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青年教師讀書筆記3篇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一)

《致青年教師》是吳非老師的告別講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經驗傾囊相授,對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細緻地解答,對大家在教學中可能忽視的一些細節進行叮囑,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師們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放棄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於這個民族,有益於家庭,有益於學生的事。

這本書吳非老師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裡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幾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特別是每一個章節前面短短的幾句話對我的感觸最大。現摘錄如下:

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裡。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能發光,一直在照耀著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終止。

如果上課可以不用課件,儘量不要用。教師在黑板上寫,是一種文化薰陶。如果所有的教師都依靠電腦上課,我們有可能逐漸失掉母語教育的絕好傳統。你注意到學生作業的書寫嗎?他沒有從教師那裡得到書寫的示範。

教師心中沒有陽光,學生心靈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師,他的破壞作用就大得多。他不聰明,本不是他個人的不幸,而當他通過辛勤的工作,把一百多個原本可以變得聰明的學生教育得和他一樣愚蠢時,教育的不幸就出現了。因為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學生越是擺脫不了他。

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麼書,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僅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 有位理科教師對我說,他上國小時,數學學得一塌糊塗,可是每次作業做錯,老師批改時用紅筆打叉,——那個叉叉都很小,稍微大意一點還看不清呢;而如果做對了,老師筆下的那“鉤鉤”可就是大大的了。

我半生做教師,越來越感到,我們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遵守常識。當然,即使是常識,也需要學習,也需要發現,也需要維護。 我做教師多年,每次給學生寫評語或是推薦信,最不願意寫的短語就是所謂“刻苦學習”。但是很多家長卻特別在意評價中有沒有這個“刻苦學習”,好像不寫上這一句他的孩子品格就有缺陷似的。 我看過一些青年教師死記硬背學生的生日,他們很想讓學生在生日那天收到老師的簡訊或是問候。動機很好,但我認為這樣做可能多餘。愛自己的學生,教會他們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關心他人,培養仁愛之心,可能更為重要。

有位學生畢業多年後對他的高中班主任說:“我現在每次做假賬時,都會想起老師……”教師說:“可是我從來沒有教你做假賬啊!”學生說:“領導、職工都在看著我,我不做,企業有可能垮;做了,自己良心上過不去,對不起所受過的教育……”

任何職業都有都有危險,教師工作也不例外。說起來好像有點玄乎,但這種危險性真實地出現在我們的教育中。

我在病中,想起一個又一個學生的面容,感嘆生命的短暫,同時也讚嘆生命的美麗。我感謝上天讓我有機會認識這些美麗的生命,讓我感受他們的仁愛和賢德,讓我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教育,讓我知道職業的使命與榮耀,讓我敬重生命中的永恆。“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這句話對我的觸動很大。這是吳非老師一貫以來的追求,是他對青年教師的期待,也該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只有教師自己敬重自己的職業,自覺進德修業,才會真正擁有職業幸福感。而只有擁有職業幸福感的教師,他才會更像一個教師。真正的發自內心地喜歡吳非老師的這個詞——“負責”,而不是常見的“熱愛”。沒有道理要求每一個職業人都熱愛自己的崗位,但是“負責”卻是從事每一項職業的前提。 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呢?。在吳非老師的筆下,我們欣喜地找尋到了最佳捷徑:教師要做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只有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才能讓自己的教師生涯永葆創造激情和理想追求。

教師這個職業,特別是特殊教育教師這個職業,讓我們更好的懂得了愛,體會了愛,體會了溫暖,體會了教師的酸甜苦辣。親愛的老師們努力吧,一切的一切總會有快樂的收穫。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二)

吳非《致青年教師》獲評“最佳圖書獎”。獲獎理由:該書是吳非告別講台之作。在書中,作者與青年教師促膝談心,將30年的教育教學經驗與教訓和盤托出。該書40餘篇隨筆文章,涉及青年教師工作與生活的諸多方面。作者就像是一個即將交班的老師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領著他們去思考和解決一個個即將面對的問題。他推心置腹,現身說法。今天應該如何做教師,吳非以自己30年的經歷作了回答。因為真實、坦誠,該書格外打動人。

吳非《致青年教師》讀書摘錄:

1、簡單的常識,往往也要我們用一生的職業生命去體驗,即使我們在從業之初就知道的規則,可能也必須在長期的實踐中才能真正領悟。

2、醫學家奧勒斯在他的《行醫的金科玉律》中認為:“行醫是一種藝術而非交易,是一種使命而非職業。”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教育。

3、說到對學校的感情,可能只有把生命燃燒在課堂里的教師們最清楚,當一種職業成了你的生命,當你在從事這項工作時有宗教清潔,你就不會容忍任何玷污它、褻瀆它的行為,你會用生命去保護它的純潔。愛的太深了,所以我的眼睛裡才會飽含淚水。

4、要向學生表明我們的愛憎——在教育中,如果我們不敬重崇高,下一代將變得猥瑣;如果我們不維護正義,下一代就會喪失羞恥感;如果我們不看重誠信,下一代將以奸詐為榮;如果我們不尊重文明,下一代將比賽粗野。教育就是為了明天的社會培養合格的人,就是為了讓未來的社會超越今天的文明。

5、教育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常識——我半生做教師,越來越感覺到,我們日常工作中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遵守常識。當然即使是常識,也需要學習,也需要發現,也需要維護

6、作為教師,一旦有粗俗的行為,他在學生面前就很難有威信。教師的粗俗,一定會以各種形式傳給學生,學生時代學到的一切,都會滲入他們成人之後的生活中,教師今天這樣粗野的對待他,在未來的年月,他也有可能這樣對待別人。

7、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樣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的心靈,建造精神家園。人生中能遇上胸襟遼闊的教師,學生自然“大氣”,自然能頂天立地。

8、浮躁之風一旦傳給學生,禍害無窮。作為教師,豈可不慎!

9、不能讓學生認為我們不認真——我寧可讓學生認為我的水平差,也不願意他們認為我不認真。基礎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水平不夠,可以慢慢提高,但是教學態度不端正,會影響學生的習慣養成。教師必須時時刻刻約束自己的教育行為。

10、告訴年輕的同行:在你們開始教學生涯時,在你們以一個教育者的胸懷去愛學生時,也要注意,不要在無意間放縱了他們!

11、教師有什麼樣的教養,他的學生就會是什麼樣,學校也就是什麼“檔次”的。

12、不能疏忽的教育細節——成功的教師在工作中未必刻意關注教育細節,只是他的學養決定他在每個細節上都能體現出對人的尊敬。

13、教師的儀態也是“范”——凡是過猶不及,教師要內外兼修為好。

14、教師不是導演,課改提出的主張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生是學習的主動者,非但不可能充當教師指揮下的表演者,更不能充當皮影或木偶。

15、教師的人文素養比業務更重要——為什麼人文素養更顯得重要?教師在和學生的接觸中,必然會把自身的價值觀傳達給學生;如果為人處世違背做人的常識,對生活中美好的人情熟視無睹,怎么當教師?

16、要想到他們走上社會時的樣子——我總是在想,教育應當培養學生高貴的氣質,讓學生從青少年時代就有精神上的追求,有高尚的人生目的。他可以選擇做一個普通的人,和芸芸眾生一樣,過普通的生活,但是他的教養必須是這個社會上最優秀的。如果一個學校沒有這樣的教育理念,它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會很平庸甚至很庸俗。我們在當今社會上可以看到,不管一個人如何裝扮自己,他的“底子”往往是掩飾不住的,他的庸俗與猥瑣總會在不經意間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而他自己一點兒也察覺不到。這種差異往往體現了青少年時代所受的教育水平,當年有什麼樣的教育,就可能有什麼樣的未來。

17、究竟什麼是“教養”?看見別人跌跤不要笑,看見窮人心裡難過,這就是教養。教育者如果沒有悲憫與同情心,將很可悲。

18、與學生的溝通,年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師的心態。讓學生喜歡你的課,不是譁眾取寵,除了學養,可能還取決於你有沒有教學的激情,能否讓學生在你的課堂之上盡情的表現自己(哪怕犯點錯誤)。

19、中國小的課堂,除了有探索和發現,有理智和情感,還應該有孩子的童趣,有少年的率性,有青春的詩和夢……

20、如果教師辛苦工作,可是卻無法讓學生熱愛課堂,這位教師的工作就沒有什麼價值。

21、教師不是演員,教師要有自己的教學構想、教學計畫,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培養有一定的計畫步驟,怎么可以想演戲一樣只考慮觀眾的口味?為什麼有些公開課“好看不好學”?正是由於其中的表演成分過多!教師不要把自己當演員,你的學生喜歡你的課,主要是因為你引導他進入有意思的境界,通過你的教學,他學到了方法,發現了智慧,而不是在看一場演出。

22、學生修養的好壞受到家庭氛圍、社會環境、學校教育的影響,其中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學校教育的範疇,也許我們改變不了學生的家庭氛圍,暫時扭轉不了社會的某些醜惡現象,但是我們可以嚴格要求自己,當我們以最佳的儀態不卑不亢的面對學生時,其實我們就是在傳達出一種正確的、文明、有修養的氣度,其實也正是在間接的改變著未來某些家庭的氛圍、扭轉著社會的不正之風,因為教育就是面向學生,學生就是我們的未來!

教師讀書筆記《致青年教師》
2019青年教師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一、書名: 《致青年教師》 作者:吳非

二、內容簡介:

該書是吳非告別講台之作。在書中,作者與青年教師促膝談心,將30年的教育教學經驗與教訓和盤托出。該書40餘篇隨筆文章,涉及青年教師工作與生活的諸多方面。作者就像是一個即將交班的老師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領著他們去思考和解決一個個即將面對的問題。他推心置腹,現身說法。今天應該如何做教師,吳非以自己30年的經歷作了回答。因為真實、坦誠,該書格外打動人。

三、內容摘錄與感悟:

1、《珍視我們的專業》

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裡,這或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並有不同的闡釋。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直發光,一直在照耀著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終止。(p16)

感悟:學會學習,學會讀書 教師是最需要讀書的職業之一,真正的教師一定是讀書的愛好者。 讀書,能夠改變教師教育匱乏、蒼白的狀態,才能“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才能妙語連珠,引經據典;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把陽光散布在別人心裡;讀書,能夠使教師思考人生,改變孤獨、麻木、灰色的人生狀態,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層次,才能賦予課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賦予課堂盪氣迴腸的藝術魅力,才能不用再談“職業倦怠”。

2、《不能疏忽的教育細節》

校園裡有些事,在教育圈之外的人看來,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的人去關注,但對教育者來說,如果不關注細節的作用,也很難為人師表。(p74)

感悟:關注細節 “以身立教,為人師表” 是我們行為永遠的準則,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考慮孩子們投在我們身上的目光,應該考慮我們該給孩子們展現些什麼。我們應該關注我們言行中的細節: 表現出我們的激情,因為激情不僅會被感染,而且是一位優秀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展現一種好的態度,表現出你的喜愛、關心和尊重,因為態度是會影響的。

3、《這樣的學生可愛嗎》

應當說,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經過良好的教育,他們都有可能成為有教養的公民;我們應當珍視他們身上的那些值得愛的稟賦,不要輕易地讓它們丟失。無論這樣的工作有多艱難,我們必須去做,而且要抱著這樣的信念:這件事,如果我們不去做,可能就沒有人做了。(p117)

感悟:要樹立服務意識 因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務精神的教育。服務不僅僅是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一種獎品和一句讚揚,真正的服務應該在課堂。比如:你是否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了;課堂上是否關注每一位學生了。

4、《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p9)

感悟:老 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會上一些極 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為,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著重要影響的!

5、《炸土豆條是哪裡來的》

不要讓孩子們離開土地,更不要讓他們厭惡體力勞動,因為學會勞動,人才會有一雙靈巧的手,人就是在勞動中逐漸站立起來的。

感悟:學生可以離大志,考名校,這無可厚非,但作為教育者,作為家長,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進名校,不培養動手能力,考進了名校又有何用,高 分低能,毫無創新,這樣的學生,這樣的所謂人才,比比皆是。中國人的教育觀念,是時候需要徹底革新了,讓學生對社會多點了解,讓學生對生活多點認識,這也 是學習,也是教育的外延,我們的教育不應該越來越狹隘!

看完整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聯想到現在許多老師沒有把教育當成事業,對教學沒有理想,沒有追求,把完成任務當成目標,工作就是為了掙份兒工資,於是乎,工作處於被動狀態,領導推一推,他就動一動,教學沒有激情,更沒有幸福感,這樣的教師教出的學生又會怎樣呢?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吳非先生說的多好啊,對自己的職業生命負責,就要對得起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多一份熱愛,追求一種做教師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於創新,上出一節節精彩 的課,讓學生徜徉於課堂的幸福中,同時自己也因精彩課堂而新鮮著、幸福著!

《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讀書筆記
2019青年教師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美國自白派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說:“魅力有一種能使人開顏、消怒,並且悅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質。它不像水龍頭那樣隨開隨關,突然迸發。它像根絲巧妙地編織在性格里,它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

教育閃閃發光的魅力,不體現在高樓大廈和現代化設施,而主要體現為人的魅力、教師的魅力。

於漪老師說:“我愛學生,愛生活,愛未來,愛蘊含著燦爛中華文明的語文。教課不是當旁觀的評論員,只有用生命編織的、從心底里流出來的歌,才動聽,才感人,才會如清澈明淨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學生的心田。”

品讀《教育魅力》,使我意識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於教育是一種生活,是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捨的精神。一個教師如果認定自己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認定教師這個職業,其出發點與歸宿都是“學生的成長”,能夠像於漪老師那樣“把學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夠使自己教師職業的價值與樂趣體現在“教師也生活在學生心中”,那就真能夠像她那樣“魅力無窮”,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除了於漪老師的教育故事之外,書中還講了一系列教育大師散發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動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鄭玄、顏之推、韓愈、柳宗元、朱熹、王守仁、黃宗羲、王夫之等,近現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馬寅初、錢夢龍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躍在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關愛學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跡。這么多的教育故事鋪排開來,我們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閃閃發光,光明燦爛,經久不滅。”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帶著對生命的洞察和至愛,帶著人格的魅力和靈性,像尋找珍貴的金子一樣去發現和喚醒生命的潛能,激發生命的活力。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教育淋漓盡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 吳非
青年教師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一)

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

1、教師無法抑制自己的激動或傷感,那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當著學生的面哭泣吧。讓學生看看,老師和自己的母親、父親一樣,和普通人一樣,也有悲傷,甚至會感到絕望。

2、在學生面前,我們沒有必要掩飾自己的感情。。我們教育孩子成為人,我們自己首先必須是情感正常的人。我不在乎學生說老師多愁善感,但我在意自己教出的學生能不能成為情感健全的真人。

3、不要忍,就讓你的眼淚流下來,當著學生的面流下來。我寧願他們面對你的眼淚感到驚愕或尷尬,也不願意他們那樣木然地面對人間的一切。

4、青少年能被感動,除了天賦善良,更需要在無比豐富的現實生活中一點點地獲得良知,而家長和一些教師卻只在意他們的考試成績,沒有意識到教育的欠缺。

5、作為指引者的教師,應當引導他去關注,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閱讀的經歷,他的閱讀如果是有效的,能孕育人文情懷的,他的情感就能被喚醒,也就一定會有感動。

我們要有什麼樣的志趣

1、原諒他們,不是所有的水都要流向一條河的,也不是所有的河都向著大海的。你能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熱愛”。

2、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飛翔的,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徜徉在理性思考的樂園中的。我們沒有權力要求所有的人和自己持一樣的生活觀。堅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別人的選擇,在一個文明社會裡,這是知識分子應當具備的素養。

3、當然,作為教師,我們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對學生會有影響,我們必須審視自己的生活志趣,關注教師應當具備的情感與情趣。因為我們的學生時時都在看著我們。

做一個有胸襟的教師

為了你的學生,你應該首先做一個有胸襟的教師。

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之心境,如長空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建造精神家園。人生中能遇上胸襟遼闊的教師,學生自然“大氣”,自然能頂天立地。

為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

1、其實,不管是什麼地方,每箇中國人的根都在農村,我們的祖先都是農民。小農意識哺育了民族性格,也或多或少地影響了知識階層。我們也不可避免地會把小農意識帶進教育。可怕的是這種習氣又通過教師的示範,傳染給一代又一代的學生。

2、有些教師回憶自己的學生,會發現在做人上差異過大,其實種子是在青少年時代種下去的。如果你嫌自己的學生“小氣”,既需要從親職教育方面找原因,可能也得反思:自己是不是個“大氣”的人。

珍視我們的專業

1、其實,所有的學科都值得從業教師去熱愛。我在中學,看到很多老師都很珍視自己的專業,他們從自己的學科中獲得教學的樂趣,也獲得了生活的樂趣。一個連自己的專業都不愛的教師不可能成為優秀的教師。

2、對受教育者而言,每位教師承擔的教學只能占他一生學習經歷中的一小部分。在那樣一個階段,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應當高於學生,非此不足為師;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階段,教師應當表現得比學生更善於學習,因為“教會學”也是他的專業技能。在短短几年的教學中,教師有可能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印象,因為他的風格,因為他的專業素養,因為他的教學素質——當然還會有一種可能:因為他的不學無術。

3、我想到,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裡。他的“亮度”在於他個人的修煉;如有他有“電源”,或是不斷充電,他就能一致發光,一直在照耀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終止。

4、進德修業是個人的事,是自覺的追求,對一個勞動者來說,專業素養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對一個現代教師而言,持續的學習將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撐自己作為文明人的操守。

不是活潑,是缺乏教養

1、作為教師,一旦有粗俗的行為,他在學生面前就很難有威信。教育者缺乏文明素養,他的學生就可能粗俗。

2、現在,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教育根本不輸在所謂的硬體上(至少在城市是這樣)。在教育理念,具體到教師素養方面,我們可能比文明國家落後一個世紀。

3、你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粗俗的東西,任怎么裝扮也脫不了俗;而從小養成的文明,不會褪色。

不要因為這樣的話而自得

1、教師擔負的是教育使命,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教師代表國家和民族的教育意志,對公民實施教育,這不是做買賣,也不僅僅止於服務,不能忽視教育的教化功能;教師不可以犧牲自己的尊嚴去取悅學生和家長,他也不能利用學生和家長的喜好作為向社會向學校討價還價的籌碼。教師利用家長和學生的選擇來提高自己的身價,是缺乏自尊的表現。

2、教師必須通過教育教學,讓學生敬重文化和文明,讓學生敬重教育,敬重教師,敬重所有的勞動者。所有的這一切,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教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不是為了證明個人的能力,證明自己具有超越同行的專業素養。

3、經常在體育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在戰勝對手後跳躍奔跑,倒地狂喜,或是喜極而泣,甚至有極端的動作,我理解運動員的心情,因為畢竟冠軍只有一個。然而教師沒必要這樣。我們所做的工作,只是致力於人的一生中的某個階段的某一方面的能力的培養,而且會有很多人共同再做類似的工作。我們所做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慢”,我們不可為一時的成功狂喜;再說,教育不是體育比賽,我們不需要“戰勝”誰。

說學生聽得懂的話

1、教師不了解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缺乏耐心,說話方式不當,都可能形成隔膜,使學生畏懼老師,從而失去很多學習機會。師生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主要責任在教師。

2、在教學不順利的時候,教師們能不能做點反思:自己的教學語言是否有問題?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這些人的成長需要靠我們的耐心和勇氣去實現,如果能時時想到每一節課,每一次談話,都關係到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關係到他的人格養成,關係到他個體生命的價值,我們可能會更加重視話語方式,加強與學生的心靈溝通。

課堂有你,更有學生

如果上課可以不用課件,儘量不要用。教師在黑板上鞋子,是一種文化薰陶。如果所有的教師都依靠電腦上課,我們有可能逐漸失掉母語教育的絕好傳統。你注意到學生的作業書寫嗎?他沒有從教師那裡得到書寫的示範。

不要保留學生的檢討書

1、教師可以懲罰學生,但不要捉弄學生。比這更失敗的,是教師保留學生的檢討書。

2、千萬不要保留學生的檢討書,“文革”結束後,我們看到,當年的那些“檢討書”、“思想交代”記錄的是全社會的恥辱。那樣的教訓,永遠不該忘記。

3、我們是教育者,我們沒有權利去審判學生;我們不要扮演聖徒,眾生平等,所有的人都不過是人世間的匆匆過客。作為教師,無論如何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

教師的心中要有陽光

你們年輕,年輕真好,和學生的距離小。但是與學生溝通,年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師的心態。讓學生喜歡你的課,不是譁眾取寵,除了學養,可能還取決於你有沒有教學的激情,能否讓學生在你的課堂上盡情地表現自己(哪怕犯點錯誤)。中小學生的課堂,除了有探索和發現,有理智與情感,還應當有孩子的童趣,有少年的率性,有青春的夢和詩。。。如果教師辛苦工作,可是卻無法讓學生熱愛課堂,這位教師的工作就沒有什麼價值。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二)

翻開《致青年教師》這本書,我不禁被他的目錄吸引了,“就讓你的眼淚流出來”、“不要因為這樣的話而自得”、“我是來欣賞同行的”“愚蠢者的“苦幹””……一個個獨特的標題就這樣把我帶進了這本書里。書中平實的語言,真實典型的案例,非常貼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讀後感覺受益匪淺。

讀完後,就如同說的是自己的事一樣。同時也為我們指出了許多誤區和錯誤。讀完這本書後,讓我明白了教師的胸襟能夠影響學生的氣度,也讓我明白了我們現在從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徵是慢。同時我也知道了如何讓學生喜歡我的課,課前緊張是正常的……等等許多往日困在我心裡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讀著這本書我也時常反思我過去的教學生活,現在想想當時的我除了缺教學經驗外我還真的做著愚蠢者的“苦幹”。再想想我現在的教學我更重視學生了,教學過程也流暢了。這些經過挫折而得到的經驗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當我們碰到難教的學生時會急,當孩子聽寫詞語老是錯誤時,我們也會急,甚至有時會責罵他們。在《不要急》中,吳非老師告訴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

我們經常說:“有什麼樣的老師就有什麼樣的學生。”教師的習性會不自覺的影響學生,更重要的,是教師的行為直接對學生起了一個示範。就像吳非老師在《不能忽視的教育細節》中指所說:因為工作繁重,事務龐雜,許多教師的案頭總是堆滿了各種東西。如果擺放有序,關係不大;如果既雜且亂,學生看到了,他對自己的雜亂無章也會變得無所謂。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教師常常是榜樣。看到一些青年教師注意辦公桌的整潔,書本擺放整齊,私人物品和辦公用品位置安排恰當,學生對他們的教學自然會多一份責任感。所以 作為一名教師,決不能在教學的同時忽略了一般的細節,特別是作為一名特教教師更是如此,因為聾啞學生的模仿能力更強,我們特師的教養對聾生的影響力會更大。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碰到難教的學生時會急,在我們面對聾生聽不懂、學不會的時候更容易急。在《不要急》中,吳非老師告訴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教育。對學生的教育,不是捏泥人,不是想捏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的,也不是即刻就能完成的。是呀,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一群殘疾的孩子,我們不能看到他們未來的樣子,但是我們可以想像,我們能給他們的只有愛心,耐心,對我們的孩子實施持之以恆的教育。

“教育無小事”,“生活及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不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能教給學生比知識重要得多的,是思想,是氣質,還有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了,我現在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相關推薦: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 吳非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1000字
《致青年教師》讀書筆記
致青年教師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