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辦公室公務員個人工作小結

工 作 小 結

中共織金縣委辦公室 彭雄

多年來,無論在哪個崗位,我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勤懇工作、踏實做人,努力做到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業務熟悉、力求上進,不斷加強政治修養,不斷強化道德素質,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增強履職能力,使自己上不負組織,下不負民眾,自感各方面都取得不小進步,為自己的人生旅程鋪就了堅實的基石。現將近三年來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堅持學習,勤于思考,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 學習是時代賦予各級領導幹部的重要責任,是提高個體和群體綜合素質的需要,也是我們履行職責、做好本職工作的客觀需要。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應有的內涵。因此,我始終把學習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對待,始終堅持不懈地刻苦學習。

學習過程中,本人立足學以立德、學以益智、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脫產到學校就讀、組織安排的統一調訓、單位的集中學習、個人自學等機會,向書本學、向老師學、向領導學、向同事學、向民眾學、向實踐學,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適應環境的能力。此前的1996年9月至1998年6月,針對自己中專學歷不夠高、素質不夠強、能力不夠棒的實際,我積極爭取到省委黨校的行政管理大專班脫產學習並以優秀成績畢業,並在此期間在貴陽市參加法律專業的大專自學考試獲得畢業,在回到工作崗位後繼續參加法律專業的本科自學考試獲得畢業,使自己學歷得以提升、素質得以加強、能力得以提高。在XX年9至10月,根據組織的安排,又參加了畢節地委黨校秋季局乾班的培訓,集中系統地學習了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理論、基本綱領以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科學管理、現代科技、世界思潮及其發展方向等基本知識,使自己能夠始終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不斷充實和提高自身素養,自覺堅持黨在實踐中形成的經驗,自覺按照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來武裝思想,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和指導工作。在平時的自學中,本人始終要求自己多學一點哲學,做一個清醒的人;多學一點政治經濟學,做一個勇於改革創新的人;多學一點歷史,做一個擁有正常心態的人;多學各種知識,以拓寬視野,增長見識,用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多學一點業務知識,做一個有益於全縣近百萬人民的人。以此,從學習到學做事,從學做事到學做人,從學做人到學做“官”,不斷樹立新的理念,不斷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全局觀念,從而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找準工作難點,努力提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能力,為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立足實際,注重創新,不斷開拓工作新貌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黨的思想路線,也是我們工作的重要指南。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朽靈魂。在當今迅猛發展的時代,尤其在我們貧困地區,工作切忌平鋪直敘,形勢鼓勵自主創新。為此,不管在任何崗位,我都竭力要求自己立足實際,注重創新,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

在鄉黨委、紀委工作期間,我緊扣縣委、縣紀委、鄉黨委的工作重點,針對鄉紀委的工作職能及特性,從鄉幹部的工作條件及執政環境出發,確立了“以民為本、服務中心,正己律人、維法執紀,預防為主、注重教育,完善制度、強化監管”的紀檢監察工作思路,一切從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圍繞全鄉中心工作大局,從嚴要求紀檢監察幹部正己以律人,致力維護法律權威,嚴格執行黨紀政紀,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的方針,加強對幹部的事前教育和違紀防範,深化對黨紀法規的學習和領會,建立和完善慎密的適合本鄉實際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監督管理,以此不斷開創紀檢監察工作新局面,推動本鄉各項工作。其間,立案查結14起,懲處違法違紀人員17人,有力震懾了違法違紀傾向;圍繞教育收費、農民減負、農業稅減免、救濟款糧發放、國債及扶貧信貸資金的投放和使用、春秋季節農用物資市場、公路“三亂”行為等開展行政執法監察活動,有力保障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加強廉政勤政教育,強化了領導幹部的廉潔從政、依法執政、勤懇理政的意識。因之,營造了全鄉風清氣正、愛崗敬業的良好行政環境。憑此,在全縣紀檢監察工作評比中獲得二等獎,本人被省《紀檢監察》編輯部及縣紀委、監察局聘為廉情信息員至今。

公選上任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一職期間,我針對本縣黨史工作觀念舊、精神頹、基礎差、人員少、經費緊的實際,緊扣縣委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係,緊緊抓住經濟建設、人口控制、安全生產三項重點,切實強化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三個保障的“三個三”總體工作思路,求真務實,創新思維,確立了“因陋就簡、振奮精神,主動出擊、不靠不等,自加壓力、負重而進,存史鑑今、咨政育人”的黨史工作思路。工作中,把黨史工作與全縣工作大局、與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與探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相結合,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服務,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服務,為培育“四有”新人服務。一年中,通過抓實征、研、編,突出宣、教、用,在極為簡陋的工作條件和較為落後的工作基礎上,實現了“三個突破”和“三個轉變”:一是機構網路建設取得新突破,建立了縣鄉黨史征研宣傳教育網路,黨史工作陣地和人員力量實現了由基礎薄弱向趨於強盛的轉變;二是徵集、研究、編纂工作取得新突破,實現了由量少質弱低效向量多質優高效的轉變;三是宣傳、教育、使用工作取得新突破,實現了由關門辦史向敞門用史的轉變。此間,我組織創辦的黨史通訊刊物《黨史縱橫》以其欄目豐富、內容清新、緊扣史實、緊貼時政、發掘史料、服務現實的特點,倍受讀者歡迎,倍受地區讚賞,被作為創新項目在全區黨史系統推廣;我撰寫的5篇黨史資料和論文分別被《畢節日報》和《畢節黨史研究》刊載,《淺析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五四年憲法的憲政思想》一文還入選中央黨史研究室主辦的“全國黨史系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學術研討會”,我受邀出席XX年10月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召開的該次研討會。當年,超前完成了縣委在我上任之初要求的“一年打基礎、二年上台階、三年大變樣”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