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範文:我國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理論師資在全科醫學理論課程教學中往往比較側重於預防醫學、社區醫學及流行病學等內容,而對於涉及臨床知識和技能實踐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如以問題為中心、結合臨床病例所進行的講授一討論式的教學上則比較吃力,對進入臨床和社區實習的學生及實習基地教學老師的指導有時也力不從心。社區教學師資雖然有一定的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經驗,但是存在教學經驗明顯不足。

(3)全科醫師就業問題影響在校學生對全科醫學的學習

由於本科階段全科醫學主要是選修課,所以絕大多數學生聽說過全科醫學但並沒有接受過全科醫學的理論學習。對全科醫學不感興趣,其獲取全科醫學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媒體的介紹和宣傳、部分學科如預防醫學課程中有老師的介紹、自身在醫學學習中間接了解部分的全科醫學信息、在實踐活動中有一點接觸。儘管如此,絕大多數學生表示,對於全科醫學仍然不是非常知曉。由此也造成醫學生就業方向絕大多數首選綜合性大醫院,做專科醫師。

這樣一方面造成就業困難,另一方面又導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缺乏必要的醫學人才補充。那些選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的醫學生由於缺乏系統的全科醫學教育,以至於不熟悉社區衛生服務內容,無法適應全科醫療的要求,導致在社區衛生服務中防治分離現象普遍存在。

2、對策與建議:

(1)醫學院校應憑藉其自身的優勢,在全科醫學教育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衛生部、教育部等部委多次發文,強調在高等醫學院校中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必要性,但是仍然缺乏一定的力度,也沒有明確的細則,以至於高等醫學院校全科醫學教育滯後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加以解決。因此,要使更多的醫學生了解全科醫學,選擇全科醫師作為其終身職業,大力提高全科醫師的質量,首先必須在高等醫學院校中開展全科醫學基礎教育,以必修或必選課程的形式為主。充分發揮高等醫學院校在學科建設、教學資源、理論實踐教學、科學研究、教材建設、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強全科醫學教育教學、促進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針對高等醫學院校開設全科醫學相關課程的難點,當前首要的任務是①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對不同級別的管理人員有計畫地開展全科醫學教育的宣傳,將人才培養放到應有的位置給予重視。②促使管理部門出台相關細則,明確高等醫學院校應該履行的義務和承擔的責任。③建立一支合格的全科醫學專兼職教師隊伍。

(2)適宜的教學模式

在所有醫學生中開展全科醫學基礎理論知識的普及,但是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教學。不同學制、不同專業的學生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的深淺應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