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學生個人鑑定

大一開始,前進的步伐還在繼續,這一年你要怎么去寫大一學生個人鑑定鑑定自己呢?下面由本小編精心整理的大一學生個人鑑定,希望可以幫到你喔!

大一學生個人鑑定篇一

興奮的脫離了高考,跳入了大學校園,用力的睜大尚且天真的雙眼,迫不及待的想要走遍整個學校,認識每個新同學,融入將有四年生活的大學。

由於大學之前從未住宿,對即將與同學一起生活充滿了興奮、好奇,當然還有擔心,還好,宿舍的同學都是個性溫和的人,和他們住在一起很舒服、很溫馨。周圍的宿舍與我們宿舍相處的也很融洽,在生活上感到很滿足,接下來就是同學了,很榮幸我們被分到了四人間(這樣到了大二的時候就不用那么麻煩換宿舍了,嘿嘿),但是並不是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在這裡,所以也引起了一些信息傳遞上的不必要的麻煩,不過還好,經過了一段時間班級里的同學們相互熟悉了,同學們也經常到我們宿舍來玩,這樣溝通不便的麻煩就省去了。

大學的課業並不像高中那么緊張了,甚至可以說是悠閒,大一的科目較少,還沒有涉及到專業課,平時的課程都很枯燥,大學的第一學期就遇到了最令我煩惱的語文,不過還好,平時上課都是欣賞類的,身心放鬆,也豐富了不少知識;第一學期,我選修了中國經濟專題這門課程,老師的講課讓我們大開眼界,並感覺自己真的知之甚少,感到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學習、接觸,本以為課程會很枯燥,但其實很輕鬆;英語課一直都是我的弱項,但我卻很喜歡學習英語,感覺到英語的重要,所以在課餘的時間裡經常看一些有關英語的書籍,背一些單詞詞組,感到很受益。期末考試到了,這種考試方式真的讓我很吃驚,大學的考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他與高中時期的考試不同,高中時考試是考平時積累,但大學就不一樣了,我從沒經歷過這種純粹的“臨陣磨槍式的考試”,呵呵,說來還是有點不適應,不,應該是不知所措吧,沒想到平時如此輕鬆的大學語文在期末考試竟然是重頭戲,簡直是書海政策,背背背,作家作品,代表作,處女作,成名作,年代,朝代,官職等等,還有詩歌、詩經,就連簡介也要背的清清楚楚,好在經歷了一番磨難後,結果還不錯,成績很理想;

轉眼到了第二學期,學期中還是一樣輕鬆自在,就連高中時的那種緊張似乎都忘得乾乾淨淨了,但我開始覺得事情有些不妙,大學到底在學什麼,我反覆的問身邊的同學,能答出者鮮矣!我心目中的大學生活不應該是這樣子的,如果這樣一直下去,我將一無所獲,除了能夠在考試前出色的背下明天要考的題目我還得到了什麼呢,所以,用了幾天的時間仔細思考,似乎漸漸明白,大學應該是自我學習的場所,他並不像國小、中學、高中一樣處處需要老師家長的督促,在被動中學習,大學,是真正考察意志的時候了,一切都要為自己打算安排了,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就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沒有了約束但卻似乎更加迷茫,連續幾天我拿起課本卻不知道從何讀起,坐在圖書館的閱覽室里卻不知道眼睛要看哪裡,沒有方向的船,真的什麼風都不是順風,迷茫了幾天,後來豁然開朗,也許可以先利用這段沒有專業課的時間好好的豐富一下自己,看一些課外的書籍,把自己的重點放在英語上,因為除此以外再也找不到更加重要覺得有用的科目;

另外一隻讓我困惑的事情就是在我的生活中缺乏一個人生目標,一個讓我不惜一切為之付出的目標,很多同學也是和我一樣因為沒有目標所以沒有動力,這樣我一直在試圖尋找看報紙關心時事,看軍事新聞,看科技新聞,甚至有時候對製作電視節目很好奇,總之在盡力的讓自己豐富起來,了解一些本沒有接觸的知識,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找到想要做的事,想要成為的人,而不是一味的沿著一條路機械的走下去,第二學期的期末還是一樣,過去了,等待成績,成績似乎不是很理想,但總算是不差吧,有點擔心,不知道應該怎樣,是為了高分就這樣下去,混一個畢業證,還是努力想著自己的方向努力,總之這個學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不論是在學業上,還是在人生上,讓我思考了很多事情,第一次為自己的未來擔心、期待、打算,我想到了大二應該會很充實吧,期待這大二的到來,呵呵,不過又要為四級頭痛了。

大一學生個人鑑定篇二

時光荏苒,轉眼間,邁入xx的校門以近一年。在這一年中,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收穫,無論是花前月下的戀情,還是伯牙子期的友情,都是大學美好生活的開端。

說起這一年的總結,突然感覺心中有了一絲悲涼。當時入校見到誰都要喊“學長,學姐”的我們馬上也要被灌之以相同的稱謂了。那就要意味著我們的心志要比他們成熟;知識要比他們精通;能力要比他們更強;閱歷要比他們豐富。思來想去,自己真的應該好好想想。

這一年中,最大的思想變化是對家,對父母的感情深了許多。作為獨生女的我,十餘年來一直是在父母呵護中成長。久而久之,已經將愛看成是習慣。猛然間離開,才發覺這份愛是何等珍貴!父母對子女是百分之百的付出,是不圖回報的付出,是無怨無悔的付出。然而子女卻往往感受不到。等感受到時,有時已經太晚了。記得寫作課上金老師曾包含深情的對我們說:“盡孝要及時!”僅僅五個子,卻將老師的無奈,悔恨,及對我們的忠告刻畫的淋漓盡致。是啊,怎么回報父母的愛,真的是每一個子女都應好好思考的問題。

記得圖書館有一本叫《歲月台灣》的書,上面有一篇以女兒的身份寫給母親的詩:當我年幼的時候,知道的不多,我跟母親要什麼,母親就給我什麼。當我長大後,已經知道很多,而媽媽從不跟我要什麼,而我也沒有給她什麼。媽媽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我,我給她的這么少,她給我的這么多,媽媽從不告我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每當讀到這首詩,心中都感覺酸算得。

前幾天高考,上網看到那些在考場外煎熬的父母,又一次想到我們父母。他們在外面等了我兩年。只今難忘每次走出考場看到的都是他們的笑臉,並為感到他們的壓力其實比我大很多,尤其是復讀那一年,但他們從為表露過。相反,他們還努力為我營造寬鬆的氣氛。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有時想想,其實個人一切都不重要,我最大的願望是父母以後事事順心,身體健康!

至於學習很慚愧。我的英語基礎可以說是最差的,入校成績也不象其他同學那么驕人,開始還真有種自卑感,但我的導師康老師和我說:“以前就是以前,關鍵看現在”,我知道作為教師,廣博的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俄國教育學家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老師首先要是一條大河”於是我便徜徉在了書的世界中。我會隨陳獨秀的死而慨嘆,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就這樣淡出了歷史;會因李敏的描述而認識了父親色彩的毛主席;會憎恨王新貴這樣的卑鄙小人;回為關漢卿,塞蓮繡驚天動地的愛情而流淚。在書的世界中我深刻感到了胡適先生說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探求無限的知識,是十分快樂的!”

在生活方面,雖然學校給我們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但離開家,困難還是很多的,這時,同學互助就是那么的重要。在互助中大家產生了深厚感情,每個寢室都是六個難分的姊妹花。

雖然班委競選,學生會競選失敗,但我也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校馬列協會,從外聯副部長到組織部部長,雖然工作不如在學生會的同學學到的多,但還是有一定收穫的。如果可能,我是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培養能力的機會的!

一年的歷練固然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我知道三年後的我肯定會有很大變化,無論考研還是就業,我相信自己一定會為自己開創出一片絢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