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師培訓感言3篇

XX年3月,我有幸參加了松江區青年物理教師培訓班。培訓期間,我聽了許多講座,比如談如何寫論文、如何評課等等,每場講座都讓我有所收穫,其中七寶中學特級教師褚慧玲老師的講座使我內心感觸很大。

首先從這個老師的外在形象上,讓我感到她充滿激情,充滿活力。我想她自信的笑容肯定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再者是她談到她去全國各地上課、賽課時的風格,她總是這樣開場白:“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或者說:“同學們,我有這樣一個問題,請你們幫我解決好嗎?”等等。她總是把學生擺在第一位,尊重他們,相信他們,很快拉近了與學生間的距離,讓學生願學物理,樂學物理,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最後就是她的論文,她的論文不僅僅是關於中學物理教學的,還有許多是涉及到物理前沿方面的科普文章。她利用她能利用的一切資源來查找資料,然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高深的物理知識說清楚,對中學生進行科普宣傳,她對教育的熱情和執著讓我汗顏,也激起了我那顆沉睡的心,讓我迫切地感到:我也應該做點什麼!

過去,對那些在教育領域中的優秀的人,我總是羨慕、讚嘆,今天我在羨慕的同時也在思考:他們為什麼做得這么好?而我為什麼不能?我想他們成功的背後一定是付出辛勤的勞動和汗水的。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積才能薄發”,積之越厚,發而為薄,也就越精粹,越美妙,越能產生最最佳化的教學效果。我想我首先應該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積累,並不斷創新,這樣才能在教育這塊田地里做到遊刃有餘。

第二是抓住學科特點,領悟教育真諦。物理學科的最大特點是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較多,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在活動中積極思考、探索,這樣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德國著名的教育家第惠多斯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我想我們在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學生的同時,我們仍要不斷地學習教育理論知識,讓理論為實踐服務。既然課堂教學是門藝術,我們就應不斷進取,自覺追求教學藝術的最佳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懂得如何學,怎樣才能學得更好!真正地做到“教是為了不教”。

還有就是要正確地對待自己,正確地對待教師這個職業,不斷地洗滌、淨化自己的心靈。有人說:一個教師的成功取決於教師的品質、性格、學歷和專業水平。我想在學歷和專業水平方面,我們是要符合要求,但在工作中更重要的是養育自己的品質和性格,使自己的品質和性格更適合這個職業,真正地做到耐心、細心、恆心、專心,同時還要具有一顆高尚的心,視教育為國計民生之大計,視教育為己任,靠實力和品質去提升自己的社會形象和地位,讓學生真心地尊敬你,崇拜你,讓家長由衷地尊敬你。更重要的是通過你的教育,學生能具備優良的品質,比如有健康的體魄、有責任感、有同情心、有合作及團隊精神、有創新和批判的思維,這樣的教師就是成功的,同時也是偉大的。

以上是我參加本期學習培訓的感悟,也是我的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