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莫泊桑短篇小說選》讀書筆記

居易·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十九世紀末葉的重要作家,一八五0年八月五日生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出生證上註明他生在法國諾曼第地區濱海塞納省的米羅梅尼爾堡,據考證就是現在塞納濱海省的首府費康。他的父親是個遊手好閒的花花公子,由於吃喝嫖賭而將家產揮霍一空,後來到巴黎的一家銀行工作。一八五九年全家遷居巴黎,但是父親的婚外情導致父母分居,母親又帶著莫泊桑兄弟倆回到家鄉埃特勒塔鎮去了。這裡地處海濱,平原開闊,莫泊桑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長大,也熟悉了農村的人情世態。一八六三年,他被送到伊沃托的教會學校去讀書。他從小受到頗有文學修養的母親的薰陶,無法忍受學校里的陰鬱氣氛,於是開始練習寫詩。一八六八年,他因為寫了一首愛情詩而被教會學校開除,就到勒阿弗爾公立中學去讀書,得到了帕爾納斯派詩人路易·布耶的指導。一八六九年中學畢業後,他到巴黎攻讀法律,第二年普法戰爭爆發,他應徵入伍,擔任文書和通訊工作。一八七一年九月退伍後,他先後在海軍部和公共教育部擔任小職員。

莫泊桑在此期間參加過著名詩人馬拉美的“星期二聚會”,同時在母親童年時的朋友、文學大師福樓拜的精心指導下開始文學創作,並且通過福樓拜的介紹結識了左拉。左拉是法國自然主義文學流派的領袖,他於一八七九年同於斯芒斯、都德、龔古爾兄弟以及俄國的屠格涅夫等人組成了自然主義的文學團體,莫泊桑是其中的重要成員。一八八0年,由該莫泊桑團體成員合作的短篇小說集《梅塘之夜》問世,莫泊桑以其代表作《羊脂球》一舉成名,從此專門從事創作,成為法國文壇上的一顆耀眼的明星。

莫泊桑終身未婚,在小職員空虛無聊的生活中,他繼承了父親的放蕩習氣,早在一八七七年就身患梅毒,加上濫用麻醉藥,使健康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影響,以至發展到偏頭痛、視力受損。出現幻覺和精神錯亂而企圖自殺,最終在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過早去世,年僅四十三歲。然而他是一位極其勤奮和富有天才的作家,他的創作生涯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年,但是碩果纍纍,一共發表了《漂亮朋友》(1885)等六部長篇小說、三部遊記和三百零六篇中短篇小說,其中以短篇小說的成就最為突出,它們精湛的藝術技巧使莫泊桑獲得了“短篇小說之王”的美譽,與契河夫和歐·亨利一樣被公認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大師。

莫泊桑最擅長的題材是他親身參加過的普法戰爭、長達十年的小職員生涯和青少年時代在諾曼第故鄉的生活,這三種環境為他的短篇小說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題材。這些作品歌頌了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表現了農村的習俗和世態,真實地反映了小職員的單調刻板的生活。它們在藝術上各有特色、並不雷同,猶如寶石上的各個校面,共同折射出燦爛的光芒。

趙少侯先生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開始發表譯作,尤以五十年代的成果最為豐碩。他的譯作除了一些長篇小說和莫里哀的劇本之外,以莫泊桑、法朗士和都德等的中短篇小說居多,其中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選譯了二十二篇,它們基本上都是集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精品。

在關於普法戰爭的中短篇小說中,《瓦爾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敵軍士兵為了活著寧可當俘虜的厭戰情緒;《俘虜》描寫的是法國婦女機智擒敵的故事。其中內容最豐富、意義最深刻的作品,則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說的內容是一個妓女和一些有產者同乘一輛馬車離開德軍占領區,大家對這個綽號羊脂球的妓女側目而視,但是在由於沿途耽擱而餓得發昏的時候,卻又厚著臉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籃美味食品。馬車在路過一個小鎮時被攔住了,占據該鎮的普魯士軍官要求羊脂球陪他過夜,否則不予放行。車上的工業家、伯爵和商人等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計地勸說羊脂球為他們作出犧牲,但事後又鄙視她,任憑她陷於孤獨和挨餓的境地。

小說里沒有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沒有刀光劍影的搏鬥,然而它通過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敵人獻身的遭遇,刻畫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別是勾勒了有產者們為了私利而不顧民族尊嚴的醜惡嘴臉。羊脂球自尊自強、不甘屈服,表現了愛國主義的凜然正氣,結果卻被那些偽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們為了迫使羊脂球就範,個個巧舌如簧、軟硬兼施,就連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氣。莫泊桑以真實的細節、精練的語言和爐火純青的技巧,使這篇小說構成了一幅戰爭時期法國的社會圖景。作品中的善與惡時時形成不露痕跡的對照,使讀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戰爭的憎恨、對人民的同情和對所謂上等人的蔑視,因而不愧為在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都堪稱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寫小職員生活的短篇小說很多,例如《騎馬》和《項鍊》寫他們為了出風頭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現了他們可憐兮兮的虛榮心;《我的叔叔于勒》和《傘》諷刺了這類家庭的寒酸相和勢利眼;《散步》中的小職員數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最後意識到這一點時不禁悲憤地上吊自盡。這些作品揭露了世態炎涼的社會現實和官僚機構里腐敗昏聵的作風,諷刺了小職員的自私虛榮和爾虞我詐,同時又對他們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義的同情。

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說描繪諾曼第農村的生活,它們從各個方面反映了貧苦農民的悲慘遭遇,例如《瞎子》、《繩子》、《窮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備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羅》諷刺了地主婆的吝嗇,《流浪漢》譴責了把好人逼成盜賊的社會風氣。《真實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傭,造成了女主人公絕望地死去的悲劇。也有一些作品表現了農民的狹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婦為了不耽誤農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點去世,《圖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讓因肥胖而中風的丈夫孵雞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種主要的題材之外,莫泊桑還從愛情和情慾的角度,描繪了人們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對禁慾主義的名篇,寫一個神父在皎潔月光下理解了愛情;《橄欖園》譴責了不負責任的放蕩行為,《巴蒂斯特太太》則批判了歧視受辱女子的不良風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題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櫥》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慘生活。

在福樓拜的指導和幫助下,莫泊桑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寫作風格。他不追求離奇的效果,只描寫那些司空見慣的平凡小事,敘述的筆調幾乎到了白描的程度。不過他的敘述看似自然流暢、不著痕跡,其實都是經過了巧妙的構思,留下廠一處處為情節發展所需要的伏筆。莫泊桑的天才在於他既敘述生動又惜墨如金,寥寥數筆就使環境的氣氛躍然紙上,幾句對話就使人物的形象活靈活現。他的描寫用詞準確、言簡意賅,稱之為字字珠璣並非過譽。他具有獨特的視角,能見他人之所不見,以平淡的情節塑造人物,以真實的細節凸現性格,從而使小說既有反映現實的思想內容,又是引人人勝的藝術精品,因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他雖然是自然主義文學流派的重要成員,但是從來沒有露骨庸俗的細節描繪,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莫泊桑是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

在趙少侯先生的譯著再版之際,我很高興能為之作序,因為這是對這位法國文學翻譯界前輩的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