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學設計、課件製作比賽工作方案

為促進教師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學理論,進一步熟悉課程標準、提高教師處理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學法的實際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更新教師教學手段,提高教師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水平,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根據省、市、縣關於開展教師“崗位練兵”活動的有關通知要求,結合我校“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學校決定舉行教學設計和課件製作比賽。

一、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  長:劉秋林

副組長:劉  麟

成  員:張金林  蘭石橋  孟  江

2、工作小組

組  長:劉  麟

副組長:張金林  蘭石橋

成  員:丘林生  鍾洪海  鄭火火  孟  江  潘 花  王  俊

二、參加對象

全校45周歲以下全體科任教師(學校將按績效考核方案進行考核)

三、參賽內容

任課老師所任教科目的相關課題,課型不限

四、作品要求

1、教學設計

(1)教學內容分析: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及其地位和教育功能。

(2)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分析學生學習該內容的認知起點、學習興趣、學習障礙、學習難度等。

(3)設計思想:根據教師自身特點和學校實際教學條件,結合教學內容,依據高效課堂“充分預習、自主合作、少講精練、限時激勵、當堂檢測”的原則,概述教學過程中擬實踐的教育理念、教學原則、教學方法。

(4)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對教學目標進行描述,注意將三維教學目標有機地聯繫在一起。

(5)教學重點和難點:說明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

(6)教學過程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針對教學內容、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媒體(含資源)的分析,描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力求做到: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體驗,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徵;教學中既注重學科基本能力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注重學科思想與方法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較好地體現過程性評價對學生髮展作用,體現教師有效的指導;突出教學內容重點、巧破難點,內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安排恰當;教學媒體使用適時、適量、適度,教學設計體現創新性和可操作性;教學課件的設計要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突出實用性。

(7)教學小結與反思:重點總結反思教學設計的特色和亮點。

2、課件製作

(1)比賽製作工具:可採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等軟體

(2)課件需完全自主製作,不允許抄襲、修改、剽竊他人作品。

(3)內容科學、表述準確、術語規範。內容呈現的結構應能符合學習認知規律,滿足教學要求;素材選用適當,表現方式簡捷合理。

(4)構圖合理,色彩協調,風格統一;視頻、動畫形象生動,聲畫同步,有感染力。應與教學藝術相融合,具有美感,教學有創意,課件有新意。

(5)課件的片頭應出現規範的課程或知識點名稱,樣式不限。

(6)易用性:操作簡便,可直接使用。

五、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