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範文:淺析條約法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條約性質

• 第一部分條約法的基本理論

• 一、條約的概念、特點

• 1,條約的名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國際法主體之間依據國際法所締結的,用於確定其相互之間權利義務關係的書面協定”。

2, 這個概念告訴我們,條約的特點是:

• (1)條約的主體必須是國際法主體。

• (2)締結條約必須依國際法為準。違反國際法的條約是無效。

• (3)條約必須規定締約方的權利義務關係。

• (4)條約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協定。

• 二、《維也納條約法公約》

• 1,《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通過情況:在1969年的聯合國條約法會議上,以79票贊成,1票反對,19票棄權通過了《維也納條約法公約》,並且於1969年5月22日通過的當日向國際社會開放簽字。

• 2,《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內容:它包括了序言和8編85個條文,以及作為附屬檔案的兩個宣言。其主要內容是:關於條約的締結程式;關於條約的生效;關於條約的遵守、適用和解釋;關於多邊條約的加入和保留;關於條約的修正與修改;關於條約的無效、終止和停止施行;關於條約的保留機關;關於條約的修正與修改;關於條約的無效、終止和停止施行;關於條約的保留機關、通知、更正及登記等。

• 3,《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將零散的關於條約的習慣規則加以重新整理和編纂,又對一些相互矛盾的規則作了協調,形成了一部相對完整的條約法法典,使條約法增加了明確性、特定性和精確性,從而保障了國際社會在締約和履約過程中的“有章可循”。其二,由於條約是國際法最重要的淵源,因此,條約法本身的統一和法典化也推動了國際法各個領域規則的向前發展。“條約法公約”也被稱之為“條約之條約”。

• 三、條約的名稱和種類

• 1條約的名稱:條約的名稱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上的條約是指不論以何種名稱或形式出現的國際法主體之間達成的一切國際協定。狹義上的條約,僅指使用“條約”,作為特定名稱的一種國際協定。

• 2條約的種類:

• (1)根據締約方的數目,條約可以分為雙邊條約和多邊條約。

• (2)根據條約的性質,條約可以分為造法性條約和契約性條約。造法性條約……。契約性條約……。

• (3)根據締約的程式,條約可以分為正式條約和簡式條約。正式條約需要經過批准才能生效,簡式條約不需要經過批准就能生效。

• (4)根據條約是否對其他國家開放,條約可以分為開放性條約和閉索性條約。開放性條約如wto條約,閉索性條約如東南亞聯盟條約。

• (5)根據條約的內容,條約可以分為政治性條約,經濟性條約,法律性條約等等。

• 四、條約的締結程式

• (一)雙邊條約的締結程式

• 雙邊條約的締結程式主要包括:談判與議定、認證與簽署、批准與交換批准書等環節。

• 全權證書: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頒發的,用以證明持有人為該國進行條約談判、議定以及認證約文、簽署條約的代表許可權的官方檔案。

• 談判:雙方就具體的權利義務的內容相互之間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