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讀書筆記4篇

在學校的書櫃裡,《寫在新教育的邊上》這本書吸引了我,吸引我的是“新教育”這個提法,什麼是新教育?難道又有了什麼新的教育思想?為了不使自己落後,再加上作者也姓“朱”,所以毅然決定看這本書。這本書是作者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自己的工作情況,好象在向他的父親匯報自己的工作,以慰他的父親再天之靈。讀完這本書後我對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由得讓我佩服。

1、一個和父親有著相同追求的孝子

其實作者是一個大孝子,並不是因為他不能天天服侍在父親周圍而不孝,作者在第一輯《父親,一路走好》中,記錄了作者作為兒子“忠孝不能兩全”的苦痛,記錄著作者對父親的一種紀念與哀思。第一輯看似與“新教育”沒有太大的關係,但讀完這一輯我才明白,他的父親也是國小教師,是特殊學校的書記,對教育的追求是他們兩代人的追求。父親對教育的追求影響著作者,也成了作者對教育的追求的動力,因此,敬業地工作,在教育事業上做翻成績成了作者對父親的最大的匯報,同時也是作者的父親最想看到的,他在走他父親未走完的路。

2、一位靜下心來潛心做教育的智者

第二輯《春天的約會》從“新教育初進京”寫到“明年兩會再相見”,記錄下的是兩會期間,作為市長和兩會委員的他在開會之餘為新教育而進行的奔走與呼喊。在中國眾多的市長中,朱永新是學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他在全國兩會上的提案大多都得到了通過,例全面推進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和義務教育經費的財政分擔機制的政策,教科書循環使用等,他還提倡建立國家閱讀節,在高中要取消文理分科等提案,雖然沒有被通過,但是他決心一定要將“閱讀進行到底”。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一個市長,小可以很小,大可以很大,可以影響全天下,希望能做到好的極致,成為人民心中的好市長,也希望能夠借兩會的機會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多么感人的話語,他的形象給了我們教師和百姓以希望,有了這樣靜下心來潛心做教育的智者,我們的教育希望會越大。

3、一位身兼數職的大忙人

作者擔任江蘇省蘇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政協全國常委,作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他卻這么忘我地做教育,值得敬佩。書中作者的隨筆大多都是寫於臨晨,特別是第三輯《尋找教育的風景》記錄的是作者的日本、北歐之行,在本書的《自序》中,作者就這樣寫道:“其實,我出國訪問遠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么輕鬆,這些文基本上是在公務之餘的深夜或者清晨完成的,在國外我每天從來沒有6個小時以上的睡眠。”讀著這樣的文,怎能不讓人感動?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在童話的故鄉尋找教育的詩意。”在這裡,我讀到的是他在考察之餘對教育、對文化的思考,他對新教育這種執著的工作熱情時時感動著我。

4、一位眾多教育者追夢的嚮導

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教育就應該像生命中的綠洲,給心靈孤寂的人以電光火石般的溫暖,讓迷途的雙腿載欣載奔,找到回家的路。教育,就是為了讓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讓人不斷地走向崇高。” 作者就是一位眾多教育者追夢的嚮導,他為一些迷茫的教師指引著前進的道路。作者在第四輯《教育,永不缺席的話題》中用大量的筆墨向我們講述了在新教育實驗中成長起來的一批批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跡,奚亞英校長、紅袖、蘇靜……一個個熟悉或不太熟悉的名映入我的視野,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撞擊著我的心靈,看了這本書後,我更多的思考是如何像此書中的才女蘇靜老師學習,那就是先做一個愛讀書的人,一個愛思考的人,一個愛崗敬業的人。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心中時刻想著新教育的理念,只要我們的心中有“愛”,就會用理解和寬容來真正關愛我們的孩子。我願隨作者“一起追夢”,做一名熱愛教育的追隨者。

讀教育名著,讓我們走近名人 。離名人越近,我們的教育理念越新。 讓我們也做一個不跪著教書的勇者,做一位一路向前不知疲倦的教育追夢人。

《教育的理想與信念》讀書筆記
教育的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閱讀完肖川教授撰寫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這本書後,使我對“教育就是服務”的觀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書中寫到:“《學記》有云:‘能為師然後能為才,能為長然後能為君。’由於這種文化邏輯,教育只不過是師之恩惠、師之恩蔭,學生只有對教師崇拜,敬仰的份,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師為其服務。今天,人們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費”的概念。顯然,消費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眾。作者認為,教育成為第三產業的一員,並非教育尊嚴的失落,而不過是培養、造就能夠 “建國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為“使每一個人成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認識到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應該擺出“居高臨下” “師道尊嚴”之態,而要牢固樹立“教育就是服務”的觀念,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向他們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賦,不同氣質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都能得到他們相應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捧讀《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沒有“誤盡蒼生”的負罪感,沒有“走進死胡同”的沉重感,也沒有被駁得一無是處無所適從的惶惑。肖川博士是一個可敬的建設者,而不只是一個睿智的批評家。遊歷他教育思想的家園,在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同時,常能得到“原來可以這樣做”的啟迪。憑著對國內外教育的廣泛研究,憑著對教育使命的深刻認識,憑著對教育規律的準確把握,肖川博士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教育的美好藍圖:從這裡,我們可以讀到對教育傳統的尊重和揚棄,可以讀到對教育現狀的剖析和反思,可以讀到對域外教育的研究和借鑑。因為這是從教育現實的土壤上開出的理想之花,讀她的感覺才能這樣的親切。

在肖川博士的教育辭典里,沒有強制只有引導,沒有說教只有薰陶,沒有抱怨只有欣賞,這本書使我體會到在教育上我們不能忽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書中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過且過,心如死灰,這都是教育的大敵,而情感充沛,精神飽滿,潛心投入,心無旁騖,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則是學生獲得更充分發展的心理基礎和人格品質。”作為教師的我們,培養學生敏感的心靈、豐富的體驗、細膩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活動,更多的參與,更多的平等交往與對話,更多的美感薰陶,更多的與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賞,被人關愛的溫暖與幸福,這都是情感教育的現實途徑。

暢遊肖川博士教育理想的世界,感悟到的實在很多。我願成為一個執著的追夢人,一個快樂的追夢人,做一個“人性化”的,能夠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工作者。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摘錄《教育的使命與責任》
教育的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1、實事求事的品格是最為重要的。中國人的謙虛,實質上只是一種自我貶義,一種自虐,就如冬日裡街頭赤膊的乞丐一樣,靠作賤自我來討賞:這種“謙虛者”差不多都有一種潑皮無賴的稟性,一旦得勢,長期受到壓抑的惰性就會變態地表現出來,從受虐狂而變為虐待狂。

2、在我們社會中有一些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他們什麼都不缺,惟獨缺的就是文化創造力。他們卻影響甚至支配著社會的運轉,這也是我們落後和不發達的重要原因。

3、對於假冒偽劣產品我們都深惡痛絕,那么,對於一個徒有其表,浪得虛名的人,我們又將如何看待呢?

4、如果你說的都是別人說過的、你關注的問題都是別人關注過的,你沒有自己獨到的思想,不能給人以啟迪,不管你是誰,都不能贏得讀者。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人生也應如此。

6、西方官員因醜聞而落水,中國官員因落水而被揭醜聞。中國有“為尊者諱”的傳統,一個身居要職、身在高位的人,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總會有人去擺平、去遮掩。“當多行不義必自斃”的規律在他們身上兌現時,當他們成了一條“落水狗”、“一隻死老虎”時,他們報復不了別人了,人們也就不必懼怕他們了,知情者敢說真話,媒體也可以深度報導了。

7、怎樣才能做到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呢?不體罰學生、不辱罵學生、不大聲訓斥學生、不羞辱、嘲笑學生,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不隨意向家長告狀。……摩羅:體罰是人性中欺弱怕硬的陰暗面的又一表征。

8、有效教學:基於自主學習的觀念,有效教學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徵:學生非常明確學習的意義;有明確的學習主題和任務;對於教學過程學生有實質性的參與;新知識的學習是基於學生已有的經驗背景;將認知策略和學習策略作為學生髮展的一個重要的關注點。

9、教師並不是飛蛾撲火的烈士,教師本質上是有良知的生意人。

10、有成就的人,大概都是遇到過對他們的人生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教師吧,正如滕野之於魯迅,費米之於鮑利。杜威之於屈伯生,孔子之於顏回,蘇格拉底之於柏拉圖,徐特立之於毛澤東……

11、真正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起“為國育兒”的理想,努力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在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自己的孩子。……無論何時,要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你最重要的學生加以培養。……

12、我們國家有1400萬教師,至少有1000萬教師家庭。如果每個教師家庭都能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那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那也是我們教師這個群體對於民族的巨大貢獻。

13、在當今中國,教師作為一種職業,還不具有足夠的吸引力,諸如待遇不高、工作繁瑣、心理壓力大、勞動時間長等等,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14、憑經驗大體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不同的職業群體中,教師子女成才率是最高的。

15、對於子女的投資,是最有意義的投資。

16、一個良好的社會要有一批不怕死的學者敢於直言,而一個良好的社會卻能夠保證他們總也死不了。

17、儘管這個世界上的確還存在著無恥的騙子、勢利的小人和各種各樣的刑事犯罪分子,那是需要加強法紀建設來制裁、打擊、遏制和杜絕的。作為教育,我們需要的是弘揚人性光明的、正直的那一面,培植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信任、友愛與寬容。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摘抄《教育的十路口》
教育的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1、“理直氣壯、義正辭嚴”改為更好的方式——理直氣和,義正辭婉

2、沒有制度的保障,所有的改革都是脆弱、易變而且充滿風險的。

3、當每班學生數超過了30個人的時候,教師就從對個體的關注轉為對班級的控制。

4、其實任何一個人如果單獨負責5個孩子一天的生活起居,或者領他們到一個餐廳就餐,都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是教師工作的艱辛卻往往不能得到理解,得不到尊重。

5、人類感受到的最大快樂之一是迅速逃到無知中去追求新的知識。

6、寬闊的道路在哪裡:若要到達不曾擁有的快樂,就得走一條令你不快的路。/若要到達尚不具備的有知,就得走一條無知無識的路。若要到達不曾擁有的富有,/就得走一條一無所有的路。/若要成為不同於現在的你的你,/就得走一條不是現在的你的路。

7、只有健康的國家,才有健康的學校,才有健康的教師生活。

8、中國教育的病因主要在於管理體制極其滯後,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所以開出的治療藥方往往治不到根子上,於是我們談改革也往往喜歡向“思想”處談,向虛處談,結果就越說越玄虛,越談越烏有化,所有的疑難雜症都未解除,成績卻早已羅列出一大堆,很快大家都忙著彈冠相慶了。

9、教育需要動機比較高尚的參與者。卑下的動機,立竿見影的功利總是更有能量,教育都需要持久的關注與熱情,雖然收效微薄,卻讓人感覺到教育仍有希望。

10、所有的改變都是困難的,因此我們更樂於不改變,我們變得喜愛抱怨,冷漠,慣於推卸責任,慣於在行動之前就已經把行動看作毫無意義了。

11、生命化教育就是個性化、個人化教育,始終指向一個永無重複、永難窮盡的生命個體,始終以成全每一個健全和富有個性的人為自己最為根本的目的。

12、生命化教育始終相信人,始終相信生命的意義,始終相信教育能不斷戰勝愚昧、粗暴、狹隘、卑俗,走向光明、慈祥、遼闊、和諧,教育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終贏得解放。

13、有機會就做一些小事情:只要你不那么急切地期待著社會的進步,你能夠更多地認同你的處境,把自己的局限性作為結果來承受,你的心境就幾乎更有可能變得舒朗起來。

14、真理與正義重複宣講,絕非多餘。

15、學校有一批學識豐富,情感細膩,個性獨特,富有人文情懷和課堂創造力的教師。學校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失去夢想。學校什麼時候都像一個溫馨的家。

16、但是有一種同情沒有學校可進。聰明的人不知道腦袋鈍的人可憐;力氣大的人不知道沒有力氣的人不濟;體力強的人不知道病人的痛苦。恐怕強的只覺得弱的可笑而已。這都無關緊要,強的讓他們逞強好了。

17、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使教育成為真善美的烏托邦。愛使學校成為真實的人的學校。

18、同女人在一起生活是很難的。人們這么做,那是陌生感、同情心、肉慾、膽怯、虛榮逼出來的。只有深處才有一股溪流,它才稱得上愛情,這愛情是找不到的,它轉眼即逝。

19、教育是一件最值得做的事情。——黃克劍

20、葉瀾教授說我們的課堂教學常常被一隻無形的手所操縱,這隻手就是教案,教參和標準答案。

《走在教育的邊緣》讀書筆記
《教育的目的》讀書筆記
《教育的奇蹟》讀書筆記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
《幼稚園教育的50個細節》讀書筆記
《幼稚園規則教育的誤區與對策》讀書筆記
《走在教育的路上》讀書筆記
《教育的智慧與真情》讀書筆記
《諦聽教育的春天》讀書筆記
中學教師《教育的奇蹟》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