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幼稚園讀書筆記4篇

在《幼稚園教育的50個細節》這本書中的第一編中,作者針對教師的語言運用方面給我們列舉了八個細節,對於我們每一位老師或許都不陌生,這些細節或許曾經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或許正發生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但希望閱讀和思考之後再也不會發生。

一、對“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思考

類似在這一細節描述中所提到的鑫鑫這樣的孩子,或許在我們每個班級中都存在,當幼兒違反規則或頑皮淘氣時,很多保教人員就會用“把你送到小班去”這句話來警告幼兒,期望幼兒不再犯錯誤,當幼兒再次犯錯 “忍無可忍”時就真的把幼兒送到小班作為一種懲罰。對於老師,可能是因為氣急了做出這樣一種懲罰的選擇,覺得送到小班就清淨了,就可以以此警示其他幼兒了,似乎可以很快地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正如書中所分析的,“把你送到小班去”這句話可以造成幼兒強烈的內心衝突,並可引發幼兒強烈的反感、牴觸乃至怨恨等負面情緒與消極心理。這樣的一句話說的輕鬆,但卻給幼兒造成了嚴重的不安全感,損害了保教人員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而同時也並沒有完全解決幼兒的行為問題,那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呢?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何不尋找其他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呢?當幼兒出現搗亂行為時,教師應慎用“行為改變技術”,尤其是不能以他喜歡的活動作為條件來“制止”他的行為,相反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成人忽視他,或在他自己出現良好行為時再讓他玩喜歡的遊戲,慢慢會鞏固、強化他的良好行為。這將比“把你送到小班去”的懲罰顯得明智而有效。我們給孩子的教育不能採用簡單而粗暴的做法,只要老師耐心加用心地引導,相信每個孩子都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對“正話反說”的思考

正話反說在語言運用中其實是一種強調的作用,是為了增加話語的力度和效果而表達的一種口語形式。對於幼兒來說,他們還不具備反語的認知能力,但是,他們會從老師的表情、語調、手勢、動作中感知到一些消極負面的信息。如果老師經常把這種語言運用在與幼兒對話中,無疑會對幼兒身心發展造成諸多消極負面的影響。細節七中的王老師隨著調皮軍軍的表現不斷地說出了一些挖苦、諷刺的反語,不但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反而造成了整個班級的混亂,給師幼關係造成了緊張的氣氛,可想而知,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多么的重要。當遇到幼兒問題行為時,我們需要堅持正面引導的原則,要用幼兒能聽懂的語言表達形式,讓幼兒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到底應該怎么做,正確的做法是什麼,通過一些鼓勵的、激勵的話語幫助幼兒明確努力的方向,還可以輔助一些動作去提醒幼兒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地修養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努力追求一種積極向上、文雅適宜的語言風格,一定不能養成“正話反說”的語言習慣。

幼稚園教師《給孩子當下的幸福》讀書筆記
2019幼稚園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看這本書時很多次有感動到極致的感覺,就像看一部特別好的電影。電影是虛構的,但這本書記錄的是真實的,這讓我對原本感覺缺乏感覺的生活,又萌生了一絲希望。

或許擦亮眼睛,仔細找,感動還是能找到的,特別是我們還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領。則像一股細細的沙,慢慢流進心裡,一點一點填補了石頭的縫隙,同時帶來一份柔潤,抹平石頭的稜稜角角。

作者馬麗娟老師:中國第一批接受國際華德福?史坦納幼兒教育協會培訓的幼兒教師李躍兒芭學園資深教師,擅長教育管理,培養、提升教師團隊以及對教育感悟的總結。在XX年不間斷地教育實踐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積累了大量的教學觀察筆記及隨筆心得,最終形成本書。

我帶著這樣的疑惑去讀這本書:

我們天天都在講“要給孩子幸福”,那么究竟怎么樣才算是給了孩子幸福?怎么樣才可以讓孩子感受當下的幸福?

在書中馬老師給出了答案:

馬老師的答案:

幸福對於有的人來說就是,他能撅著屁股在沙坑裡玩一上午;能滾著一個破舊的輪胎在院子裡撒歡似的跑上幾圈;能七扭八扭地縫一個布包包;能將豆沙醬包在麵團里放進烤箱;能拿個大瓢給菜地澆水,給羊洗澡……

我的理解:

給孩子當下的幸福,就應該讓孩子享受他這個年齡段應該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給予孩子我們所理解的“幸福”。所以,當你看見孩子不顧剛穿上的新衣服,專注地趴在地上看螞蟻時,請你不要阻止他;當孩子不顧弄髒雙手玩泥巴時,請你不要指責他;當孩子天馬行空地給你描繪他的理想時,請你不要嘲笑他…… 因為,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讀這本書時,有一些精彩片段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片段一:點燃心靈的蠟燭

“我們要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真實地學會一件事情,就像他們真實地學會等待一樣,孩子們才會真實地活在當下。”

我的收穫:孩子們一旦學會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學會了,不會忘記的一種學會。如果我們讓一個小孩子很快地學會一件事情,那么相信他忘記得也快。因為,那是他人將別人的發現硬塞進孩子的記憶中,並不是孩子自己想真實地經驗它而記住它。所以,就如馬老師所說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點燃他們內心那盞不滅的蠟燭,保護好它,讓它燃燒得更明亮、更久遠。”

片段二:長著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並沒有什麼不一樣,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通過孩子生活中的活動,我們會認識到,每個孩子狀態背後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幫助到一個孩子成長,了解孩子狀態背後的一些緣由,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穫: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原本走的路就會不一樣,正因為這樣的不同才使得每個人都具有他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們成人的幫助,才會漸漸地了解這個世界的。

那么,作為教師,如何讓一個有困難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幫助,顯得尤為重要。而幫助一個孩子,不僅僅是指,對著孩子微笑,問他我可以幫助你嗎,實際上,幫助的意義遠不止這些,這是需記住的事情。我們不僅僅要蹲下身來看孩子,更要蹲下心來看孩子。

片段三:“難相處”背後的秘密

“從教育的角度看,我們成人要帶著一種敬畏和理解這個孩子的態度去感受他、幫助他。同時,還要看這個孩子的狀態是不是已經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幫助的範圍,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幫助,我們都有必要了解他狀態背後我們看不到的那部分東西。”

我的收穫:面對這類孩子,我們需要的還不只是接納這個孩子,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麼方式在和他交流,還有他的生活環境、飲食、作息規律等都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建立一個適合他的生活環境和具有規律的生活節奏,還需要幫助他的人給他提供可以學習的情景。讓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對待一條金魚,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魚缸,如何與人一起做一個事情,如何表達自己……當他看到這樣的場景,會從中學習到怎樣真正地去照顧一條魚,會學會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漬,會學會協助同伴做一個事情,會學會在集體中表達自己的想法。

讀這本書,我就像在看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里行間充滿著溫馨愛與親切。看著故事裡的孩子們遊戲、學習、搗亂,看著看著我就會被這些小傢伙感染,跟著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長。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書里沒有深奧難懂的語言,沒有驚人的創見,沒有苦心的勸導,有的只是老師對孩子濃濃的愛,一種發現優點的眼神,一種可以溫暖孩子心靈的光,引領幼兒成長。透過馬老師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們的世界:一個寧靜的世界,一個充滿力量的世界,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我覺得應該像她學習,用心去體會孩子,真心將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們融匯在一起。

幼稚園老師,絕對不是我們以前想像的那樣,只是一個“能帶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樣,幼兒教育工作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工作經驗,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個人魅力,創造才華......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並不是僅僅有“愛心”就足夠的。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我要成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稚園教師。

《由“木桶效應”說反思幼稚園班級管理》讀書筆記
2019幼稚園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本周已經開學了,孩子們進入小班後,對幼稚園的集體生活和學習環境已經比較的適應,大部分的幼兒都能開開心心地上幼稚園。但是,對於一個班級來說,她需要教師精心地去治理。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有效地做好班級的各項管理,使班級各項工作開展有序呢?我最近看到了一篇文章《由“木桶效應”說反思幼稚園班級管理》一文,看後對我啟發很大,我認為可以在今後自己的班級管理的實踐當中進行嘗試和借鑑。下面我將自己學習的一些體會分享如下:

一、概念:什麼是“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是一個經濟學術語,說對於一個沿口不齊的木桶來說,它盛水的多少,不在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在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二、部分摘要。

本文講述了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治理。在實踐中,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觀察,及時記錄,碰到問題時能積極思考、分析應對,以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在班集體建設中,“木桶效應”說經常被教育者引用,用來強調對班級薄弱環節的關注,強調孩子的全面發展,才能使水裝的更多更滿。從某種意義上講,一隻好的木桶想盛更多的水,它的製作與維修須由木匠去完成。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要想使一個班級有好的面貌,使孩子能得到主動的發展,作為治理者的教師就必須把握孩子發展的腳步。因此,班級管理呼喚充實型、鑽研型、反思型的教師。

首先,教師要樹立終身的學習觀念。俗話說:想讓孩子有一瓶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我們每一位教師心中要有一條奔涌的知識河流,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才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教師要勤於向書本學習、勤於向孩子學習、勤於向專家和家長們學習。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些優秀教師教育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補充他們知識的大海。”

其次,教師要善於觀察,向經驗學習。幼兒本身就是一本生動的書,天天呈現給我們一幅幅活潑的畫。每個教師對這本書要認真地“品”,仔細地“讀”,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實踐中,教師應善於運用多種手段進行觀察,及時記錄,碰到問題時能積極思考、分析應對,以積累更多更好的經驗。

最後,班級工作要善於總結,從反思中提升。教師應隨時對自己的班級工作進行總結和反思:“我是否按照新《綱要》的理念?”“班級工作哪些方面需要提高?”總之,反思是提升的基礎,在不斷的思考與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積累經驗,使自己的班級工作更加完善。

三、體會與感受。

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是一項刻不容緩的新舉措,只有成為了一位學習者、研究者,就能根據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和分析確定教育方法,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對於兒童的天性來講,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發現者。對照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實踐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理解,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就拿班級的日常工作來說吧!教師要注重自身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給幼兒以榜樣的作用,讓幼兒在教師的行為下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幼兒就像一張白紙,這要就看每一位教師如何去描繪了。如:在幼兒的常規培養方面,許多年輕老師都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該怎樣有條理、有計畫、有目的地去分配工作的時間,一旦事情多了就會感到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對日常手頭的工作,不能及時的完成時間。這方面我談談個人的一點小經驗,1、教師在制定一項常規時,要把事情考慮清楚,不要今天這樣,明天那樣,幼兒會不知所措。2、班級物品的各種擺放,要讓幼兒知道放置的位置,特別是中、大班的教師,要更加的注重幼兒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和習慣的培養,讓幼兒真正成為做教室主人的目的。

總之,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實施,我們教師必須重視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使教師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幼稚園讀書筆記
2019幼稚園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最近,我在閱讀一本書名叫《不會說話的孩子想“說”什麼》。其中有一個章節談到“培養快樂、負責、有潛質孩子的5個訣竅”。

在學習這5個訣竅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會使用的9種情緒密碼:好奇、開心、驚奇、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

訣竅1,允許孩子充分、合理地表達所有的情緒密碼(儘可能不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壓抑)。表示開心、好奇的情緒密碼,都是正面的情緒密碼;表示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這些都是負面的情緒密碼。

訣竅2,儘可能鼓勵孩子多多表達好奇和開心的情緒密碼(儘可能讓正面情緒充分發揮,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圖書或是雜誌,開始動手撕扯。如果這本書不是那么珍重,你不妨先觀察一會兒,看看孩子對撕扯所發出的聲音、撕扯時候的感覺、撕扯本身都有什麼反應。或者你就應捫心自問,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親撕報紙的動作。然後,要讓孩子知道,你認可孩子的興趣,也對此表示欣賞:“這本雜誌很棒,對不對?上方的圖案也很漂亮,紙張也很棒喲。”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撕雜誌,那就那另外的紙換下它,同時要跟孩子說:“這本雜誌不能夠撕,這有一張紙,你能夠隨便玩。”

訣竅3,排除引起苦惱的因素(儘可能設法消除因其負面情緒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鏡的人就會哭,如果我們忽視孩子的這種表現,或者對孩子的哭鬧不予理睬,這樣做會讓孩子誤以為你沒有明白他發出的情緒密碼,這樣不僅僅對孩子沒有幫忙,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苦惱。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能夠把孩子抱起來,讓孩子背對那個人,也能夠請那個人把眼鏡摘下來,或者還能夠問那個人是否介意讓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鏡,以便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訣竅4,用話語幫忙孩子表達情緒密碼。例如,小孩子正因飢餓哭泣時,不好只是餵他,也要花時刻同他說話:“我聽到了,孩子,你此刻餓了對吧,我們找點東西來吃吧!”若孩子被汽車喇叭聲嚇到了,你能夠跟他說:“那種聲音真可怕,把你嚇壞了。”孩子開心地盪著鞦韆,你能夠用話語增強這種經歷給孩子帶來的正面感受,能夠發出誇張的聲音,比如“哇——”的一聲,或者說:“你玩的很開心,對不對?”這些語言描述不僅僅對孩子的感覺予以認可,同時也能把孩子身體的感覺用語言描述出來。

訣竅5,明白孩子的願望,他想要變得和大人一樣。1歲大的索尼婭走到電視機後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電線和插頭,這時父親平靜地說:“索尼婭,若果插頭在插座里,電線就會有電,你碰它會受傷,到我這來,我給你看看這段沒有電的電線,看看到底是怎樣回事。要不來玩這個好玩的球吧!”然後索尼婭走到父親面前,聽父親簡單描述了一下電線和電流的用途,就開心地玩球去了。這時父親不妨說一句:“索尼婭,謝謝你不去玩那些電線,我愛你。”在這件事情上,首先,父親以平靜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並干預了她的危險舉動,儘管孩子不能完全聽懂父親的意思,但她明白說話的含義和語調。其次,他還給索尼婭帶給了一種十分好玩的東西——球。最後,“謝謝你,我愛你!”他用這樣正面的語言對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導索尼婭在行為上做出改變並給予獎勵。這位父親所有的舉動和反應,都是在給索尼婭師範一些寶貴的經驗,還會有助於她將來長成一個心地仁慈、態度冷靜以及情感和諧的大人。

查看更多:
幼稚園托班教育隨筆
幼稚園教師讀書筆記精選
幼稚園中班教師讀書筆記
幼稚園教師讀書筆記範文大全
幼稚園小班教育隨筆
幼稚園教育筆記之尿床感想
幼稚園教師教育隨筆
幼稚園大班教師讀書筆記
幼稚園讀書筆記名言佳句
幼稚園讀書筆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