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高三學生——要善於同疲勞作鬥爭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很多同學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一種現象:身心疲累。表現為學過的知識感覺模糊,腦袋裡一團漿糊、學習效果不好,以致不少學生認為自己的腦子不行了,失去了對聯考的信心,影響到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這是因為進入高三階段,重複性的學習和過量的練習造成了生理疲勞與心理疲勞,再加上缺少有效的學習方法與策略指導或者複習沒有計畫,於是就出現了這種現象。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學習疲勞。

學習疲勞是指一個人長期連續學習之後學習效率下降的一種生理與心理異常的狀態,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表現分兩類:一類是生理疲勞,主要指大腦疲勞,如提不起精神,感覺遲鈍,動作不協調、不準確等;另一類是心理疲勞,反應為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遲鈍,反應慢,情緒躁動不安等。實踐證明,大腦出現疲倦反應,進入保護性抑制,即使勤奮苦讀,學習效果也不會好,必須用科學的方法調整,不可等閒視之。

首先要弄清學習疲勞產生的原因。第一,長期超負荷用腦。高三學習的難度大,強度高,時間緊,加上連續作戰,缺乏休息,勢必引起用腦過度。人腦是世界上結構最精密功能最完善的組織,的也是最易疲勞的組織。用腦不科學最容易導致大腦疲勞。

第二,學習安排不科學。作息時間不當,如學習時間過長,缺少適當的休息:學習材料安排不合理,長時間用一種方式學習一科知識,長時間做同一類試題等。

第三,缺乏學習興趣。由於偏科或者長期成績不理想,對某些學科或者某些老師或者某種教學方式不感興趣,沒有鑽進去,但為高三形勢所迫,又不得不學,所以就強迫自己學,時間一長就產生厭倦疲憊,出現頭昏腦脹,注意力渙散,嚴重影響學習效率。

第四,不良情緒的影響。譬如多次考試失敗導致失落感,盲目攀比導致自卑感,以己之短比人之長造成沮喪失望感,不善處人際關係造成孤獨感,由於知識掌握不牢固對未來的聯考產生恐慌感畏懼感等等,都可以引發學習疲勞。

第五,長期營養不良。腦力勞動耗費能量,能量補充靠營養物質。但是有不少同學不懂這個道理,常常晚上加夜班,早上起得遲,一看時間不夠就不吃早餐。時間長了,就會影響身體健康,造成功能水平下降,引發疲勞。

第六,作息無規律。如白天睡大覺,晚上加夜班,不考試時頭腦處於興奮活躍狀態,該用腦時卻迷迷糊糊。又如該晨練時睡懶覺,該體鍛時又躲到教室里,身體素質下降,成了該學習時提不起精神,該睡覺時又睡不著。凡此種種,都是產生學習疲勞的原因。

重要的是採取有效措施解除學習疲勞。關鍵是科學用腦。

(1)掌握科學的用腦時間。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腦每天有四個活動高潮期:①早晨起床後的兩個小時,②上午9―11點,③下午3―5點,④晚上19―21點。這幾個時間段里,人精力集中,注意力強,記憶效果好,思維敏捷,不易疲勞,應是學習的高效時段。因此同學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幾個時間段,把重要的學習內容和難度較大的學習材料放在這個時間來完成。那種晚上加班加點,白天迷迷糊糊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必須調整過來。許多聯考狀元在介紹學習經驗時,都談到調整生物鐘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每個同學的生物鐘不同,但是聯考不可能照顧每一位同學,只有每一位同學去積極適應聯考,所以藉此寄語高三同學,用1―2個月時間,把你的生物鐘調整過來,讓你的最佳用腦時間與聯考時間同步。

(2)培養學習興趣,掌握科學學習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是培養出來的。正確認識不感興趣學科的重要性,是學好該科的前提。可以通過計算聯考中的比重,考試中得分的價值,學好的可能,長分的空間等,認識聯考科目6-1=0的效應,從而重視薄弱學科;還可以從成功解決該科問題和攻克知識堡壘的樂趣中,逐步培養興趣。還要根據自身實際來確定學習方法。偏重直覺思維的同學,要充分運用自己的視覺記憶多看多閱;偏重綜合思維的同學,邊聽邊看邊寫,效果更佳;偏重形象思維的同學,多運用想像聯想幫助學習;偏重邏輯思維的同學,充分運用大腦的分析綜合判斷理解強化學習;偏重發散思維的同學,發展自己的一題多解能力,偏重集中思維的同學,多運用歸納綜合長處幫助複習。此外,還應根據學習材料的特點,採用靈活的學習方法,文理交叉,讀思結合,寫算並舉,使大腦皮層的機能部位輪流休息,減緩疲勞,增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