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機械工程師工作總結

一、 主要成效

xxxx年,全縣累計投入資金2.6926億元,實施民生工程項目130個(其中:省定項目83個、市定項目24個,自我加壓增加縣定項目12個),並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其中有61個小項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最高超額度達到800%。

(一)圍繞就業創業,促進民眾增收。

積極開展各類就業創業培訓,為老百姓增收提供平台。一是圍繞打造國際竹藝城,開展竹編產業工人千人培訓。組織大齡青年、農村婦女、殘疾人1069人開展竹編培訓,經培訓,100%的學員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術,全部推薦就業,部分學員被竹編企業吸納,部分學員採取居家自主創業形式為竹編企業提供竹編產品,形成了“公司+農戶”的合作發展模式。

二是圍繞打造頂天立地的機械產業之都,開展機械產業工人培訓。拓展勞務合作、校企對接平台,引導丹甫公司與縣中職校、市職業技術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協定,採取訂單式培訓和崗前培訓形式,為縣內機械產業龍頭企業輸送產業工人799人。“以培訓促進就業,以就業助推產業,以產業再帶動就業”的就業模式在全省交流推廣。

三是圍繞實用技術,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積極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8.4萬人次,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明顯提升,促進了穩定就業。同時,發放各類創業貸款11340.44萬元。

截止目前,全縣城鎮新增就業1880人,“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3%;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32人。

(二)提升保障水平,改善民眾生活。

一是提高保障標準。城市低保累計月人均補助266元,高於目標任務86元;農村低保累計月人均補助134.3元,高於目標任務54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每人每年補助240元;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每人每月提高10元;對符合政策規定的4745名計畫生育家庭給予獎勵扶助,發放獎扶資金582.765萬元,較xx年增加193.461萬元。

二是擴大保障範圍。積極開展新型農村和城鎮養老保險,10.2152萬人參保;新農合參合率99.7%;五保集中供養率91.8%,實現百分之百有意願的五保戶全部實現集中供養;農村小額人身保險參保44203人,參保率全市第一。引進並實施全民低成本健康“海雲工程”,成為全國第一個試點縣。成功列入國家級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縣,1051對夫婦參檢。

三是關注特殊困難群體。完善覆蓋城鄉的醫療救助制度,建立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制度,擴大報銷病種範圍,大幅提高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切實減輕困難民眾醫療負擔。開展陽光家園計畫,幫助16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實現居家托養,為33戶有需求的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建立資助殘疾人托養服務機構5家,完成目標任務的500%;資助9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讓殘疾人重見光明。

(三)立足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能力。

一是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擴建幼稚園4所;開工建設中國小校舍14722平方米;建成農村留守學生之家4所,完成目標任務的200%;裝備網路教室8間、實驗室2間、數字機教室75間。成功引起成都職業藝術學院,提升青神辦學層次。

二是完善助學體系。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實現應免盡免、應補盡補;對1777名高中和中職學校困難學生進行補助,補助金額達238萬元;工會、計生、文體等部門資助125名困難業餘訓練學生運動員、家庭困難職工子女、困難獨生子女就學。

(四)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一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開展新農村示範片建設,連片發展種植業6400畝,建成新村聚居點3個,新建“1+6”村級公共服務活動中心8個,新農村示範片建設被省考核確定為優秀。開展村莊治理3個、支持農民新建沼氣池500口,解決3.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二是提高生活品質。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全縣所有文化館、鄉鎮文化站、圖書館均實現免費向公眾開放,豐富民眾業餘文化生活。眉青快速通道(青神段)全面通車,城市道路綜合整治完成5500米,提升了青神形象。

三是改善居住條件。建設保障性住房273套,為900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租賃補貼17餘萬元,逐步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二、工作舉措

(一)建立兩種機制,確保民生工程順利實施。

一是領導協調機制。我縣高度重視民生工程的實施,將其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一把手”工程,實行“一票否決”。縣委書記、縣長經常聽取民生工程工作匯報,親自督查、調研民生工程。為整合力量抓發展,我縣成立了十大工作推進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單獨成立了社會事業(民生)工作推進組,全面協調民生工程的實施。推進組組長徐琳同志每月召開推進會,研究協調推進工作;各縣級分管領導就各自分管的民生工程開展實地督查;縣人大代表、縣政協委員分別開展民生視察,強力推進了民生工程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