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個人工作總結

我是1989年7月大學畢業,分配到大化集團化肥廠硝銨車間工作的,在硝銨車間工作期間,先後擔任過車間的工藝員、工藝師和教育員,對化工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比較熟悉。由於在生產一線工作,直接與員工接觸,因而,比較精確地掌握了生產一線員工的具體需求和員工狀況,為今後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段工作經歷,使自己目前所從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可以如魚得水地進行。

企業的發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養大多是從企業的基層通過培訓、選拔而來的。在硝銨車間工作期間(1989年7月至1996年2月),為了搞好車間的生產管理,提高員工的技術素質,培養企業後備人才,在車間的組織領導下,多次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編寫培訓講義,為員工講課。特別是在1994年至1996年2月擔任車間的教育員期間,針對一線員工的技術特點,定期對他們進行技術培訓,技能測評。為滿足員工學習專業技術知識的需要,總結、編寫了專業技術書籍《無機化工---硝酸鹽工講義》、《無機化工---硝酸銨工講義》、《無機化工---稀硝酸工講義》。作為對員工培訓工作的總結,撰寫了《企業員工培訓之我見》的管理論文,並在企業管理月刊上發表。

通過近7年的基層生產管理和員工教育培訓經歷,使自己對加強企業員工教育培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對如何提高員工素質也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方法,為後來從事專職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96年3月至2002年10月,調入大化集團化肥廠綜合管理辦公室,專職從事員工培訓和員工教育工作。大化集團是一個建廠70多年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化肥廠又是大化集團的骨幹支柱企業,主要生產合成氨、硝酸銨、硝酸鹽、硫酸等無機化工產品和焦炭等,固定資產3億元,員工2,000多人。由於企業歷史悠久,管理制度健全,對員工的培訓和教育十分正規和系統。每年都要進行兩次大規模的員工技術考試和考核,同時,每年還要進行崗位練兵技術競賽和技術比武大賽,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技術檔案和培訓記錄,根據每次考試、考核和技能競賽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和教育。通過這樣大規模、有計畫、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的測評和培訓,使員工的素質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為企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也為企業儲備了大量的後備人才。在化肥廠綜合辦公室工作期間,我作為員工培訓和員工教育的專責,在員工培訓和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每年都組織和策劃員工考試方案,策劃和主持員工技能大賽。通過努力,化肥廠每年都被評為大化集團公司員工培訓和員工教育先進單位,我也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

因為工作需要,我於2002年11月調入大連京谷燃有限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擔任人力資源管理課課長。大連京谷燃化有限公司是一個小型合資企業,於1995年註冊成立,1997年投入運營,主要從事液化石油氣、有機化學品和部分油品的倉儲轉運和儲罐租賃業務,員工只有60人。為了使這樣一個小型企業儘快步入運營的正軌,使員工的日常工作能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我於2003年起著手編寫了《京谷公司員工手冊》和京谷公司的《行政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其中《行政管理制度》中包括了企業的行政管理規定、經營管理規定和人力資源管理規定,比較詳盡地規定了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對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都起到了積極地促進和推動作用。

我們知道,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人才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京谷燃化公司是一個小型企業,在人才管理和人才吸引上和大型企業相比處於弱勢,大企業可以憑藉其名氣和雄厚的實力吸引各種人才,而像京谷公司這樣名氣和資源都比較小的中小企業,如何吸引人才便成為了企業經營者們十分關心的問題。經過反覆琢磨、廣泛查閱資料並結合自己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情況和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撰寫了《中小企業吸引人才的策略》的論文,文中根據中小企業的特點,比較系統地提出了中小企業吸引人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