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關幹部到“村官”的工作總結

二是代表民眾的利益方面應有偏差。政府部門的誠信度、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也有待於提高。今年,農村低保讓很多特困農戶走出困境,有關部門在發放低保的過程中過多考慮宣傳效應,忽視農民利益,反而加重困難戶的負擔。上半年,我村低保戶的低保費全鄉集中領取,這對於集中宣傳黨的政策,讓民眾感受到黨委政府的溫暖是好的,但有的低保戶本來地保金就低,大批農戶到一個地方集中領取,路途乘車不便。為及時趕到目的地,有的甚至包車,車費、一伙食費又用去大半;很多困難戶本身就是“特殊人才”,平時足不出戶,暈車,無法到鄉上領取只好讓人帶領,受騙上當者有之。竊以為宣傳途徑有多種,此法弊大於利。在膏桐種植期,林業部門負責供苗,後段苗木緊缺,又讓停挖,民眾怨聲不止,讓村幹部顏面盡失,說話辦事不能取信於民。

三是計畫生育工作軟硬不一,法律之威嚴難以體現。計生工作難,人人皆知。以我村為例,馬鞍山自然村去年有三戶超懷戶,一戶由鄉領導出面進行強制手術,對另兩戶則措施不力,致使順利超生;對村里多次做工作而執意要超生的婦女,村里及時反映,上面行動遲緩,或興師動眾打草驚蛇;對超生戶罰款輕重不一,有了交一點,沒有也就過了,使超生戶對工作人員產生惑、哄、騙、賴意識。

四是不能快速掌握信息服務民眾,引導民眾致富。首先是信號不好,馬鞍山有部分村寨不通手機,電腦不能連網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白白失去很多致富信息,制約經濟發展。

五是村委會工作無經費,工作難以開展。馬鞍山村委會自搬遷以來,沒有自己的“小菜園”,上面工作人員下鄉,很多不交生活費,讓村委會幹部難當無米炊;其次,村民、村委會幹部長期占用集體資金無人過問,村委會沒有自己的實體導致“體虛”,開展工作難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