沒有人想在別人的忠告面前顯示出弱勢。如果我們確實有需要被討論的問題,並想從問題中的得出答案。那就把這個問題作為焦點問題讓大家來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針對的是這個問題而不是某個人本身。這樣,教師就能排除一切外來的因素,直達問題本身。在這個共同體中,我們既接受了別人也接受了自己。

第七章 不再分離——心懷希望教學

這一章講述了教育改革的問題。每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並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對教育變革有著激動人心的構想。然而,在強大的制度和現實面前,他們的想法顯得幼稚、可笑,最終只能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選擇絕望地沉默。這裡,作者用曲線救國的方式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最初的變革源自我們內心的感受:在內心我們感到有件事非乾不可,但外部的反應卻截然不同。這種極端的分裂讓我們痛苦不已,並促使我們做出相應的改變以達到身心的統一和保持自身的完整。但我們要明白,雖然這種要求改革的動機是如此強烈,可是它也同樣的脆弱,如果在它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就讓它面臨風雨,那么它很可能將無法生存。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它發展壯大。而第一步就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可以從他們那裡得到肯定,也可以讓改革的願望形成具體的語言。關鍵是,我們要走出第一步,同別人交流,讓別人了解你的想法,當然這其中會冒有不被別人接受的危險。但是,當我們以這種可見的方式表明我們的價值時,我們有時會對這種結盟的方式感到吃驚。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在這裡我們會遇到不同的聲音,會有更大的阻力。但是這同時也是檢視我們改革的一種手段,在挑戰面前我們不斷檢驗和修正自己的價值。而且,在具體的面向大眾的過程中,情況有時會超出我們的預想,一些不確定的因素把它引向不可知的領域。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完善修正自己改革的思想並努力使運動朝著我們的方向走。這樣,改革會在不知不覺中緩慢發展,我們在對現實的調整中實現自己的改革。而當我們把這些變化制度化時,他們就會形成一個穩定的世界。下一輪的改革就在對這些觀念的挑戰中不斷發展…

在改革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獲取了精神的獎勵。在第一階段,我們超越自我,不再為自我的分離而痛苦,在第二階段,我們在志同道合的人們之間獲得了聯繫和支持。第三階段,我們走入公共生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意義。第四個階段,能夠按本真生活是對我們最大的獎賞。心靈的自由就是我們的自由!

回頭看這些改革的步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模式。但是仔細想來,這些並不符合中國國情。在中國,但凡改革,大都是自上而下的,很少能有從下自發地發起運動。而這就決定了改革成為少數人的舞台,而跟大多數無關。究其原因,是跟中國的傳統和制度有關,一線教師似乎沒有這樣的使命感,總覺得這是一件無關自己的事情,而上層的決策者也養成了獨言的習慣,太大的責任心讓他們太過關注自身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這就形成了中國教育改革的現狀。

1500字變形記讀書筆記:冷漠的人間
珍珠鳥1500字讀書筆記
關於國小生寒假讀書筆記:讀《杯子邊的學問》有感
《湘行散記》讀書筆記
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篇
老子《道德經》讀書筆記
《看見》讀書筆記800字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700字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800字
《伊索寓言》800字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