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委工作總結

三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鄉黨委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鄉的目標,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快速發展。三年來,我鄉先後榮獲省、市、縣各級表彰獎勵60餘次,並歷史上首次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全縣“三個文明建設標兵單位”。可以說,最近的三年,是我鄉經濟發展最快的三年,是農村面貌變化最大的三年,也是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三年。回顧三年來的工作,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突出產業建設,經濟發展步伐加快

產業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撐。根據我鄉實際,重點發展“五大產業”:一是農業。嚴格堅持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拋荒,全鄉糧食產量穩中有升。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建立了一批西瓜、疏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基地,來勢十分看好。二是林業。三年累計完成工業原料林建設3100畝,油茶林700畝,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立足資源優勢,堅持把楠竹作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通過宣傳引導,共完成楠竹新造1600畝,楠竹低改5500畝。全面推行林權制度改革,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極大地激活了林業生產力。狠抓資源林政管理,基本杜絕了亂砍濫伐行為的發生。切實加強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防止了重特大森林火災的發生。三是畜牧業。立足我鄉牧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山羊、肉牛、生豬、家禽養殖,效益十分明顯。其中王家村的肉牛,東嶽、半山村的山羊,樓腳村的生豬和竹狸鼠,其規模在全縣均居前列,具有很大影響。近三年來,全鄉投資10萬元以上的養殖專業戶就達20餘戶。四是工業。在持續國際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各工業企業千方百計搞技改、抓管理、降成本,在逆境中求生存、謀發展。東鑫錳業公司投入1000餘萬元,實施技術改造,新上一條生產線,始終保持正常生產,產值和效益不斷攀升。近三年來,該公司上交稅金一直穩居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前5位。天然板業公司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天農”牌竹膠板被評為懷化市名牌產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拓展。通過招商引資,在樓腳村創辦了一家投資60餘萬元的楠竹拉絲廠。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對我鄉境內的原8家竹筷廠進行清理整頓,通過資產重組,投資160餘萬元,整合為兩家設備先進、規模較大、清潔環保的新型竹筷企業,徹底改變了過來我鄉竹筷加工企業“散、小、差”的狀況。五是旅遊業。我鄉楠竹資源豐富,總面積達7萬餘畝,美麗的竹海在湘西南絕無僅有。通過宣傳推介,竹海旅遊開發成功列入全縣“十二五”規劃重點開發項目,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二、突出項目建設,農村面貌不斷改善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我們始終堅持以項目為抓手,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鄉村面貌。一是狠抓公路建設。公路是制約山區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我們緊緊抓住國家的政策機遇,廣泛宣傳引導,籌措配套資金,大力實施通暢工程。三年來,共完成了6個村的通路公路建設,總里程達27公里,總投資近600萬元。總長7.5公里、總投資160餘萬元的坡腳村翁秀溪組級公路,也正在緊張施工當中,明年上半年有望全面竣工。各村結合實際,積極發動民眾投工投勞,三年共修建林區公路20餘條,極大地改善了交通狀況,為發展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狠抓通信設施建設。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為加強通信設施建設,我們多次與縣移動公司銜接爭取,投資450萬元,先後在樓腳、溪坎建了3座移動基站,實現了移動信號在全鄉範圍全覆蓋,不僅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生活,也將有力地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三是狠抓村級陣地建設。針對村級活動陣地簡陋、陳舊,嚴重影響工作開展的問題,我們積極向縣委組織部、縣衛生局等單位銜接聯繫,爭取項目資金近60萬元,實施了樓腳、肖家、溪坎三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項目和溪坎村衛室建設項目,使全鄉實施改造的村部達到5個。四是狠抓機關單位站房建設。為改善機關形象,各機關單位積極向上爭取支持,加大站房建設力度。鄉政府機關爭取“五小”工程項目資金10餘萬元,新建了廁所和浴室,並對食堂進行了裝修改造。鄉衛生院爭取項目資金50餘萬元,進行了全面改造。學校、動物防疫站、郵政所等單位,都相繼實施了基建改造。五是狠抓集鎮公共設施建設。為完善集鎮服務功能,我們爭取上級資金40餘萬元,修建了鄉客運站。同時,爭取國家資金76萬元,著手實施集鎮自來水建設工程。六是狠抓公益設施建設。為解決五保老人的生計問題,我們爭取上級資金48萬元,修建了鄉敬老院,通過一年多的運行,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