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讀書筆記4篇

高中地理教師讀書筆記(二)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XX.8,戴衛星,夏建龍;

“從有效性視角審視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

1、有效的提問應該引發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例如水循環教學中,就水循環的概念、類型提問,沒有思考的價值。如果變換切入的角度,可以是另一番景象(1)李白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地理科學的角度看正確嗎?(2)長江水參與的水循環是那一種?三峽大壩改變了水循環的那些環節?

重視學生的問題意識,激勵學生敢問、激發學生想問,指導學生會問。注意傾聽,將學生的問題轉化為學習資源。

2、觸摸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3、在乎沿途的風景和觀賞風景的心情。

如果把課堂教學比作一次旅行的話,終點是三維目標。教師是知識豐富、思維靈動且善於發現意外風景的導遊。讓你的團隊和你一起享受一次充滿激情和快樂、體驗和收穫的行程,並順利抵達三維的目的地。

如等高線地形圖學習時的尋寶遊戲,我軍攻擊線路選擇。

4、合作探究的問題具有適度的思維含量,是有效探究的關鍵。設定情境,在有趣的情景中思考討論問題事半功倍。如就世界的人種,僅就人種類型、分布、差異等現成知識,沒有探究的必要。必須對教材內容進行再度開發,比如提供世界不同種族傑出代表背景材料,討論種族優劣問題;提供人種與地理環境關係背景資料,探討人種與地理環境。

5、尋找失落的情感

對學生滿懷希望,相信人人都能成功,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幫助成功。

不僅教知識,更重視傳播人生理念。如關於環境問題的漫畫,幽默辛辣、形象生動、富有感情因素,讓學生去領會,感悟蘊含在其中的道理。(學習環境保護後可以就某一方面環境問題創作漫畫)

合理評價與善待學生的錯誤。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XX.8,劉倩;XX.8.7

“地理課堂中的留白策略”

時間上的留白:

1、 合理把握課堂節奏,在緊張的思維活動間隙給學生整理、領悟和鞏固的時間(做知識結構圖、畫原理圖、小製作)

2、 為學生展示真實的思維水平留白。聽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完。

內容上的留白

1、 不包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 在教材內容選取上大膽留白。

這本書共分為十四章,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張杏梅主編。涉及到地理課程基本理論、地理課程標準解讀、地理教學方法、地理課堂教學設計、地理課堂教學導入技能、地理課堂教學提問技能、地理課堂教學語言技能、地理課堂教學結束技能、地理教學課堂組織技能、地理課堂教學“三板”技能、地理教學媒體使用技能、地理說課技能、地理評課技能、地理教學科研技能等內容。

第十章第二節里這樣寫到:板圖、板畫也是地理教學語言,是地理教學常用的、突顯地理特色的教學手段,在地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認為板圖、板畫是地理教學中的圖像藝術,也是地理教學必須掌握的教學基本功。它較為形象直觀,在課堂上邊講邊繪,講繪結合,既密切配合教材內容,又能補充地圖冊、課本插圖等的不足。用板圖板畫教學,對充分利用45分鐘課堂教學時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理清教材知識體系,建立空間概念,解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加強學生的理解記憶,培養學生的智力、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對於我們年輕教師來說,在上課的過程中,習慣於利用課件進行講解,很多時候一些簡易的地理圖畫就直接呈現在課件中,無意識的就省略了在黑板上畫這些板圖板畫。通過這次讀書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了,雖然在課件上呈現地理板圖板畫比較直觀,但一般情況下都是一閃而過,很難給學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如果在講解的過程中,同時在黑板上畫一些簡易的地理板圖板畫,不僅直觀,而且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利於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因此在以後自己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我要更好的利用簡易地理教學板圖板畫的基本功,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通過讀書學習,我真正感覺到了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差距,決心今後認真學習地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簡易板圖板畫的畫法,並實施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彌補其他教學手段的不足,同時這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方式,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總之,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今後我將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板圖板畫的地理教學基本功,使自己在今後的教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高中地理教師讀書筆記(二)

走進高中新課改(地理教師必讀)》是由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由凌申教授擔任主編,國家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組成員、高校地理學科教材教法教授和高中地理新課程教科書的編寫者等眾多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的讀者群面向的是廣大高中地理教師和高等師範院校的本科畢業生。本人作為一名普通的高中地理教師,讀後感覺收穫頗多,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

本書首先交代了高中地理新課改的背景。通過讀書我了解到當代地理科學發展突飛猛進,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期,而原有的高中地理課程理念、目標內容標準與實施要求則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大家都知道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中最重要的環節,沒有課堂教學改革的課程改革,只會停留在教育的理論層面,就會變成教科書的更替,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成功的關鍵。本人認為要想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教學理念,其次才是教學策略。

高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總的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即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圍繞這一核心思想,高中地理課程共設計了五個基本理念,其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中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這一點對我啟發最大。傳統的課堂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就連教師也認為自己只是教材知識的闡釋者和傳遞者,學生只能是教材規定知識的接受者和吸收者。中國教育界有句古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得這一理念的集中體現。在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影響下,以往課程教學的改革,主要是教師授課方式的變化,學生的學法被弱化,教師在專業課程上的權威地位始終沒有動遙怎樣把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發展的主體”,我認為改變學習方式是關鍵,而採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是有效途徑之一。合作是探究的形式和途徑,探究是合作學習的目的,二者既互為一體,又互為促進。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先知者,學生利用課外資源擁有的知識量超過教師的現象屢見不鮮,教師的主導地位被動搖,師生關係變為平等的合作關係。所以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定位是指導而不是主導,指導的結果是提高探究學習的質量和效率,而不是引導學生走向既定的結論。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修養只是教師能力培養的一小部分內容。要想成為優秀的指導者,教師還應在教學方法-論、學生管理、綜合知識拓展和教學經驗積累上下工夫。在師生合作過程中,學生希望教師在他們迷茫時創設情境,在他們手忙腳亂時協調分工,在他們碰壁時給以積極鼓勵。這些都對教師提出了比傳統教學更高一步的要求。所以教師要想適應這種角色的變化,不能再滿足於做一支“紅燭”,必須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學生的同時還要不斷地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所謂教學相長、活到老學到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部分體會。作為指導高中地理新課改的權威書刊,這本書值得我去細細研讀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會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學習這本書的主要內容,領會它的主要精神,讓它更好地指導我的課堂教學改革!

中學地理的讀書筆記
地理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在這本書中我首先了解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課程標準作用的描述是:“國家課程標準時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個評價課程的基矗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學、高中地理教學評價和高中地理考試命題的依據,是高中地理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對於老版本的標準來說有較大變化的是:地理課程標準目標中出現了“過程與方法”的說法,明確提出地理教學不僅要關注最終的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必要的知識獲取和學習成果展示過程以及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同掌握知識一樣是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此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被列為地理課程的目標之一。而在人們以往的認識中,興趣多被看做是使地理教學更順利進行和學生取得更好成績的因素,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本身並沒有真正被看做是地理課程的目標。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變化。

地理課程標準是地理教學的基本標準,是使用於全國範圍的最基本(底線)要求,地理教科書編寫和實際教學內容範圍往往會大於課程標準的要求,這些非地理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可以被稱為“拓展”內容。這些拓展內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階梯”內容,這部分拓展內容雖然在地理課程標準中未作要求,但與標準內容密切相關,是服務於標準內容教學的必要鋪墊;二是“提高”內容,這部分拓展內容屬於標準內容某一主題,但又獨立於標準要求內容之外,多試教科書編寫者或教師認為十分重要、根據教學需要加以適當補充提高的內容。三十“探究”內容,這部分內容是標準內容的課外延伸,往往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科前沿、時事地理和生活地理內容,作為學生探究性學習的主題,以彌補教科書的滯後性和難以完全適合地方教學的不足。

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要重新定位對高中地理新課程評價建議的理解,關注對學生能力的評價,關注對學生地理科學方法掌握的評價,關注對地理學習重要活動質量的評價,關注對學生髮展的評價。

在地理1中主要是自然地理,相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難,首先要了解大綱要求。地理教學大綱的自然地理教學按“宇宙中的地球、大氣、陸地與海洋、自然資源與災害防治、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展開,重視對自然地理要素的教學設計。地理課程標準則提出了自然地理教學的新思路,對原有的一些具體指示點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如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了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生產、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地形等因素對氣候的影響、陸地水體類型及相互關係、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海洋開發等,同時降低了一些內容的教學要求,如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大氣運動等。有關“大氣運動”的課程標準共有四條,它們分別是“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根據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有關“地殼物質循環”的課程標準有三條:“運用示意圖說明地殼內部物質循環過程”“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在地理2中主要是人文地理。同地理教學大綱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對比中可以發現,地理課程標準《地理1》的自然地理內容和《地理3》的區域發展內容變化更多一些,而人文地理內容的變化較小,但還是有些不同。有關“人口”的地理課程標準共有三條,它們分別是“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布”“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和“說出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也就是說,地理課結束後,有關“人口”的學習效果學生如果能夠達到上述三條標準,就表明學生已經達到基本要求。有關“城市”的內容標準也是三條,分別是“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原因”聯繫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和”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的過程和特點,並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三條標準從不同角度規定了有關城市地理的學習內容。工、農業生產活動與環境的關係,是中學地理課程的傳統內容,主要偏重各種自然和人文因素對工、農業分布的影響。地理課程標準又增加了“結合實例說明農業或

世界地理讀書筆記
地理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李小建老師的《經濟地理學》是經濟地理領域最經典的教材之一,上學的時候上這門課的時候就學過這本書,但當時沒怎么用心看,現在時隔幾年,再翻一遍這本書,雖然是XX年前的書了,但看完之後仍然很有收穫,感覺以後應該時不時的把我們行業相關的教材拿出來看,雖然都是理論上的東西對現在的工作沒有直接的指導作用,但每次看都會把這些年來的工作學習知識等組織梳理一遍,對工作還是大有裨益。看的時候,記錄了一些筆記,主要是書里的一些觀點和內容,比較基本:

第一篇 經濟活動區位

20世紀前的經濟地理學相關研究,大致可分為史志描述、商業地理研究和經濟地理學研究三個階段。

新近出現的跨國公司研究、經濟活動全球化研究以及結構主義思維方式反映了經濟地理學發展的新趨勢。

經濟地理學是研究經濟活動區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境相互關係的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經濟活動空間組織、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係。

企業經營的範圍並不局限於產業的劃分。現代企業的跨產業部門發展已十分普遍。由於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對經濟活動的產業劃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業所從事的各部門經營。為此,一些學者們開始從企業組織角度來認識經濟活動。

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p.krugman)指出,經濟學長期忽視區位研究①,然而,經濟地理學對經濟學具有重要意義。

區位理論有兩層基本內涵,一層是人類活動的空間選擇;另一層是空間內人類活動的有機組合。

區位因子則是對於生產者而言,由於場所不同表現出其生產費用或利益的差異。

市場地域大小與商品的市場價格、地域人口數量和居民收入有關。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區位選擇的最佳侯選地,特別是現代區位選擇主要表現為接近消費地。

儘管在區位決策過程中,經濟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有時與經濟因子毫無關係或者說關係不大的一些非經濟因子也在起作用。在這些因子作用下進行的區位選擇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潤最大,而是某種程度上的滿足。

勞動、自然和資本是生產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經濟學的生產理論中通稱為生產的三要素。

由於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異,城市內部土地利用的圈層分化較顯著

土地作為經濟活動的一個影響因素主要是通過自身的特性以及所處的經濟區位所決定。

地理慣性

資本是生產要素中流動性最大的要素。

經濟活動的核心生產要素開始從資本、有形資產、一般勞動力轉為知識、科技勞動力、風險資金、無形資產以及優美環境。

市場規模也直接影響到經濟活動的合理性,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在起作用。規模經濟一般分為內部規模經濟與外部規模經濟。

社會學和管理學在對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中發現,絕大部分對決策起重大作用的關鍵信息來自於偶然

生產與消費的空間分離是現代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特徵。

影響經濟區位活動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資本、勞動力)、市場(市場規模、市場戰略、市場特性、其它市場條件)、區域環境(產業環境、政策環境、環境因素、可進入性)、交通。

自給性農業經營的存在是導致杜能模式與現實農業空間分布狀況產生偏離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運費指向是韋伯工業區位論的骨架

相互依存區位論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競爭條件下,均衡狀態的形成過程。探討在直線市場條件下,存在兩個競爭企業時,區位與市場地域的關係,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論,區位空間達到均衡時,最佳的空間模型是正六邊形。

企業家的經營手段不同可造成區位模型的變化;因政府的區位補貼或高額稅收等區位政策可造成的區位變化

高級中心地按交通原則布局,中級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則作用較大,低級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場原則解釋較合理

企業增長在戰略上可分為一體化擴張和多樣化擴張。一體化擴張又可分為橫向一體化(水平一體化)和縱向一體化(垂直一體化)。實現這些擴張的方法包括內部發展和外部發展(合併和合資等)。

市場進入、市場拓展和生產發展是公司發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數跨國公司的總部和區域總部位於少數主要都市。被稱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經濟的地理控制點。

第二篇 經濟活動區域分析

區域經濟結構是指一個區域內各經濟單位之間的內在經濟、技術、制度及組織聯繫和數量關係,是影響區域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決定了區域資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區域產業結構是區域進行資源配置,實現資源增值的載體。

支柱產業不等同於主導產業,因為,支柱產業雖然在本區域的經濟總量擴張中占有較大的比重,但在全國的同類產業中所占比重卻較小,或者與其它區域的同類產業相比並不具備發展的優勢,產品輸出率低,因而它不能發揮區際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導產業應有的功能。

如果一個產業的感應度係數和影響力係數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導產業的最佳選擇

所謂創新是指對資源、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創造出新的產品、新的生產方法,開發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產業組織形式,開拓出新的市場等等。

只有具備下列特徵的產業才能作為主導產業:高比較優勢係數(區位熵)、高產業關聯度、高需求收入彈性、高生產率上升率、高產業創新能力。

對本區域沒有條件發展的關聯產業,應該尋求區際合作的方式來解決配套問題。

在構建區域產業結構時,必須考慮如何根據世界技術進步的大趨勢和全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走向,以及本區域的具體經濟發展狀況與條件,選擇有巨大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作為潛導產業。

區域產業結構的演進機制有兩個,一是市場機制,另一個是政府干預

市場機制對區域產業結構產生作用的途徑是供需關係、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

政府干預是指政府運用巨觀經濟槓桿和產業政策對區域產業結構變化進行有目的的調控,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以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合理化。

後進國家的產業發展是按“進口—國內生產—出口”的模式相繼交替發展。這樣一個產業結構變化過程在圖形上很象三隻大雁在飛翔,故稱之為“雁行形態說”。

由城鎮所組成的線是區域空間結構中一種綜合性的重要的線,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具有特殊意義,因而往往被稱之為軸線。

區域空間結構有以下幾種較典型的模式:極核式空間結構、點軸式空間結構、網路式空間結構。

依託網路空間結構,充分利用各種經濟社會聯繫就能夠把區域內分散的資源、要素、企業、經濟部門及地區組織成為一個具有不同層次、功能各異、分工合作的區域經濟系統。

影響區域空間結構形成與發展的機制:區位指向、要素和經濟活動的集聚與擴散、經濟影響的空間近鄰效應。

集聚機制的形成源於三個方面:經濟活動的區位指向、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繫、經濟活動對集聚經濟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區域經濟在空間上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首先,集聚導致區域的極化現象。其次,集聚將加劇經濟發展的空間差異與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進發達地區、城市、城市密集區、專業化地區、產業密集帶等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還能夠引發和加劇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城市與農村、專業化地區與一般地區等之間形成發展關係上的“馬態效應”。

擴散機制的形成源於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經濟。第二,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第三,部分經濟活動區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擴散機制有就近擴散、跳躍式擴散、等級擴散和隨機擴散四種表現形式。

集聚與擴散的關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與發展的不同階段,集聚與擴散機制發生作用的強度不一樣。其次,集聚機制與擴散機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慣性。雖然,集聚與擴散機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慣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空間近鄰效應是指區域內各種經濟活動之間或各區域之間的空間位置關係對其相互聯繫所產生的影響。

各種經濟活動或區域的經濟影響力是隨空間距離的增大而呈減小的趨勢。這就是地理學的空間距離衰減原理。

城市對區域發展的作用:組織和帶動區域發展(城市是區域的生產中心、流通中心、服務與管理中心、人力資源培育中心、對外交流中心、創新中心)、構造區域空間結構、城市化推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的演進。

城市體系就是一定區域內的一組相互依存、彼此間有較穩定的分工和聯繫、分布有序的城市群。

每個城市都與周圍地區構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單元。這些地域單元依據其中心城市在城市體系中的空間關係進行組合,並與各種網路結合在一起,就把區域連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城市體系實際上就構成了區域的空間框架。

城市化是根源於城市發展而興起的區域經濟、社會結構和空間結構以城市為模式的演進過程。具體表現是,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斷擴大。

由於在現實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等而存在較大的差異,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採用人口指標來對城市化進行測度。

城市化在時間上的變化過程總體上為一條s形曲線,大致分成3個階段,即初始階段、加速階段和終極階段。

城市化在空間上的變化稱為城市化的地域推進,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近域推進,另一個是廣域推進。

農村工業化使得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界限開始趨於淡化,農村從自身這邊努力主動地建立新型的城鄉關係,使城鄉之間在發展上關聯互動。

技術創新的結果主要有,發現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給來源,生產出全新概念的產品或增加產品的新功能、新品質,開發出新的消費市場,引入新的經營管理方法,產生新的企業組織形式等。

制度是用於支配特定的行為模式與相互關係的一套行為規則。

技術創新使得區域經濟成長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內涵式的經濟成長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進步,改善實體性生產要素的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生產資料的利用率。

技術創新對區域結構變遷的作用機制如下:技術創新引起產品、產業的更替;技術創新引導和改變消費需求;技術創新引發和促進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增強了區域的經濟競爭力。

區域經濟發展是指區域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結構的演進。

現代區域經濟發展是一個多目標的過程,包括了經濟目標、社會目標和環境目標。

我們從資源配置的角度把區域經濟成長的因素歸結為資源稟賦、資源配置能力、區位條件和外部環境等四個方面。

現代區域經濟成長對技術進步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

資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經濟體制、政府的經濟管理能力、企業的組織水平和產業結構等構成。

區位條件只是影響區域經濟成長的外在條件之一,實質上是其它相關因素產生影響的綜合反映,區域的經濟成長狀況不可能完全受制於區位條件。而且,區位條件也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區位條件,促進區域經濟成長;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改善對外交通條件、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等來改善區位條件,使其向有利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轉化。

佩魯認為,經濟成長首先出現和集中在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而不是同時出現在所有的部門。這些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常常聚集於經濟空間的某些點上,於是就形成了增長極。

區域經濟成長機制:區域增長極理論、循環積累因果原理、乘數作用和加速原理。

區域經濟中的增長極是指具有推動性的主導產業和創新行業及其關聯產業在地理空間上集聚而形成的經濟中心。

增長極通過支配效應、乘數效應、極化與擴散效應而對區域經濟活動產生組織作用。

增長極的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的綜合影響稱為溢出效應。

加速原理說明了經濟成長中收入或消費量的變化如何引起投資量的變動,即在工業生產能力趨於完全利用時,消費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會導致投資的大幅度增長。

在經濟成長過程中,乘數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時存在的,並且相互發生作用,即投資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的成倍變動,國民收入的變動又會反過來影響投資的加速變動。在乘數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響下,經濟成長就出現了周期性變化或波動。

區域經濟成長階段理論:胡佛-費雪爾的區域經濟成長階段理論、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理論,以及我國學者提出的區域經濟成長階段理論。

部門經濟區的邊界劃分主要考慮某個行業或幾個行業在空間上的集聚程度,同時,還要根據該行業在資源利用、生產或經營活動所涉及的主要空間範圍,共同確定邊界所在。

就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國民經濟的發展分解在空間上主要就是各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問題。

區域間經濟發展關係理論: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梯度推移學說、中心-外圍理論(核心-邊緣理論或中心-邊緣理論)、區域相互依賴理論。

梯度推移說的基本觀點是,一個區域的經濟興衰取決於它的產業結構,進而取決於它的主導部門的先進程度。

他提出了所謂的不發達模式,說明處於外圍的國家在其殖民時代的初期就被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即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之中,從而導致了它們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圍國家與資本主義的中心國家之間存在一條無限的宗主——衛星鏈,外圍國家創造的剩餘價值就通過這條鏈而流入到了中心國。可見,如果說衛星國地位是外圍國家經濟不發達的原因,那么,宗主——衛星聯繫的減弱就可以減輕結構性的不發達或更有可能使外圍國家發展起來。因此,他主張唯一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外圍國家通過社會主義革命而從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依賴中擺脫出來,否則,繼續留在資本主義體系中不可避免地結果就是不發達。

空間相互作用發生的前提條件:區域之間的互補性、區域之間的可達性、干擾機會。

區域分工理論:成本學說、要素稟賦學說。

區域合作包括了區域之間的要素自由流動、建立共同市場、建立經濟聯合組織、協調資源開發、合理保護環境、協調經濟發展政策、共同維護經濟秩序、保持經濟的穩定性、對外採取一致的經濟政策和行動以增強競爭力等等。從形式上看,區域合作主要有行業合作、區域全面合作。

行業合作包括了區域性的生產合作、商業合作、運輸合作、物資合作、金融合作和綜合的行業合作。

區域經濟差異是指一定時期內全國各區域之間人均意義上的經濟發展總體水平非均等化現象。

區域經濟差異警戒線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90年代初我國理論界提出的解決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問題的新概念。

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促進區域之間經濟體制環境的統一、促成區域之間要素市場的統一、推進區域產業協調發展、推動和規範地方政府間的區域經濟合作、鼓勵企業跨區域發展、中央政府應在繼續發展經濟相對發達區域的同時注重採取措施加快欠發達區域的經濟發展。

區域之間產業轉移是引起區域產業結構有序調整、協調發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選擇、互惠互利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之間產業轉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三篇 經濟活動全球化

一般說來,一體化是指事物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將各個分散的部分組合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通過一定協定、規則使其經濟活動成為一個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整體。而經濟全球化則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之間經濟聯繫日益緊密的現象。

從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來看,一體化以貿易自由化為先導向金融國際化發展,進而向生產一體化推進。

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學技術、跨國公司、國家政策、金融市場等方面。

信息產業成為當代世界發展勢頭最迅猛的新產業,它的高速發展對國際分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以信息產業為核心的一大批新產業的產生和發展使工業本身國際化分工加深;其次,由於信息產業與生俱來的全球化特徵,使各國在信息產品上幾乎不存在明顯的比較優勢,因而該領域能表現出充分的產業內部分工,從而推動了同一水平國際分工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企業內部運行機制的信息化將導致企業中層管理的萎縮,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業所屬工廠之間的距離障礙,推動生產的全球化管理,促進跨國公司的發展。

跨國公司的成長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產品出口、設立海外分銷機構、建立海外裝配生產企業、建立海外完整生產設施和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在海外設定研究與開發機構、把海外子公司納入總公司全球經營網路等幾個階段。

跨國公司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具體表現在:第一,跨國公司加速了生產與資本的國際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第二,跨國公司促進了技術進步和國際技術交流。第三,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擴大了國際貿易量,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第四,跨國公司的國際金融活動給國際金融市場增添了新的活力。第五,跨國公司促進了世界各國經濟政策的協調與融合。

當代國際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跨國公司內部分工的外在表現。

阿·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指出,當第三次浪潮洶湧澎湃地橫掃全球的時候,民族國家,這個第二次浪潮時代關鍵的政治單位,正受到像鉗子一樣上下壓力的夾攻。在當今世界上,既存在著一股試圖把政治權力從民族國家向下轉移到國內區域和集團中的力量,同時還存在著另一股試圖把權力從國家向上轉移到跨國性的機構和組織中的力量。這兩股力量正促使技術高度發展的國家崩潰,變為較小也較少權威的單位。

經濟全球化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世界貿易不斷擴大、世界生產要素市場逐步建立;經濟全球化發展地域差異明顯;國際水平分工進一步發展、經濟格局發生變化;經濟全球化呈現多極化趨勢。

未來的經濟全球化發展具有如下幾個趨勢:隨著科技發展,世界各國經濟合作條件進一步改善,有利於全球化發展;國際間人員、文化的交流將為經濟全球化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國際資源交流參與各方可獲利性將克服國家間利益分配上的爭執,使經濟全球化具有波狀推進的特點;國家間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巨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將阻礙經濟全球化進程。

世界經濟將進入“大發展、大開放、大調整、大競爭、大融合、大協調”的新時期。

汽車工業主要具有如下四個特徵:第一,汽車工業前向關聯效益大。第二,汽車工業的發展必將帶動公路、城建等後向關聯產業的發展。第三,汽車工業的就業容量也十分龐大。第四,汽車工業的負面外部性是汽車工業發展中必須注意解決的問題之一。

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經濟活動的個別成本與社會成本之間存在差距時所產生的現象,當一方的生產或消費活動作為變數直接進入另一方的生產或效用函式時,外在性就出現了。

服務業的發展有利於區域經濟的穩定增長:首先,服務業能夠吸收大量投資和就業,即使在衰退時期也可以維持一定的需求水平;其次,服務業提供的多為無形勞務商品,資本的過度擴張只會導致潛在生產能力的閒置,不會產生物質產品生產的積壓現象,市場的壓力相對較輕;再次,服務業中生產服務業和計算機等高技術手段的套用,協助生產部門更準確地把握市場,增加市場的透明度,部分防範經濟危機或降低經濟危機帶來的損失。當然,服務業特別是金融資本流動的失控也會造成大範圍地區經濟的動盪。

新的國際分工體制是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生產活動代替舊的以國家為主體的商品貿易體制為標誌的。

“思維全球化、行動地方化”,根據區域需要對現代技術進行地方化改造是跨國公司成功的秘訣。

本土化的東西進行全球化的關鍵在於商業包裝和因地制宜。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工業發展報告1996》認為:全球化進程不是個零和對策。

開發中國家納入全球化始終伴有文化滲透、價值變遷、制度移植等因素的影響,並以市場轉軌過程中的矛盾與衝突表現出來。在長期實行計畫經濟的社會主義國家表現為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的巨大政治、經濟、社會震盪,制度的原生性與移植性之間的矛盾十分尖銳。

全球化同時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市場體系的建立、管理和維護。

經濟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如描述方法、地理比較法、系統分析法、要素分析法、數學模擬法、技術經濟論證法、綜合集成法等等。

相關並不一定展示了因果關係,也就是說,兩組毫不相關的數據,可能出現統計的相關性。

關注隨著數量革命而漸漸沉沒的歸納推理傳統。尤其是在經濟和社會發生較大變化時期,定量分析方法的分析範疇和理論原則均受到挑戰,而定性和歸納方法的價值便顯得更高。

評價經濟地理區域的發展因素和條件,分析區域經濟地理特徵、結構、功能及其演變趨勢,預測區域和部門經濟要素的增長,對區域或部門開發治理方案進行評價,是經濟地理區域及部門分析的主要方法。

影響城鎮發展的條件與潛力的因素:創新因素;集聚因素;區位因素;資源稟賦與城市經濟發展潛力;信息化水平與城市發展潛力;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與城市發展潛力。

人力資本積累了教育過程全部投資和勞動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投資邊際效益遞增的特徵,與其它生產要素的邊際投資效益遞減形成鮮明的對比。

城市發展單一條件或潛力的定量分析方法:離差分析法、極差標準化方法、理想值分析法、等級序列分析法(包括層次分析法)。

城市發展條件與發展潛力的綜合評價方法:加權綜合指數法、理想值加權分級法。

區域人口、就業和經濟活動模型分析:單一經濟要素的預測(回歸)、兩個影響因素的分析與預測(二元回歸)、多個因素影響下的分析與預測(多元回歸)、區域經濟活動分析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式的回歸估計、基本經濟模型即乘數效應模型、投入-產出模型)。

預測和分析區域或城市的經濟總量(產出)時,常採用美國經濟學家p.h.道格拉斯和c.w.柯布提出的生產函式模型。這一方法在區域與城市經濟預測和分析中套用十分普遍。

社會影響評價(social impact assessment)在許多國家已實行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國正在開展此項研究,它有利於協調區域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合理利用。

項目評估與方案優選:項目評估的內容與過程(機會研究、可行性研究、社會評價)、區域或城市開發方案的決策分析(決策分析的步驟、風險型決策、非確定型決策分析、確定型決策即可使用線性規劃)。

可行性研究階段著重分析:①項目背景和歷史。②項目的市場和項目生產能力。③項目的資源投入。④項目具體布局地點的選擇。⑤項目的初步設計。⑥項目組織機構及管理費用。⑦擬訂建設進度表、投資進度表。⑧財務評價。⑨國民經濟評價。

在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對項目進行社會評價。包括:①對社會經濟的貢獻。②合理利用自然資源。③自然與生態環境影響。④社會環境影響。

項目實施後,需對項目進行後評價。項目後評價指對項目運營後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影響作出判斷,以提出肯定項目運作或調整經營方向的建議。

經濟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社會經濟發展的空間決策系統。

城市信息系統的子系統一般包括: 城市自然條件下自然資源子系統;城市環境與生態子系統;城鎮體系與城鎮間經濟社會聯繫子系統;城市產業部門與部門間關係子系統;城市交通運輸子系統;城市人口預測子系統;城市基礎設施子系統;城市文物保護、綠化與旅遊設施子系統;城市居住狀況子系統;城市用地子系統;城市建設投資、城市建設造價、估算與經濟評價子系統;城市郊區農業子系統。

基於對企業內部信息的了解和對這些地方性企業家的信任,當地金融機構可提供所謂的“堅韌資本”,即承擔長期風險的資本。

根植性指經濟活動和結果受到行為者相互關係和這種關係網路的結構的影響。

有的學者提出“光滑”的生產空間概念。意指資本和工廠的移動變得更加容易。這樣,在“滑溜溜”的生產空間中,發現具有一定“粘結”性的區位,便成為經濟地理學家研究的一種思路。

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maxist geography)又被稱為激進地理學(radical geography)或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地理分析。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經濟觀點,可從生產關係和社會結構角度來考察經濟活動區位決策和空間組織問題。

區域的政治經濟關係和社會結構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分析框架,而人(公司)的空間行為和區位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空間結構,是由其特定的生產方式、權力結構、勞資關係、生產關係以及資源與財富的分配方式來決定的。

在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這種生產的周期性變化影響著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變化。

利潤率的上升受制於生產循環中用於投資的資本來源和消費循環中對市場的競爭。

經濟地理學應該研究空間化的社會關係,研究勞動地域分工所引起的社會組織的空間形式,研究它們之間的控制與依賴關係。

西方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的主要內容和觀點:結構分析方法(區位決策研究、生產周期與區域經濟發展)、勞動地域分工理論。

外部性即經濟活動產生的而價格機制並不包含的利潤和成本,也被稱做外部效應和鄰舍效應。

從社會福利觀點,地理學家就要關注可產生巨大外部性的工業區位所引起的衝突問題。

克魯格曼認為,國家之間的貿易,尤其是相似國家同類產品的貿易,代表了這些國家根據規模收益遞增原理而發展專業化的結果,與國家生產要素稟賦差異關係不大。在以上理論前提下,各國發展何種專業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歷史偶然性。某一特定產品的生產區位,在較大程度上是不確定的和歷史依賴的。一旦區域專業化格局形成以後,這種格局將通過貿易不斷積累發展下去。推延至國家之間,也就是說,國家之間的專業化和貿易格局,具有很強的“路徑依賴”。

新貿易理論認為,不完全競爭和收益遞增的存在,為國家和區域採取戰略性貿易政策,創造競爭優勢提供了可能。

魯格曼有這樣一個重要觀點,為了理解貿易,必須理解國家之內的區域發展過程。他的新貿易理論力圖在貿易理論和區位理論之間建立關聯。他在對比了兩種理論的假設之後,將新貿易理論中的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與區位理論對運輸成本的強調相結合,從而把外部規模經濟與運輸成本的相互作用作為解釋區域工業集中和區域中心和外圍格局的關鍵。

基於對工業區位的研究,克氏認為大尺度的產業集聚區比國家更為重要。他指出,夜間的世界衛星影像顯示出的是經濟集聚區域,而不是國家。

在工業集中區的形成上,克氏不同意古典或新古典工業區位論中的經濟競爭均衡模型。認為經濟格局的形成中,偶然性、路徑依賴、歷史和特殊事件起決定作用。一旦早期的區位優勢形成以後,通過前向和後向關聯,可產生積累效應。這種非理性的經濟分布在規模收益遞增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鎖定”效應。因此,在現實世界中,自動向最優空間格局發展的趨勢並不存在。

對勞動力移動的數學模型分析結果表明,發展的歷史水平和期望影響區域發展格局具有重要影響。區域之間發展格局現狀改變速度甚慢。

低運輸成本,高製造業比例和明顯的企業規模經濟,利於區域集聚形成。

經濟地理學理論新進展: 新產業區研究、經濟活動地理研究的社會化(馬克思主義地理學、福利地理學)、克魯格曼的經濟地理觀點(新貿易理論、對經濟地理學傳統的看法、克魯格曼空間經濟模型)。

人文地理讀書筆記
地理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地理學思想史》這本書在全息地展示地理學思想史的這樣一個辯證的過程,十九世紀以前,地理學的發展無疑是十分緩慢的,地理學作為一門學科建立標誌出現在1874年的德國——地理學作為一門由專業教師們講授的高級課在大學設定,自此也開啟了地理思想史的近代時期。在這以前人們對問題的討論,或者說是這種“辯證”式的發展,表現得還不明顯,由於地理學在此前處於萌芽階段,已取得的成果還無法形成較為深入的對立,加之大學還沒有出現,使得這些學者在空間上還無法集聚,討論還無法經常進行。但通過洪堡和李特爾的努力,地理學已經為走進大學課堂奠定了知識基礎並初步獲得成功,特別是為地理學的專門化做好了開啟的準備。他們同在柏林1859年去世後,沒有人能夠接替他們,再也沒有一個學者能夠掌握關於地球的全部知識了,古典地理學就此終結。

十九世紀,隨著德國學術界的革新,大學作為一個學術機構,在中世紀的歐洲首先創辦,大學的創立意義十分深遠,不僅通過教育的方式為普及專門知識提供了固定的場所,使得關於學科知識的討論經常發生,而且還通過他自己的獨特方式把學術成果保存並傳承下來。在這裡我要說明的是在這個時候,真正意義的地理學的“辯證”的發展階段才正式開始。直到二戰以前,是地理學發展的近代時期,這一時期的發展,地理學的發展更多地歸功於個人的才能,地理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廣泛套用,基於如下五個問題:(弗雷德·勒克曼)①人類應該選擇宇宙間的什麼事物來觀察並記載?②觀察它們的最好辦法是什麼?③對觀察到的事物如何進行概括來解釋他們在地球上的某種重要幾何布局?④如何來解釋這些布局模式或言之成理?⑤怎樣來交流這些成就?近代地理學叢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開始發軔。這期間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並不是很頻繁,所以形成了一國別為基礎的各種流派:德國的新地理學,法國和英國的新地理學,蘇聯的新地理學,美國的新地理學。

在這一近代時期最富於“辯證”意味的地理學內部的辯論,當屬蘇聯地理學中的哲學思想和方法-論方面的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的分合問題,主張二者結合的一方以巴朗斯基和薩烏什金為代表,他們堅持人地關係在地區上的統一性;另一方面則以康斯坦丁諾夫為代表,認為“統治物質世界的規律和統治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是完全不相同的”,“這兩門學科無論在邏輯上甚至在實用上都不能合成一門學科”;並且認為“經濟地理學是一門純粹的經濟學科,應當和地理學決裂,徹底拋棄地理觀點”。全國人民委員會和聯共(布)小央於1934年5月16發布的法令中,肯定了巴朗斯基的觀點,規定經濟地理助教學應以自然地理為基矗但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的各自獨立發展一直是蘇聯地理學的特點。到了六十年代v.a.阿努欽又掀起了一場新的論戰。阿努欽既抨擊了“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學,也抨擊了的“非自然”的經濟地理學。他認為地理方法在地區綜合體的研究上表現得最完美,只有在區域研究中,自然特徵、居民、歷史和人口、經濟才是平衡的。

現在回顧這段歷史,如果從上述的“辯證”的角度來看,可以稱其為一個非常好的例證。阿努欽選擇了一條理論上的中庸之道,他的著作對這個問題的論述無疑是翔實而又紮實的。但就我國目前的地理學及“大人文地理學”的分科現實來看,在實踐過程中,他們誰也沒有錯。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在認識論和方法-論方面日益分離。我們把“城市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從大的“人文地理學”中分離出來,一方面是因為這兩門學科是同級別學科中發展勢頭最強勢的,另一方面,他們在研究的方法-論和認識論方面也不存在必然的共同理論基礎,或者是直到目前人文地理學也還沒有找到本學科獨特的理論基矗人地關係學說也不夠強勢。這也在表明人文地理學在基礎理論方面發展偏於薄弱的現實。現在也沒有誰一定要去爭辯,到底地理學是應該怎樣分科,為什麼?我認為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實踐,學者們糾纏於理論,苦於抽象論辯,可能是當時地理學實踐所引發的,可能又是當時的實踐無法清晰解釋的。由上述辯證法的分析可以看出,這不簡單是理論上的所謂“正、反、合”的問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評判作用。如果當時的實踐無法解決爭端,就交給未來的實踐,經過若干年的發展,或許實踐不僅能告訴你誰是正確的,還能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你們都沒錯或你們的討論已然失去意義了。所以我建議,在運用辯證法解釋學科發展過程中,不要忽略實踐的重要作用,不然很可能陷入形上學的境地。交由實踐,不是不負責任的推卸,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

二戰是使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劇烈轉變的重要觸動劑,同時也成為現代地理學與近代地理學分野的標誌。二戰後,人類社會迎來了少有的黃金髮展時期,技術革新的浪潮席捲全世界,學術界,包括地理學界也被席捲其中。二戰後至現在,世界地理學的發展開始進入了全面的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大洲之間的頻繁對話階段,詹姆斯的這本著作對此論述很少,對這段時期的學科發展史的辯證審視,將留待閱讀《地理學和地理學家——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時在下一份讀書筆記中詳述。

我對辯證法的認識

其實從辯證法的原初論述中可以看出,它只是用於解釋社會、經濟、歷史的發展過程。不用太費心思,你便可以發現,辯證法在解釋事物發展過程中是無往而不勝的,這裡有陷於“詭辯”的嫌疑。在預測方面,我覺得它是基本上沒有什麼功用的。愛因斯坦當年看過辯證法後就說,這玩意對科學研究沒有任何作用。這種說法,是否屬實,有待考證,但很少發現辯證法在預測科學發展時的有用成果卻是一個現實。事實上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一個命題的否命題特別是否定之否定的命題是什麼。在學科辯證發展過程中,辯證法也無法告訴我們這些。相反我們卻常能見到辯證法的濫用和誤用。這可能是很殘酷的現實。或者我說,辯證法是一隻不會生蛋的雞。比如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學生,在臨考前一個月要制定一個學習計畫,設定考試只考語文和數學兩科,那么第一種說法是,只學語文,第二種說法是只學數學,這可以看成是“正”和“反”,那么“合”呢?是既學語文又學數學么,這有什麼意義。事實上不太會有人愚蠢到在分析這樣的問題時,搬出辯證法如此思考。在網路上的bbs論壇上我們可以看到問題討論的這種辯證的進步方式,大家以某一問題為中心陸續發言,發言給我們以不同程度的啟發,如果非得要用辯證法的路子去歸納,你會發現其中的複雜性會大打折扣。一個見解的精彩,往往不一定產生於所謂的表面上的“否定之否定”或“合題”,有時還會出現更為複雜的情況,在不同的人眼中,同一論述的精彩程度會大相逕庭,甚至會恰恰相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洞察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也就是徹底弄清了人之為人的本質。人類認識自身,最終能否徹查之,還是交給未來的實踐吧!

自此基於我上述對辯證法的認識,便水到渠成地產生了這樣一種讀學科史的方法,那就是特別關注學科發展到危機重重,爭論到白熱化時的後續發展,看廣大學者如何解決危機的,爭論是如何產生的,分歧在那裡,又是怎樣化解的,還要特別觀察實踐在這其中的作用。觀史鑑今,弄清我們的學科從哪裡來,思考我們學科的本質,雖然無法完全解決現在的問題,但至少會堅定我們走向未來的信念。

後續的思考

如下想法將在另一本書《地理學和地理學家》的讀書筆記中展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和“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從歷史學理論角度審視學科的發展、延續;個體的主觀與客觀:從主觀與客觀的角度看地理學史;關於因果律:從康德的哲學看地理學史。

人文地理讀書筆記
世界地理的讀書筆記
世界經濟地理讀書筆記
地理中國讀書筆記
國中地理教師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