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商場防損部工作總結

對於XX年度的工作,我的總結是“鬼鬼魅魅,定位失誤,疲於奔命,勉力支持”,對於XX年度的工作目標是“做大防損,鴻鵠一鳴”,很可惜,這個目標沒有實現。

XX年度,對於我本人以及防損部是極其重要的一年,優秀員工的大量流失,管理效能的低下,防損業務的鬆弛,隸屬關係的幾經調整,都迫使我在思考:防損部在商場中究竟是怎樣一個角色?

在諸多關於防損的論述中,有一則把防損表述為“諮詢師”、“教練員”、“監察委員”以及“形象大使”,什麼意思呢?就是明確確立防損部在商場經營活動中的地位,“預防為主,查防結合”,倡導“人人防損,群防群治”的理念,從而進行經營風險的控制,確保企業的良性發展,沃爾瑪設立“ap”,卜蜂蓮花設立“pbl”,正是這種思想的體現,他們單獨設立資產保護部,從各個環節對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監控指導,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損耗。當然,這只是較為理想的情況,可能多數商超目前還無法做到這一步,最起碼就我們而言,在較長一段時期內也是無法達到這一高度的,但是,這應該是我們防損工作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階段目標。

在XX年度,困難很多,問題很多,成績很小,造成這種被動的不利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原因我認為是:1、本人的能力嚴重不足,造成團隊能力不足;2、公司對防損部定位模糊,造成防損部權責分離。關於個人能力的問題,我會附上一份辭職報告,那裡有詳盡的陳述。火車跑的快,全靠頭來帶,一個優秀的防損主管,應是集外事專家、營運專家、財物專家、採購專家、安保專家於一身的高級人才,很可惜我不是,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期間極容易犯錯誤;而公司對防損部定位的模糊直接體現在隸屬關係的幾經改變,開業初期過度強調的部門間“對等交往”,這應是當時特定環境下的現實考慮,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在今天看來,它極大的束縛了防損部的拳腳,造成了防損部對上級的依賴性,制約了積極進取的勢頭。開業初期,防損部歸客服部管理,防損部有事需上報客服主管、經理,由上級領導出面與其他部門協調交涉,這是典型的“匯報性監督”;此外各種因素(如人的因素)相互影響,直接造成了今天防損部的工作滯後,成為商場的弱勢部門。

不管在哪裡,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防損部始終處於嚴重缺編狀態。據不完全統計,防損部員工開業至今已達110人次,平時的人力維持在18、19名的狀態,據分析,防損員流失嚴重、招收難,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

1、薪水待遇低。開業至今,防損員的工資從800元,900元,1100元,直到今天的1380元,漲幅不大,在滑縣的工資市場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因為在現在的生活水平中,一個人要依靠這些錢養家餬口是不夠的,當然,對於在校應屆生、女性應另當別論,但是,你能指望這些人保護你的商場安全嗎?

2、社會地位低。防損員在世人的眼裡,其實就是“無用”的代名詞,來做防損員的都是好吃懶做的、無一技之長的或是過渡性質的,他們處在社會的最底層,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我見過多次顧客罵防損員為“看門狗”,這極大的傷害了防損員的自尊心,而這種傷害遠不是一個“委屈獎”所能彌補的,所以他們如果稍有門路,都不會選擇這個行當的;

3、發展空間小。商場缺乏職業培訓,缺乏職業規劃,許多防損員都反應乾防損學不到什麼東西,或者跟掙錢關係不大,純粹是耗時間,而賣場管理層又多是本部門選拔或“空降”,升職空間或發展空間相當有限,所以他們認為是“吃青春飯”,一旦有去處,絕不猶豫;

4、內部管理水平低下。公司處於快速擴張階段,缺乏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規章制度,甚至個別制度過多考慮公司利益而忽視了員工利益,加之相當部分管理層缺乏管理理念,缺乏管理手段,使幹群關係緊張,結果造成了相當部分員工的離職;

5、工作壓力大。防損員一個班次要站在原位5——7個小時,平均上廁所不到2次甚至更少,而人的正常生理是每2個小時需排泄一次的,這對於他們的身體健康是很不利的,而且防損員從職責出發,需要對員工、管理人員、顧客進行管理,但事實是防損員對他們的管理是很蒼白的,一是管理層只注重銷售而忽略了防損、安全、紀律等其他方面的內容,甚至個別管理、行政人員帶頭抗拒防損員的管理,就更不用提員工了。比如一次一個員工提一包商品從進口出被防損員制止,其組長竟專門尋來,指責防損員態度不好;顧客就更不用說了,顧客是上帝,防損員也要對其提供服務,同時進行管理,這樣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就是權力與身份不對等,服務與能力不對等。比如購物車作為一項服務設施,它給顧客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刺激了顧客的消費,顧客利用它進行一站式購物,然後裝車,愉快的離去,但我們就不行,因為廣場大,出口多,工作人員少,顧客推出去的後果就是購物車無法有效監管,造成丟失,我們老店自開業初期至今已丟了至少20部,這是相當大的損失,所以我們只能把購物車攔在賣場內,這樣直接占用了營業區域不說,還極易與顧客發生矛盾,因為購物車的問題防損員已被顧客打過兩次,辱罵更是家常便飯,作為防損員又不能逞一時之勇,只能忍氣吞聲,這對士氣的打擊是不可估量的。來自於各方面的壓力,都使他們精神疲憊,產生厭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