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工作職責及制度

財務崗位的目的:

統籌安排企業的財務分析、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

財務崗位的功能:

1,保持良好的資本結構和較高的資本增長速度,穩健理財,讓企業的投資發生生產效益超過成本的規律,儘可能的充實企業的資本。

2,是對生產和銷售的效率和效益進行最明細的總結,制定明確的指標。並對此進行最有效的改善,使指標能按計畫或超額的完成。

3,對成本的節流通過數據對比,提出很明確的指標。對相關的部門,比如業務費用(報關費、拖櫃費、港務費等)、倉庫儲備、材料採購、行政費用、損耗折舊等管理費用進行預算並嚴格的監督。

4,對企業後續的投資、擴張、成本積累通過有效的市場分析,而擴大經營,使再生產過程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一,工作職責:

1,對公司會計體系的有效性負責:

(1)設定帳戶

(2)複式記帳

(3)填制和審核憑證

(4)登記帳簿

(5)成本計算

(6)財產清查

(7)編制會計報表

2,編制各類財務報表,並對提交報表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負責:

(1),財務報表

(2),收支日報表

(3),每日財務支付表

(4),月度損益表

(5),庫存、出櫃比較表(統計)

(6),月度資金餘額表

(7),月度倉庫儲存單(包括成品)(統計)

(8),材料夠入統計表(統計)

(9),成品出貨統計表(統計)

(10),成本增、減比較表

(11),收入傳票

(12),出納傳票

(13),匯總傳票

(14),資金平衡表。

(15),資產負債表

(16),企業利潤表

(17),現金流量表

3,對其他財務信息(比如:預算管理、額度管理、行政管理)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公允性負責。

二,工作內容;

1,制定並提交本部門年度工作計畫、人員計畫,負責對本部門員工的考評、培訓指導,選拔人才

2,擬定公司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有關管理制度

3,預測、落實公司資金的統籌與收付

4,日常憑證審核、財務印章管理,組織公司核算及對外財務信息披露(比如對銀行、工商、稅務等合作機構)

5,負責財務分析,財務預、決算及財務解決方案的提出

6,協調與會計事務所、財政、稅務等部門的關係,對稅務統籌工作提出建議

7,組織公司財務報表審計以及驗資等專項事務

8,組織公司財務系統的各類崗位培訓、技能培訓工作

9,參與公司投資項目、財務論壇及契約有關財務條款的審核

10,指導對外投資企業的會計核算、財務分析管理等工作。

三,財務對其他部門的監管,加強對成本控制(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為中心的企業財務管理:

1,對採購行為的監管

(1)把握材料成品與報廢的比例,監督採購部預算好本次材料的用量。

(2)配合採購部對採購材料因質量、規格等不良現象需要退貨的,要迅速辦理退貨手續,及時扣取相應款項。

(3)貨款結算政策上,為維護自己的數量和質量的利益,嚴格禁止採購部直接辦理現金支付事宜,要避開即時結付的交易辦法,儘量延長付款時間。

(4)財務部對市場也得有深度的信息掌握。市場有異常波動時,可間斷的聯繫供應商了解材料的價格、供貨能力、以及材料未來的走勢。

(5)任何部門需要採購什物,財務部都必須要求對方簽出有總經理簽字的書面申請單或者是“採購單”,才允許採購相應的物料。同時,也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安排資金的投入。

(6)財務部要求採購部每日校對各供應商的帳務狀況,以及庫存的材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