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高效課堂建設工程方案

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新課程改革,切實推進教與學方式轉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依據市、區教育局相關檔案精神,特制定“十二五”期間我校實施高效課堂建設工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區教育局和農場教育總支下發的關於《實施中國小高效課堂建設工程方案》為指導,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牢固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進高效的學,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形成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校有效校本研修機制建立,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組織領導

1、高效課堂建設工程領導小組:

組  長:朱耀文(校長)

副組長:王小橋(副校長)

成  員:郭鋒(教導主任)、黃漢華(副教導主任)、熊燕(政教主任)、肖紅年(後勤主任)

2、業務指導小組:

組  長:王小橋

成  員:郭鋒(教導主任)、黃漢華(副教導主任)、熊燕(政教主任)、王紅霞(語文教研組長、區賽課一等獎)、周丹(數學教研組長、區優秀青年教師)、羅曉芳(綜合教研組長、區賽課一等獎)、祁馮靜(區優秀青年教師、區教學能手)、黃惠玲(區教學能手)

三、工作目標

1.加強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學習,認真研究課堂教學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能力。

2. 通過積極推進評價改革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努力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 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驗和探索,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學科特點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流程。通過合理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促進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優質、輕負。

4、消除課堂中存在的重形式、輕效能、課堂活動表面化、缺乏目的性、針對性、學生無收穫的現象。

5、杜絕課堂教學隨意性,改變低效局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

(一)、高度重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準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高效的教學準備環節,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我們要求教師備課要做到七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媒體、備程式、備作業。教師要對照課程標準,通讀所任學科教材內容,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知識體系、脈絡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聯繫,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編者意圖,把握課程整體目標和階段目標,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師要能夠就一冊書寫出高質量的教材分析,寫出整冊書和單元可行教學計畫。

具體措施:

1、抓實集體備課。教研組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集體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集體修改,真正將集體備課制度落到實處。

2、開展各種活動。優秀教學設計展覽和評比、備課案例評析研究、同課異構、優秀教案評比等舉措,全面提高教師備課質量,促進教師備課水平的提高。

3、落實教學反思。活動期間內,要求教師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對精品課進行分析,寫出高質量的案例分析。課後認真總結,寫好課後反思或課例分析,並將進行“高效課堂研究”的案例分析、教學反思或課例分析,傳送在學校qq群共享上。每學期3篇,每篇字數不少於800字,期末組織展覽、交流、評比。