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英語教學感言

此次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參加的“歆語工程”10天培訓學習,讓我一生受益無窮!

回想起培訓,我似乎又回到了北外充滿魅力的課堂,聆聽著教授們精彩的講座。劉冰老師的兩句話:“become a better you!”“life is too short to be little.”成了我學習和生活的座右銘。同時,劉冰老師也讓我收穫了此次北京學習的第一枚碩果:用自身對學科的熱愛去感染學生。

北京市一線教師主維山老師的課讓我收穫了此次北京學習的第二枚碩果:心有多熱,事業就有多火! 在他的課上,我第一次感受到英語課堂的魅力居然可以如此之大!

17號一整天是邱耀德教授帶給我們的精彩授課。邱老師詼諧幽默的語言,充滿童真的表情和行動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麼是“蹲下來和學生說話”,也使我對英語課堂的理解有了極大的改變:英語課堂真的可以“以玩來學,玩中求學!”從邱老師身上,我嚼透了此次北京學習第三枚果實的滋味: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的生命!

學習10天,受用XX年、20年,甚至一生……

河北省平山中學 范國樹

在今年的“歆語工程”中國小英語教師高級研修班上,多位專家從現階段中學英語教學實際水平入手,就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進行了詳實而又耐心的講解。在談到課堂教學時,專家們告誡我們一定要克服四個現象:一講到底,滿堂灌。一練到底,滿堂練。一看到底,滿堂看。一問到底,滿堂問。

我作為一名常年教授畢業班的教師,深深折服於北京四中李俊和老師對聯考相關內容的講解。李老師用幽默,樸實的語言,結合四中的具體情況和他本人幾十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講述了如何運用多種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成績等內容。這對於來自英語教學基礎相對薄弱的山區教師來說,幫助良多,相比之下,我也感到了自身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方面。

“學而知不足,做而知不能”,通過此次北外之行,我深感自己知識面的狹窄,但願將來有更多的機會向專家們討教,祝願“歆語工程”越辦越好。

河北省平山兩河中學 冀文會

今年7月9日至18日,作為革命老區平山的一名教師,我有幸參加了“歆語工程”中國小英語教師培訓班。這次在享有“中國外交官搖籃”美譽的北外學習的機會彌足珍貴。

在短短的10天內,專家們從不同方面和角度給了我們很多啟發與思考。培訓內容充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案例講評也生動有趣、實效性強。特別是袁昌寰教授的課堂活動設計課,該課程從理論到實踐,都讓我的教學思路大開。她把親自設計好的活動帶到課堂上,讓我們一起參與、一起體驗。她敬業的教學態度和智慧的語言令我折服。此外,屠蓓和陳琳教授身上體現出的“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也深深地激勵了我。

“歆語工程”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程,更像一場春雨,播撒在教育這片希望的田野上。這次培訓讓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一次洗禮和升華。培訓雖然結束了,但學無止境,我將把培訓中學到的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實踐中去,為山區孩子的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盡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