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理性批判》讀書筆記

定理二主要闡述了幸福原則。雖然幸福原則不是康德所認為的普遍適用於每個理性存在者的實踐法則,但是康德看不否認幸福的作用,並且認為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本性。康德花了大篇幅論述幸福原則、幸福與德行的關係以及幸福之所以不能成為實踐法則的理由。

1幸福原則:一切質料的實踐原則本身皆為同一種類,並且從屬於自愛或個人幸福的普遍原則。即一切物質的、主觀的實踐原則都是從屬於對幸福的欲求這股基本的原則。出自一個事物實存的表象的快樂,在它應當是對這個事物的欲求的決定根據範圍內,是以主體的接受性為基礎的,因為它依賴於一個對象的此在。即人們的快樂(幸福)它是由人對所希望得到的對象而確定的它是人們的主觀願望、主觀感覺決定的,是依賴於人的願望的那個對象而存在的,倘若人們想要的那個東西沒有得到,那么這種幸福便不復存在了。從而它屬於感覺(情感),而不屬於知性,後者依照概念表達表象與一個客體的關係,而不依照情感表達表象與主體的關係。即幸福是之於主體(人)的一種感覺,它不是依賴客觀實在而是依賴主體的感覺。於是,只有在主題期待於對象現實性的那種愉悅感覺決定欲求能力的範圍之內,這種快樂才是實踐的。但是,想在一個理性存在者有關貫穿他整個此在的人生整個此生的人生愉悅的意識就是幸福,而使幸福成為意志的最高決定依據的那個原則,正是自愛原則。於是,一切質料得原則既然將意願的決定依據置於從任何一個對象的現實性那裡感受到的快樂與不快樂之中,便在它們一併屬於自愛原則或個人幸福的範圍以內。即這種原則就人們的行動是以是否獲得了幸福快樂為依據的。

2幸福與德行的關係:儘管康德把德行看做人之所能得到的最高的東西,儘管他把先天理性和感性經驗對立起來,但他並不排斥幸福原則。相反,他認為幸福是一個完善的道德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幸福雖然和德行相關聯,但它既不是德行的附屬品,也不是德行的派生物,如斯多亞派所主張的那樣:幸福就是對德行的認識。在康德看來,一個有德行的人,還不是一個道德完善的人。道德雖然是最高的善,但不是唯一的善也不是完全的善。一個有德行的人還應該得到幸福,最理想的情況是所得的幸福和他所有的德行在程度上相一致。不應得的幸福是無價值的,得不到報償的德行本身雖然可貴。而伴隨著應得幸福的德行卻最為理想。德行是幸福的條件,其本身必須是無條件得善。所以,康德的德行論並不否認幸福為完滿的道德生活所必須。他所著重的不是幸福,而是去研究怎樣才值得幸福才配得上去享受幸福,研究幸福的條件是什麼,以及這種條件是從哪裡來的。

3幸福之所以不能成為實踐法則的理由:由對幸福原則的論述可知,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同的,只有自己期待的對象得到了,才算的上幸福,而每個人的對幸福的欲求是不同的,因此,幸福是不可能適用於每一個人的普遍法則。

整體來說,康德對於幸福的闡述是基於道德法則基礎上的,是辯證論述的,因此,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